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她們》(Little Women) - 比原著更貼近原作者想法的絕佳改編
圖文完整版: https://wildflower.pixnet.net/blog/post/33075670
露意莎梅奧爾柯特的作品《小婦人》已經多次被改編成電影,例如30年代
凱瑟琳赫本主演的、40年代伊莉莎白泰勒主演的、以及1994年薇諾娜瑞德
主演的版本等等。而葛莉塔潔薇編劇兼執導的《她們》,是最新的改編版
本,也是最不同的。
《她們》同樣描述南北戰爭之後的March一家包括父母與四位女兒的故事
,但電影開頭,二女兒Jo(瑟夏羅南)已經離開在麻州的家,去紐約工作
,女孩們的成長歷程,則透過回顧片段補足。
從葛莉塔潔薇打破時序、銜接事件的方式,以及將原著作者在它處所寫的
文字編進對白的手法,可以看出潔薇對這些文本的熟悉度相當高。不同時
間的同類事件互相對照、呼應彼此,並讓過去畫面以金黃暖色調為主、現
在則多以藍灰冷色調呈現,更添傷感與美感,也強調年幼時的期待與長大
後的現實差距。
《她們》片長超過兩小時,但節奏快速,就像Jo一樣急躁又充滿活力。比
起其他版本,本片更強調Jo的獨立性,而且不再那麼著重「成年」本身,
而是「現實問題」對窮女孩成年的影響。
對於「婚姻」與「錢」的關係,還有女性在社會裡的位置,也用更幽默、
尖銳的角度切入,更清楚明白地表述,感覺像把原著作者當年受限時代無
法寫得太明白的東西,更精準地描繪出來。
葛莉塔潔薇非常尊重原著,但不被原著綁架,而且可說在結尾將作者與她
的故事主人翁Jo巧妙揉合為同一人,甚至將露意莎梅奧爾柯特在日記寫過
的文字,藉由Jo之口說出來。原著裡面Jo的幸福結局,看似是戀愛結婚,
但在《她們》裡頭,葛莉塔潔薇雖仍拍出Jo與某位男性在「傘下」的經典
場景,但她尊重作者本人當年根本不想讓Jo結婚的態度,讓本片的愛情結
局帶有模糊空間,而Jo真正的圓滿幸福,來自於看見自己的作品印製成冊
,成為一位真正的作家。若要挑這種安排的缺點,那就是原著裡後來與Jo
共結連理的德國教授,戲份與重要性大幅減少,因為這版的Jo並不需要那
位教授幫她思考她是誰。
到了電影最後在出版社的一幕,Jo、奧爾柯特、甚至包括編劇兼導演葛莉
塔潔薇自己,都面對類似的情境。雖然背景年代是一百多年前,但《她們
》裡面的女性心境與處境,與現代女人也是非常有關聯的,不會有時代隔
閡。看看另一部熱映中的《重磅腥聞》,男女同樣在福斯新聞網做一份工
作,唯有女生得面對更多各種奇形怪狀的壓力。再想想葛莉塔潔薇身為女
導演,在好萊塢想必也頗為辛苦,如果將《她們》裡頭Jo與出版社老闆討
價還價的戲碼,換成女導演與好萊塢片商,恐怕也是差不多的情境吧。
但導演並不只關心Jo,不是只有想成就事業的女孩值得頌讚。 《她們》
歌詠所有(女)人,希望她們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但在那個男女極度不
平等的時代,對任何女性,一切都不容易。例如大姊Meg(艾瑪華生飾演
)選擇結婚生子,看似是個乖巧的安全牌選擇,但葛莉塔潔薇除了用對白
強調Meg的夢雖與Jo不同但一樣重要以外,還特別強調這條路也不簡單,
Meg鎮日勞碌、擔心家用開銷、也無法幫忙賺錢,她要的簡單幸福,代價
並不小。
March家的小妹Amy,在過去版本通常只是一位愛胡鬧的孩子,但《她們》
替這角色加進許多深度,並讓Jo學習去發現、欣賞小妹的優點。飾演Amy
的Florence Pugh雖然年紀不大對(橫跨童年與少女年紀的Amy,由同一人
飾演,是頗為勉強,童年Amy的外表完全沒有說服力,非常詭異),但演
技太精采,能駕馭複雜的情感,而且相隔七年性格成熟度的改變,確實詮
釋得很棒。她身為小妹很想出頭,也很想脫離Jo的龐大影子,她倆既愛護
對方又得是競爭者的糾結感情,讓人印象深刻。
其他配角最畫龍點睛的就是梅莉史翠普,用她勢利、務實又不乏溫暖的態
度,提點姐妹們貧窮女性面臨的無奈處境。
《她們》在技術方面表現也相當出色,攝影、服裝設計、場景設計、配樂
都很突出,有幾幕戲極富巧思,例如Jo與Laurie共舞時,他們甚至不在室
內,而是其他人乖乖在室內跳著正式舞蹈,他倆在室外自由自在繞著跳,
突顯他們(尤其是Jo)的年輕自由氣息。
今年《她們》獲得奧斯卡六項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
配角與最佳改編劇本等等,而葛莉塔潔薇上一部編導作品《淑女鳥》也被
提名五項,可說是一位來勢洶洶的新導演。她的下一部導演作品,很可能
是真人版的《芭比》,將與同為編導的伴侶諾亞鮑姆巴赫(今年另一部獎
季熱門《婚姻故事》的導演)合作劇本,非常令人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