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某個電影某個橋段應該怎麼解讀時候,我們很容易碰到意見不合的狀況,而且往往
不是「怎麼解讀才對」而是「這樣有沒有過度解讀」的爭論。通常來說,這類爭論不是不
了了之,就是過度解讀的人被嘲諷藍色窗簾——在極少數的狀況,我們則有機會找到導演
的現身說法,然後幫腦補者「正名」或者徹底打臉。
但是問題就來了,導演真的是最懂電影的人嗎?不要說從什麼作者已死的角度來說,就算
是最平常的溝通,我們也很常碰到「我要說的是這個意思,別人卻聽成別的意思」,而這
個時候我們也不會說肯定是聽的人曲解,也會考慮說的人表達不佳的可能,為什麼在電影
解讀的時候,我們好像就比較不會考慮導演「沒說清楚」的狀況呢?也許是因為導演是專
業的表達者?
這是在看剪輯師Walter Murch的訪談的時候想到的問題,因為他把導演和剪輯師的關係比
喻成精神醫生和病人,而病人(導演)其實並不完全清楚自己夢境的內容和意義,必須要
由醫生(剪輯師)幫忙引導和分析——有趣的是,在文學理論的討論中,研究者更會直接
把作品視為精神分析的對象(作者的夢境或無意識)因此同樣不認為作者/導演對於作品
有最權威的解釋權力。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同樣這種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