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4447284
(手機排版抱歉)
1940年出生的羅傑艾爾斯,在1996年與新聞媒體大亨魯伯特梅鐸一同創立了福斯新聞,並
由他親自擔任執行長,花了不過五年的時間他便將福斯新聞拚到能和CNN、MSNBC並駕齊驅
的新聞頻道,甚至它的收視率直接超過CNN、成為有線新聞頻道的最高收視頻道。雖然給
福斯新聞的定位是「公平而平衡」,然實際上福斯新聞被普遍認為比起自由派更偏向於保
守派,這是因為羅傑將他的個人意志、他的政治傾向透過福斯新聞所體現的緣故。年輕時
早已在電視圈打滾多年的他,面對整個媒體生態圈的變化擁有敏銳察覺力,他很快地掌握
到趨勢並做率先運用,讓他才27歲就擔任當時正在競選總統的理查尼克森的媒體顧問,最
後更因成功助他當選總統而聲名大噪,隨後他也曾擔任隆納雷根還有老布希的媒體顧問,
先後替兩人打贏1984年與1988年的總統選戰,正因如此羅傑被視為是共和黨之所以能打破
過往民主黨一黨獨大局面的關鍵人物,他和共和黨始終保持著良好關係,連現任美國總統
唐納川普都公開表示福斯新聞是他最愛看的新聞頻道,底下不少人都出身於福斯新聞,而
羅傑在2016年選舉時也替唐納川普提供不少建議,有人說「若是沒有了羅傑,唐納川普不
會崛起。」,他是保守派的一股力量,他所創辦的福斯新聞成為了保守派的麥克風,無論
在政治界或是媒體界都有著呼風喚雨能耐的羅傑,卻在2016年7月6日被指控性騷擾,隨著
指控他的人越來越多,兩個禮拜後的7月21日他黯然下台,隔日福斯新聞正式對外宣布消
息,並由已經85歲的魯伯特接掌他的職位。
率先對羅傑提出性騷擾控訴的,是福斯新聞前主播格雷琴卡森,這位曾當選1989年美國小
姐的前主播,先在別間新聞台擔任記者多年,後在2006年跳槽到福斯新聞,她主持了熱門
訪談節目《Fox&Friends》長達七年的時間,後改去主持個人節目《The Real Story wit
h Gretchen Carlson》,2016年6月她的合約到期而福斯新聞選擇不續簽,於是她只好離
開待了11年的福斯新聞,這樣一切看起來極為正常的過程,卻被格雷琴指控為是一項「因
拒絕羅傑求歡而慘遭報復的行動」。早在擔任主播的時候,格雷琴就指出多次遭到羅傑的
言語騷擾,更被對方直接當面說「我曾睡過三任美國小姐,就差妳了...」,或者被暗示
應該多穿些「稍有姿色」的服裝,令她不堪其擾,決定在2015年9月直接向羅傑表明她的
想法,豈料羅傑大膽告訴她「他們兩人早該發生性關係」,面對無理要求格雷琴再度拒絕
,沒多久她就被撤換掉主持人職位,表面上是替她開個人節目,然實際上卻是把她打入冷
門時段、減少她的曝光量、大砍她的薪水,最後在依合約到期名正言順將她「踢走」。幸
好格雷琴早有預感自己會遭到何種對待,早已在暗中著手準備一切,待準備就緒後便在7
月6日於紐澤西州一間高等法院提起訴訟,正式針對羅傑的性騷擾對他提告。
只是過去也不是沒有發生過羅傑被指控性騷擾的事,不過都被他一一駁斥,福斯新聞也選
擇相信他替他背書,連福斯新聞的母公司21世紀福斯也認為這些指控都是子虛烏有,這次
格雷琴的舉動不少人都認為是因為她不滿被福斯開除,而羅傑本人也回應之所以不續用她
是因為她的節目收視率不佳,對於她的指控相當不以為然。確實在剛開始的時候,整個局
勢對格雷琴相當不利,光論資源就比不上羅傑,儘管她知道遭到騷擾的絕不止她一個,可
就是沒人願意站出來和她一起,甚至福斯新聞還有人自發性的發起「挺羅傑運動」,紛紛
公開支持羅傑是不會做這種事的正人君子,直到另一位福斯新聞當家主播梅根凱莉出面,
整起事件才出現了巨大的轉變。當公司上下都在力挺羅傑的時候,這位絕對是福斯新聞最
具聲望的女主播卻默不作聲,她的異常安靜很快的受到其他員工注意,察覺到不對勁的21
世紀福斯決定展開調查,後來梅根坦言在10年前同樣遭到羅傑性騷擾,還詳細的將過程、
