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千年一問》鄭問創作之路 終於有最好問題

作者: tecofilmlove (teco+film+love)   2020-10-08 20:02:55
《千年一問》: 在鄭問漫長沉重的創作之路上,終於有人問了一個最好的問題
https://tinyurl.com/y3kaas3u 龍貓大王通信 @ 電影神搜
《千年一問》是一部關於漫畫家鄭問的人物傳記紀錄片,而從傳記紀錄片的角度,這部電
影確實達成了它的任務:從鄭問幼時生活開始,他在兩岸三地及日本度過的 58 年波瀾一
生,全都展現在觀眾眼前。但是這部紀錄片不只如此而已,簡單說,這是一部會讓鄭問哭
出來的紀錄片。
你認識鄭問,卻又對這位台灣漫畫大師如此陌生,這絕對會是觀賞《千年一問》時的第一
個感受。他並不只是《阿鼻劍》、《東周英雄傳》與《刺客列傳》等等經典漫畫的作者而
已,他的創作者形象事實上比我們想像地更加複雜。
《千年一問》記錄追求完美,事必躬親的鄭問
《千年一問》一方面以編年史的敘事角度,自他幼年趴在宮廟地上畫門神、進入雕塑系、
進入中國時報、自主創作漫畫作品、乃至揚威國際、赴日連載《深邃美麗的亞細亞–
MAGICAL SUPER ASIA》、再赴香港與玉皇朝集團合作《漫畫大霹靂》、至中國參與遊戲開
發、直到最後離世。
這部紀錄片有著驚人的 135 分鐘長度,不禁令人疑惑是否充水充數,但看完你才會理解
,135 分鐘要講完他的一生,幾乎是不可能。
真的不可能,因為《千年一問》事實上已經刪減了太多內容,你可以輕易發現,有些段落
其實是輕輕放下。據製片團隊表示,這個長度已經是他們刪減多次後的結果,代表還有許
多珍貴片段無法收錄。
換個角度,如果一個人成神的定義,在於他做出的偉大功績數量,那麼《千年一問》的份
量,充分地證明了鄭問的傳奇定位。因為他不只是漫畫家,事實上他什麼都做了:他是報
刊主編、每天都要編出副刊版面;他是遊戲總監,需要管理開發人力、同時自己還要產出
美術設計;他還參與一部始終沒拍出來的《阿鼻劍》電影製作。這些多重身分全是他自己
攬下的經歷,與此同時,高坐在大師與總監位子上的他,卻偏偏喜歡下台撞鐘當工友。
《千年一問》的成功之處,並不是成為一部紀實生平的鄭問 wikipedia。導演想必感同身
受了鄭問人格上的分裂之處,因此在《千年一問》裡,深入剖析他永遠以創作者自居的心
態。
鄭問永遠親力親為,他雖然有助手,但他仍然肩負了大多數的創作工作。而且為了真實,
他的創作過程繁雜又費工。另外他封閉、害羞又害怕為人帶來麻煩的謹慎個性,加上極端
的完美主義,讓他對於親手創作的自豪與投入堅持,膨脹到無視於其他現實的一切事物。
甚至當他前往香港,與世上漫畫生產效率最快速的香港「漫畫工廠」玉皇朝集團合作,都
無法避免最終還是自己跳下來決定細節的悲劇──香港漫畫家只要勾出線稿,其他上色、
描線與背景等工作自有其他人分工,這才趕得上快又多的香港漫畫出版方式。但是很明顯
地,《千年一問》裡所有與鄭問合作的相關人士,都覺得他對這樣快速的生產線文化,有
著明眼人一看就知的「水土不服」心情。
不斷自問,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創作路
鄭問自然不是好的領導者與管理者,但是他也未必是個享受創作的藝術家:他樂於創作,
但他每次創作都要挑戰高峰、嚐盡失望與挫折,然後只能痛並快樂著。
《千年一問》鋪陳鄭問的苦痛創作之路,除了他遍歷各國的創作歷史之外,還要強調他特
殊的創作方式:鄭問急著想要跳脫拾人牙慧的窠臼,因此使用大量素材與另類方式創作前
所未有的漫畫,不僅是使用毛筆、還嚴格禁止助手使用沾水筆,逼使整個團隊理解毛筆大
劍無鋒的自由風格;他還使用滾輪、塑膠袋與砂石等難以想像的工具,讓他的畫呈現出立
體的複雜美感。
《千年一問》另一個令人驚豔之處,在於使用這些沒人用來作畫的工具,重現了《始皇》
裡秦始皇幼時登基圖。當我們看到畫面上把砂石撒在畫作時,難免覺得譁眾取寵,但當砂
石抹去,那種自然凹凸質感,讓眾臣朝拜的背景更顯陰鬱沉重。不禁讚嘆鄭問的巧思與執
行力,又同時難以想像,他是經歷過多少嘗試後,才能成就這麼一幅氣勢磅礡的畫作。
但這只是「一格」畫,這是應該被放在漫畫連載某一回裡的某一格的一張畫。鄭問的完美
性格與向藝術挑戰的勇氣,透過《千年一問》的畫面,沉重地壓在我們的眼球上──連載
漫畫家怎麼可能細心為每一格設計特殊的風格?哪有作者會把每周連載當作數十張畫作的
畫展看待?
