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雷
圖文好讀版:https://loory.tw/the-burnt-orange-heresy/
~*-*~*-*~*-*~*-*~*-*~*-*~*-*~*-*~*-*~*-*~*-*~*-*~
《謊畫情人》是一部英國懸疑劇情電影,由吉塞佩卡波通蒂執導,克萊斯邦、女主角伊莉
莎白戴比基、唐納蘇德蘭主演,改編自查爾斯威爾佛德的同名小說,講述瀟灑迷人的藝術
評論家詹姆士和旅客貝倫妮絲在義大利偶然相識、隨即陷入熱戀,沒想到故事在兩人一同
拜訪知名藝術收藏家、接下一個神祕任務之後變調,詹姆士內心的貪婪與野心逐漸將他吞
噬,使得用盡所有手段也要成功的慾望把兩人推向瀕臨失控的結局。
在現在這個藝術變得大眾普及,藝術欣賞也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的時代,
我們欣賞一件藝術品時都抱持著什麼想法?是想從中獲得不同的感觸體悟?或者單純只享
受過程中的心靈沉澱與紓壓樂趣?就我個人而言,在觀看《謊畫情人》這類電影時多半都
會試圖在片中尋找線索,從故事的創作背景、角色塑造到作品本身的核心主題,發覺編導
拍攝電影的動機與希望達成的目的,但這真的欣賞藝術的最好方式嗎?
《謊畫情人》把故事設定在距離我們相對遙遠的藝術評論、黑市與收藏界,透過一位充滿
野心的藝術評論家詹姆士在結識美艷的女主角貝倫妮絲之後,受到知名收藏家的熱情邀請
,來到他別墅作客才發現背後所隱藏的陰謀詭計,從原本明媚景色的田園風光,話鋒一轉
成為黑暗的懸疑犯罪,帶給觀眾一段無法預期後續的故事走向,對裡頭角色追求藝術的痴
狂與執念感到不寒而慄的有趣體驗。
《謊畫情人》的重點不是「情人」,而是在於「謊畫」,儘管有著故事前段詹姆士跟貝倫
妮絲相遇時那種異國戀曲的浪漫激情,但在經過收藏家要詹姆士從畫家工作室暗中偷走一
幅不願公開的畫作之後,那種角色彼此之間開始產生意見衝突且各懷鬼胎的局面,都讓《
謊畫情人》整部片在懸疑、驚悚、愛情等多種不同類型的結合之下,通過對藝術欣賞角度
與其根本的探討,賦予電影一個相當明確的內容主題。
就像是前陣子上映的香港電影《金都》,導演以女主角的婚姻來隱射香港與中國關係;《
謊畫情人》女主角伊莉莎白戴比基在 2018 年主演的《寡婦》以搶解犯罪呈現女性獨立自
主的主題,我們在欣賞一件藝術品時,同樣也會因為得知背後的創作背景與藝術家希望呈
現的主題,而對作品原本看似平凡無奇,甚至是粗糙且雜亂無章的外表產生截然不同的看
法與見解,進而提升這個作品所具有的價值和代表意義,這就是藝術之所以有趣的地方。
然而即便通過對藝術家或創作者的認識,能讓我們有更豐富多元的角度來欣賞一件作品,
但若不是經過嚴謹的考據確認,光從我們個人推測和猜想去還原藝術品本身存在的意義,
這又會產生什麼額外的問題?我想這種過度腦補所造成的「藍色窗簾」,還有人們給予藝
術家的壓力與束縛,就是《謊畫情人》整部電影主要在探討的核心。
在《謊畫情人》電影片頭,詹姆士在給觀光客開設的導覽講座中,以畫家尼爾因為對自己
在集中營裡為納粹畫肖像感到羞恥而發誓之後只以手指和刮刀作畫,並以一抹灰色顏料來
紀念病死的妹妹諾拉,成功用一個生動精采的故事來為原本沒人欣賞的油畫賦予新的背後
意義,讓聽眾們重新喜愛上這部作品,他說這是藝術評論家的工作,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
嗎?
在《謊畫情人》兩人前往莊園別墅的路上,詹姆士向貝倫妮絲告訴事情的真相,雖然尼爾
與諾拉真有其人,但尼爾早已在集中營裡因為私自在肖像畫上加入象徵會下地獄的「蒼蠅
」而被處死(後來也被證實為假),畫作原作者諾拉其實是在位巴黎的平凡畫家。或許詹
姆士私自對故事進行改編,確實為作品和自己贏得了聽眾的掌聲與喜愛,但這樣的肯定真
的有意義嗎?被他人強制加諸不符合現實的背景故事,這樣的一件藝術品還具有價值嗎?
而回到我們本身,《謊畫情人》透過這段故事揭露並嘲諷金玉其外的藝壇,也都讓觀眾有
機會去省思自身看待藝術的方式,無論是欣賞畫作、雕刻、文字、音樂、舞蹈或電影,不
是只有在得知他人想法之後便人云亦云,認為自己已經「看懂」且參透作品的真正意義,
而是必須要通過親眼所見去感受、思考來獲得屬於自己的觀點,這樣的藝術欣賞才真的有
意義。
或許作為藝術最核心的根本價值,藝術家在創作時所抱持的想法,還有創作這部作品過程
所對它帶來的影響,我們觀眾可能沒有辦法去完整接收,以外人角度也無法去還原,但到
頭來「有沒有感覺」才是最重要的關鍵,藝術本來就沒有所謂的對與錯,獲得什麼想法和
體悟也都跟隨著每個觀眾的性格及成長背景而各有不同,我想藝術的迷人之處就在於此吧
。
整體而言,《謊畫情人》可以說是一部相當迷人且具有啟發性的作品,雖然電影裡有著對
藝術界強烈的批判,透過人們對藝術的熱愛與追求,提出藝術品是屬於世界還是作者的疑
問,但它同時利用創作者對藝術的熱誠與創作的根本精神,展現出藝術無法被取代的獨特
魅力,如同片中創作出《焦灼的橙色異說》的畫家只讓作品存在於自己腦海中,享受著思
考與創作的過程,一件藝術品的價值從來都不是只用作者是誰,或者有沒有署名就能夠衡
量,該怎麼提升自己在藝術欣賞的素養,確實是值得我們去學習與進一步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