包含她拒絕對方三次強吻的事都說出來,梅根凱莉的指控引發軒然大波,越來越多人跟著
跳出來揭露羅傑惡行,魯伯特梅鐸疑似深怕再次重蹈2011年「世界新聞報電話竊聽醜聞」
的覆轍,很快的在7月21日要他請辭、於隔天正式透過福斯新聞宣布這項重大決策,而最
終福斯新聞和格雷琴卡森達成和解,除了公開向她道歉,更向她賠償兩千萬美金。羅傑的
下台可謂是一次大動盪、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終結,這位曾撼動天地的大腕在隔年的5月18
日因硬腦膜下血腫引發的併發症離世,享年77歲。
以這起真實發生的性騷擾事件為改編的《重磅腥聞》,基本上只要你知道這起事件、知道
整個前因後果,就幾乎看完了整部《重磅腥聞》。從格雷琴預感自己將會離開福斯新聞進
而找上兩位律師著手準備一切、正式指控羅傑艾爾斯對她性騷擾、多位女主播與開台元老
自發性展開挺羅傑運動、梅根的拒絕表態到坦承自己同樣是受害者、到最後魯伯特火速將
羅傑趕出福斯新聞好止血...等等,《重磅腥聞》導演傑羅奇幾乎是原封不動的將整起事
件搬上大螢幕。此外,前面也有提到羅傑的下台被外界認為會影響到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
選,加上為了讓不是很認識羅傑艾爾斯或者是梅根凱莉的觀眾,能知道他的立場、觀念、
和政治界、和保守派的關係;她的行事作風、主持風格...,於是放入了不少相關事件於
電影之中,包含在2015年共和黨黨內預選首場辯論中,她在羅傑的默許下對唐納川普提出
多個犀利問題,像是對方的仇女言論被拿出來數落一番,這讓唐納川普氣炸,一連在社群
平台上發多條言論反擊梅根,更在事後接受CNN採訪時語不驚人死不休,直說梅根「眼睛
在冒血、全身都在冒血」,暗諷她是因為大姨媽來情緒失控,儘管事後川普因這席話備受
輿論撻伐,但梅根同樣好不到哪去,她的針對性提問飽受爭議、受到不少人的撻伐,卻也
讓本來就已經很具知名度的她名氣再漲。
雖然整起事件源於格雷琴站出來指控遭羅傑性騷擾,不過《重磅腥聞》反而放更多時間在
梅根凱莉身上,連新創角色、原本跟在格雷琴身邊後「被人賞識獲提拔」的新人凱拉戲分
都比她還多,我認為的是格雷琴是個「開頭」沒錯,不過這起事件引起整個社會關注的是
「從梅根凱莉出面指控後開始的」,而後續造成的動盪、引發的效應,職場環境、社會制
度、受害者心理的反思,才是這件事、這部電影想號召大家討論的。
「美國企業第一原則,別告老闆。」
這句聽來很像是玩笑的話,卻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不成文規定,在掌權者說什麼是什麼的年
代,面對各種不合理都只能往肚內吞,更別說是明顯地位在低一階的女性同仁,為了保住
飯碗只好忍氣吞聲,一旦忍不住了、或者稍加反抗,就會落得被掃地出門的下場,工作或
許沒有不好找,可如果你從最好的公司以最不好的方式離開,話傳到別間公司那裡恐怕就
不一樣了,就像格雷琴之後邊準備訴訟邊找工作卻完全沒人敢用她,因為沒人想用「會出
來指控老闆哪裡做不好的員工」,遑論她指控的是業界大老。而格雷琴確實也是相當「特
別」的存在,她敢勇於替自己所認為的不對的事提出質疑,會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其
他女員工不同,正因為這樣子她才會被處處針對,不管是取笑她像個男人,或者是譏諷她
開不起玩笑,這樣都等同於變相的性騷擾,只不過是用另一種方式告訴妳「嘿,穿的像個
女人吧」、「嘿,就說服自己這些騷擾言論只是玩笑話吧」,這樣彼此才會「相安無事」
,但就是妥協了、選擇忍下來,才讓如羅傑這樣的人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得逞,因為他抓住
了受害者的弱點,深知他們想要的是什麼。
「是我做了什麼?是我說了什麼?是我穿了什麼?是我遺漏了什麼?」