《千年一問》這些細細描繪鄭問連載《東周英雄傳》、《始皇》等等過程的片段,讓我們
一邊搖頭、一邊同等體會他在藝術與獲利之間的掙扎與取捨。他真的太傻了,他承擔的壓
力無邊無際,他的自我要求標準又如此嚴苛。年少時他為了懷才不遇而改名一字問,是為
了問天,但他這一生問得不只是天,問的是藝術、問的是感動、問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能回答的千年難題。
超前時代的經典漫畫大師:鄭問
很少台灣作者、或甚至是世界任一個地方的作者,能像鄭問這樣,經歷過低迷的台灣漫畫
產業、嚴謹的日本漫畫產業、快速的香港漫畫產業、最終是 2000 年代仍然有如自由荒野
的中國市場。他用過各種創作素材、甚至是電腦繪畫軟體;做過連載漫畫、圖像小說、報
紙副刊與網路遊戲。
鄭問嘗試過大量的創作形式、創作環境與創作類型,經歷過不同國家的社會文化,這位純
粹的創作者,理應能在這麼多的選擇中,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處。而《千年一問》成功
地傳達了鄭問漂泊四方的根本原因:永遠找不到答案而永遠鬱鬱寡歡的鄭問,也許是超越
時代的存在。
他太早問了,而我們得花上數十年才能理解他的問題。
不提上述那些鉅細靡遺的鄭問生平,這部紀錄片訪問到了台港日中四地的漫畫界重量級人
物,如果你沒有預先知道有誰參與,那麼當這些大腕出現在銀幕上時,你絕對會聽到觀眾
席中傳來暗暗的驚呼聲。爆個小雷,鄭問早年常常被稱人物設計是抄襲池上遼一──真的
很像,《戰士黑豹》連效果線都像池上的手筆──而《千年一問》竟然跑去採訪了池上遼
一。
對於熱愛漫畫的觀眾們來說,訪問台港日中漫畫巨匠的《千年一問》,足以稱為是一個讓
你綜觀 90 年代亞洲漫畫史的難得機會。
此外,這部紀錄片還有王希文製作、大提琴家范宗沛演奏的精緻配樂;製作過《香蕉天堂
》、並因《尋找背海的人》而獲得金馬獎肯定的剪接師陳曉東等等優秀製作好手,《千年
一問》的影片質感與完成度是很高的。
也許是因為鄭問的一生太過悲情,也許是導演兼編劇王婉柔太過投入,《千年一問》有些
明顯敘情的動畫橋段實在有些累贅,因為這部電影的主角是個這麼有故事的人,實在無須
更多煽情的手法拖著觀眾進入更深的情緒之中。觀眾已經可以在講談社前編輯栗原先生談
起鄭問離日時的眉宇間,看出萬分惆悵,可以在鄭問太太在鄭問珠海住處翻閱那些故物時
,看出她對丈夫獨自忍受孤獨的心酸不忍。相較起來,這些後製動畫雖然製作精美,在渲
染情感上的作用卻相形廉價矯情了。
誇張地說,只要你曾經喜愛過漫畫,你都應該看《千年一問》;如果你只認得鄭問這個名
字、卻不知道他做過了什麼,不知道在那個迴響著〈明天會更好〉歌聲的年代,這個台灣
囝仔如何感動全世界,那你也絕對要看《千年一問》。
諷刺的是,我們不確定還有沒有人能拍出更多的《千年一問》:阿推、麥人杰、蕭言中、
敖幼祥、賴有賢、高永、傑利小子、游素蘭等等台灣珍貴漫畫家們,誰來為他們的創作千
年發出一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