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吃光光。
坦白說,看了一陣子的國片跟一些國劇,個人覺得校園劇能紅,可能一方面很貼近我們
人生最自在,最富有想像空間的那段人生,而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對於演員的容錯度很高
。
先說貼近感好了,畢竟出了社會,那些社會劇(?)裡面的東西離我們反而太遠,什麼霸道
總裁,什麼暖男老闆,輪不到大多數的我們啦。更多可能是勾心鬥角後,吃一口土默默
吞下去,也不會有人來懲罰那些人,因為現實就是這樣。
所以校園劇裡面的人容易產生共鳴,熱衷於搞笑的同學,認真的同學,擊敗的老師跟教
官。還有你曾經喜歡過,有些酸甜的男女關係,那個身影。
代入感一旦建立起來,對於人物的情感就會容易建立起來,因為那是大多數人都有過的
經歷。
還有前面說的容錯度。
可能一些聽起來真的彆扭的台詞,或者演員可能某些地方不夠到位,卻會因為"啊就是高
中死孩子講中二幹話,自己也很尷尬"的代入感,降低出戲的程度,讓演員演技能夠很大
程度的獲得容錯。
大概是這樣,我自己的粗淺看法而已啦,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