之前在看短片《房裡的海》就曾上網搜尋過相關資料,對於受到騷擾、受到侵犯的受害者
,不單是旁人會先質疑是否是「被害人做了什麼才讓加害者對她做了什麼」,就連受害者
自己都會率先檢討自己,心理學家認為人會這麼做是因為「習慣性的將所處的社會、環境
想像成自己所認為的樣子」,因此當不好的事出現了,會出於「不想讓自己所處的社會、
環境變髒或者崩塌」的防衛本能,反而去指責「造成這件事發生的主因、也就是受害者。
」,《重磅腥聞》負責扛起探討「檢討受害者文化」重任的,是新創角色、新加入福斯新
聞,亟欲表現自己爭取機會的新人凱拉。
對於凱拉來說,福斯新聞是她所嚮往的「世界」,是她所認為這個行業的最高點,於不自
覺間她就是這樣子認為的。所以當她被人從格雷琴團隊「挖角」到另一個團隊,她亟欲表
現卻換來負面評價,害怕被踢回原處而痛哭懊悔,到了後面她意外獲得與羅傑見面的機會
,兩人相談甚歡到讓她以為機會降臨,卻沒想到對方會要她給點「甜頭」,她曲解了對方
話裡的暗示,很怕機會不再屬於她因此她給了對方想要的。當性騷擾醜聞爆發,她還以為
每個人都像她一樣,是給了羅傑「什麼」才有辦法繼續待著或是往上,連當家主播梅根她
都認為是不是她和他上床了,因為這是她想像的「福斯世界」,認為發生的所有事都是正
常的、合理的,當事情變得越來越嚴重,她心裡是不想要讓這個世界崩塌,於是出於防衛
本能的檢討自己好維護福斯,直至最後她才痛悟,這個世界原來不是那麼美好的,自己沒
有必要去袒護「要求自己變髒的世界」。
「不想讓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變髒或者崩塌」的袒護情形隨處可見,許多女主播被要求
只能穿裙子上節目,甚至於越短越好,旁人看來就是一種騷擾女性的行為,她們卻還是力
挺羅傑,因為在她們認為的這個環境裡「這是正常的」,沒有人會去懷疑穿短裙這件事有
什麼不對,當格雷琴跳出來控訴,或者是梅根選擇沈默不袒護羅傑,其他人反而覺得她們
「不對勁」,之所以有這麼多人再罵她們,都是因為她們「破壞了這個世界和諧」,其中
一個老員工直說「她們都因羅傑得到注意」、是她們受惠,怎麼會是不好的呢?
說了這麼多關於性騷擾受害者的心理狀態,是我覺得《重磅腥聞》的劇情本身就是全球關
注的重大新聞事件,在沒有做太多改編的前提下,需要去接收的自然就是這些訊息。導演
傑羅奇除了原本的格雷琴與梅根,另外增加了凱拉這一角,是為了讓「受害者」這詞有更
深更廣的可能性,三人遇事所出現的不同反應,會跟著時間、經驗、立場、解讀方式有所
變化,有了主要三人之外,再輔以其他配角來製造正反論述的機會,比較可惜的是,最後
以凱拉的自白做收尾有點生硬突兀且過分刻意,另外,儘管放入梅根和川普的交鋒,是可
再放大女性議題,然過多交代兩人交鋒之後,由於這部分還滿精彩的,難免會覺得稍微模
糊掉了議題,反而讓人無法聚焦。
《重磅腥聞》節奏很快,太多的資訊還有人名要記,所幸這些都能在事後或事前透過網路
查詢到,有趣的是電影讓三位女主角打破第四道牆直接對著觀眾說話,讓本來應是滿嚴肅
的議題電影有了趣味性,導演傑羅奇將本來的「女主角」格雷琴和「女配角」梅根戲份調
換,是有意將重點放在受害者心理文化探討,並同時延伸反思著職場環境等相關議題。三
位女演員表現相當亮眼,雖然三人對手戲不多,但光就一場各懷鬼胎的電梯戲就讓人大呼
緊張,多數時間都在各自發揮也都淋漓盡致,自獎季開始之後比較備受注意的除了女主角
莎莉賽隆,女配角就屬瑪格羅比收穫最多入圍,可我自己覺得飾演格雷琴的妮可基嫚戲分
最少,卻有最強的存在感,她的一雙眼睛給人沉悶的壓迫感,即便不說話光看她那雙眼睛
,都能直接感受到她對羅傑的憤怒與怨恨,但我又覺得這和她在《金翅雀》裡的表演方式
有點重複,實在是有些矛盾。總歸來說,電影本身有許多能夠探討的議題存在,倘若能在
如此快的節奏裡偶爾給觀眾喘息吸收的時間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