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典型的強迫症患者。在我14歲那年,因為不斷洗手而被診斷為強迫症。在將近一年
的藥物治療與心理諮商後,獲得很大的改善。後來就讀醫學院時與疾病的知識為伍,漸漸
不再那麼害怕細菌跟髒亂。不過10年後,有天和前女友賴在沙發看《美麗境界》時,她突
然對我說:「其實我覺得你和John Nash好像,就是個怪胎。」
此時我才發現,完美主義跟焦慮的性格已跟著我一輩子,而且被旁人看的一清二楚,但我
自以為隱藏的很好,於是我又開始求助身心科醫師。聽到《怪胎》是以強迫症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OCD)患者為主題的電影,又是我喜歡的林柏宏主演,
二話不說立馬跑來看。以下簡短心得有雷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劇中強迫症患者的那些行為讓我感到非常親切:如醫生的聞手(但他最後不演了xD)、檢
查停車、重複確認車門,陳柏青的潔癖、整齊、完美主義、對數字特別敏感、對生活要求
的規律,陳靜的偷竊癖,以及兩人幾乎只穿同一套服裝、過馬路時要對腳步的習慣等等。
即使在旁人眼中滑稽又可笑,但在我感受卻是特別痛心和沈重。因為在和身心科醫師說出
主述時,我也明白自己的強迫行為和思想是多麼荒謬好笑,但又那麼地無助難過。
陳靜和柏青躺在床上的談話尤讓我深刻。陳靜說:「你不覺得很不公平嗎?為什麼我們要
被當作異類看待?」而我記得柏青說他跟強迫症相處的很好,所以反而他是比較樂觀不覺
得辛苦的。在電影後段,柏青的強迫症不治自癒,我猜測是因為暴露抑制療法有效(
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 ERP,就是細菌大冒險,強迫自己與細菌、骯髒相
處,讓大腦重新學習什麼是安全的),以及他與陳靜的愛情帶給她的安全感,成為了特效
藥方(事實上文獻也證明是有效的)。
反過來說,當陳靜成了被拋下的那一個,難得的同伴漸行漸遠了,她的焦慮感和不安全感
不但會惡化她的強迫症,也可能變成憂鬱症與恐慌症。放大到一般人之間的愛情,在獲得
幸福或曖昧的那一瞬間,我們也會希望時間就此停滯,不要有任何改變,過度害怕一絲絲
的動搖都會使幸福變調。
在我看來,陳靜是比較焦慮的,在握住髒掃把的那刻馬上往壞的地方想,而沒感到一絲一
毫喜悅,表示她的強迫症與焦慮感並未完全離開。要如何接受伴侶生活後,彼此大小習慣
的變化、那些你覺得可愛的優缺點慢慢不見了,的確是讓人有點感傷又懷念的事情。片末
是開放式結局,我樂觀看待,相信自得的柏青說:「一切都不會改變的。」是代表無論如
何,我們都應該把握當下;不管有沒有強迫症,我依然都十分喜歡妳。身為一個強迫症患
者,我會將我們的「怪」引以為傲。
非常好看!看得出導演很細心在分鏡、背景跟設計感,也歡迎大家多來認識強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