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孩(Son-Mother)
本片精準示範了不同的社會結構如何影響個人的命運,與相對進步、開放的台灣社會可以
說是強烈的對比。前半段的主角Leila是個獨力照顧兩個小孩的寡婦,社會福利的缺乏,
讓她必須艱辛地維持一家生計;對於寡婦的汙名,讓她的工作無以為繼;社會傳統的性別
認知,則讓「嫁個好丈夫」成了她唯一的人生選項。
好友Bibi的話語其實就是整個社會傳統觀念的縮影,有個男人對你這麼好,人也不錯,你
又走投無路,女人家就是要找個好歸宿啊;至於她喜不喜歡對方,有沒有意願跟對方結婚
,從來都不是重點。而且她甚至連將兒子留在身邊的權利都沒有,只因為兒子和丈夫的女
兒「孤男寡女住在同個屋簷下」,外人會說閒話。我實在是不太瞭解伊朗的社會氛圍,再
婚後兩個孩子理應是無血緣的姊弟或兄妹關係,原來這樣也會被說閒話嗎?還是那是來自
於對寡婦本身的汙名?
後半段的主角是Leila的兒子Amir,假冒聽障學生的橋段或許也暗喻著孩子看似什麼都不
懂,其實一直都在默默地理解這個世界。繼父Kazem無疑是個好人,甚至可以讓Amir露出
難得的笑容;但在Amir的眼裡看到的性別關係是如何運作的?男人只要熱情追求女人,真
心對女人好,女人就應該接受,甚至可以拋下親生兒子不管,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這些
理解會如何影響Amir日後對待女性的方式?(假定他是異性戀,如果不是的話他在伊朗的
生活就更加艱辛了)傳統的性別位階和性別刻板印象,就是這樣在社會裡一代代地傳承下
來的。
片中的伊朗女性無時無刻都穿戴著頭巾,也不斷提醒觀眾伊朗的女權有多麼落後。當然不
同的文化理應尊重,但個人選擇穿著的權利更應該獲得重視;自2018年至今,已經有數十
位女性因為抗議強制戴頭巾的規定而遭逮捕,每次看到這類的新聞都會讓人嘆息。性別運
動在伊斯蘭國家實在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也需要國際的持續關注與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