或許,換個角度來切入這部片,
我們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首先,《陽光普照》這部片的主題到底是什麼?
阿豪說過「這個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陽...」,
這段話的陳述方式多少還是接近隱喻,
而我是這樣理解的:
有多少的陽光普照,就有多少的暗無天日。
我認為這就是《陽光普照》的主題。
打個比方來說吧,
這就像是我們熟悉的太極圖,
白中那一點黑是阿豪的死,
黑中那一點白是菜頭的最後一根菸。
既然提到了阿豪,
就順便提提司馬光吧,
那段精心製作到顯得突兀的動畫具體而言到底想表達什麼?
毫無疑問,阿豪說司馬光其實就是在說自己,
如果有多少的陽光普照就有多少的暗無天日,
那麼像阿豪這樣宛如太陽般的人怎麼辦呢?
答案是:他會找到自己的黑暗。
司馬「光」打破水缸找到一個「陰暗」的自己,
「光」找到「暗」。
會選擇這個典故來改編不是沒有原因的。
//
光-暗這一組對反構成了這部片的主題,
而且隨處可見。
從人物方面來看,
很多角色身上都能找出他的光和暗。
阿豪上面提過了;
阿和本身就是更生人,出獄後想重新做人;
黑輪的事後不計較;
阿文(爸爸)就有趣了,
影片一開始把阿文塑造成一個耿直的人,
對於阿和的犯罪感到氣急敗壞,
發展到後來卻為了這個兒子殺死菜頭。
有趣的點不是阿文的心路歷程,
而是行兇的那幕戲。
菜頭是被阿文用石頭砸死的,
前面司馬光用顆石頭砸出了陰暗的自己,
後面阿文也用顆石頭,
替自己原本應該是循規蹈矩的人生砸出一個污點。
最後是菜頭,
我覺得菜頭掛點那段真的設計得很「精巧」,
雖然阿文這條線急轉直下很搶戲,
但那仍舊不是這個橋段最精采的地方,
這裡最精采的點是:
如果菜頭機掰一點,硬是要在那台賓利裡面抽菸的話,
他其實就不會死了。
你可以說菜頭的死是因為他走的原本就是條不歸路,
這樣說也沒有不對,
不過我認為在這部片中,
菜頭的直接死因是他那時運不濟的一點念舊。
從結構方面來看,
阿豪-阿和是家庭裡的光-暗這應該很清楚,
甚至把尺度再放大一點,
如果正常社會代表光,
那麼作為其神聖而不可分割的暗就是監獄了。
其實《陽光普照》花很多時間在拍和監獄相關的事情,
甚至還拍了許多(少年)監獄不為人知的一面,
例如女朋友不能探監,
但可以在裡面結婚(亮點黃信堯),還有夫妻專用的空間,
多到讓我覺得導演似乎有意圖希望觀眾重視這一塊議題。
//
最後來討論這部片比較意味不明的地方好了。
一個是柯淑勤在山頂上爆走片段,
這裡的情緒比較複雜,
或者說是作為媽媽這個角色積怨已久的一次性爆發。
打從片子一開始,
琴姐和阿文的關係就一直處於緊張的狀態中,
阿文處理事情的方式琴姐很不能認同。
站在琴姊的角度而言,
阿和被起訴時阿文居然要法官把他關到死,
小玉一個女孩子來家裡阿文的態度也很差,
阿和出獄時阿文坐在客廳一聲不吭,
又喜歡拿駕訓班的廢話來說教,
整體而言阿文(至少前2/3段)其實是個蠻沒同理心的人。
到最後總算願意幫忙了,
居然還是用這種方式幫忙,
當初菜頭就是為了「幫朋友」,拿刀砍人搞出後面一屁股事情,
現在阿文為了「幫兒子」,開車撞菜頭,
兩者之間到底有什麼差別?
老公殺了人,這個爛屁股要怎麼擦?舉發他?
柯淑勤曾經在某次採訪被問到,
對於阿文這個鐵漢柔情的角色有什麼怨言嗎?
她回答:討厭,非常。
另一個意味不明的地方是結尾,似乎蠻多人詬病的,
阿和偷騎腳踏車到底意義在哪裡?
我是覺得,
即便是正常人,
有時候也會上班看PTT滑臉書、去7-11買個東西之類的,
嚴格說起來就是薪水小偷阿,
一部腳踏車....好像也還好,
所以這段的點不在這裡。
我覺得安排偷車的橋段是為了呈現琴姊的某種心理變化,
當琴姊看到阿和準備拿車時,
她說的是"不好吧"、"不要啦",
最後還上了車。
我想這是因為在上一段戲(山頂)之後,
琴姊似乎逐漸認知到每個人身上都有光-暗的部分,
就連阿文這麼固執的人也會犯法,
既然如此,還需要苛責偷腳踏車這種事情嗎?
她猶豫了。
最後,上了後座,
看似母子溫馨的時光,不過她沒在看阿和,
我從她臉上解讀到的情緒是:困惑。
那天天氣很好,琴姊看的是這片陽光普照,
阿和載著媽媽騎在路上,
路旁一棵棵行道樹,
鏡頭take了一下樹影,
有點像這樣:
https://imgur.com/kT9nkfZ
光暗交錯,主題再現,
我覺得處理得算是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