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青春,在台灣》(Our Youth in Taiwan)上映的時候在我臉書上有許多的討論
,但大概是當時沒很想要看這樣題材的東西,就沒有進院線看,只是爬了爬文章,想說等
租片或串流。
後來,它得了當年金馬紀錄片大獎,引起軒然大波,又在臉書上看到一大堆討論。有些文
章我看了,有些我沒看,但熱鬧的討論是讓我這個沒看過電影的人,對這部片的內容已經
有許多印象。加入catchplay+會員之後,就把這片收入待看,可直到昨天看完《幸福定格
》,才忽然有動力點開這片來看。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確實如我所知道的那樣,由導演傅榆、支持台獨青年陳為廷和在
台灣讀書的陸生蔡博藝三視角組成,記錄的時間長達五年(從2012-2017年),敍事事上
分成幾段:地方社會運動、串連型的學生運動、反服貿行動,到太陽花學運可以說是一個
高潮和轉折,接下來陳為廷和蔡博藝都有意從體制外的反抗倡議轉向體制內的改革(參與
選舉),但兩邊都失敗,以致於一路追隨他們身影的導演傅榆,必須回到自身的視角,重
新梳理這一整段旅的意義。
只是看結構的話,其實就像此前閱讀文章那樣,覺得這部片保存了同世代人一部分的集體
記憶,並透過導演自述去問:民主是什麼?社會運動的意義何在?但真正看完約兩個小時
的長片,才能真感受到這片所以引人討論的原因:它的真摰。
一開始導演的聲音,她說的話和視角,都令我有些尷尬和出戲,但隨著故事推進(他們一
起出發去中國和香港、太陽花運動時候對不同立場的觀察、蔡博藝陸生身份引起的問題到
陳為廷因性騷擾退選的事件等),卻漸漸可以從她的位置去聽和看,可以理解她為什麼要
成為這部片的第三視角。
因為唯有如此,《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才不會成為一部失了焦點的紀錄片。它不是導演
預先想的那種「記錄社會運動如何產生影響」的紀錄片,它也不是「陳為廷和蔡博藝」的
傳記式紀錄片,它是關於「一個民主啟蒙」(導演自己,也是同世代許多人共同經歷)的
紀錄片。
就像電影裡拍下太陽花運動期間立法院內的小政府,就像太陽花運動後陳為廷像流星一樣
一閃而逝的影響力,像蔡博藝在淡江大學與網路上受到的各種質疑(有體制上的、有民族
主義上的),像當時馬政府和立法院長王金平對太陽花學運的回應,也像當時所有到場與
在家關注的群眾...。民主不是一個人的事,也不是一小群人的事,有時候不公平不正義
可以藏在其中,有時候民族主義帶來的歧視可以藏在其中,激情是一時的,而激情消退後
的現實是殘忍的。民主是「每一個人」親身經歷才能理解的事,其中包含了大量迷網和失
望,但就像電影最後傅榆與陳為廷、蔡博藝的對話一樣,最終你會會理解到「不要把希望
放在特定的人身上」,因為人是會不斷前進和改變的,而「民主」是一個體制,它可能好
、可能壞,能讓人有希望、也時常令人生氣。
雖然晚了點,但還好看了這部電影。雖然看完也寫不出什麼厲害的文章(印象中有許多人
都寫出厲害的文章了),但還好沒有因為知道太多而錯過。推薦給所有人。
***
這裡是我的樂園:
http://tzuyang1222.blogspot.com/2020/10/our-youth-in-taiwan.html
FB:
https://www.facebook.com/uei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