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s://bit.ly/3eEraIK
在《孤味》上映前,看預告就可以聯想到之前幾部情感濃厚、描寫著家族故事的電影,像
是過世的爸爸讓姐妹們齊聚一堂的劇情,絕對會直接聯想到《海街日記》的姐妹情深;父
親的手藝重新串起家人的情誼,《花椒之味》讓料理成了家中不可或缺的成員;因為奶奶
的大壽之日讓三代同堂,是《別告訴她》深厚的祖孫之情,以及隔代的文化交流及碰撞。
這些在《孤味》中也都有囊括,但它接地氣的故事設定,更顯台灣女性的堅毅、包容與溫
柔,演出屬於台灣的女人故事。
電影場景在台灣的美食之都:台南,料理的氣味怎麼可以少,從一開始熱騰騰上桌的龍蝦
湯(這只是早餐!)、壽宴上的菜餚、到後來熱騰騰的蝦捲,奉勸大家在看電影前一定要
先填飽肚子,不然可能會被這些美食的畫面給折騰。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味道是台灣味,片
中台詞有八成是台語發音,穿插著台語老歌,喪禮上有佛教和道教的儀式,這些濃厚的鄉
土味就如同《怪胎》導演廖明毅所說,「台灣電影有台灣風格很重要」,《孤味》在這一
部分做得相當成功。
「人真的很奇怪,明明知道對自己有害的,還是會一直去做。」
各種味道都具備了,那片名的孤單從何而來?原本對《孤味》的想像是「堅強女性的故事
」,因為在我狹隘的刻板印象中,女性的堅強常有孤單尾隨,但看完覺得應該用「女性多
元面貌的故事」作為註解更為適切,因為處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相伴的是不同面貌的孤單
。面對婚姻他們雖然想法迥異,但同樣都想脫離家庭宿命的輪迴,然而對婚姻的不安全感
卻總成為無形的障礙。面對兒女他們牽涉過多,甚至情緒勒索導致反彈,讓自己在家庭中
落在孤單的處境。面對自己,則是他們最少有的時刻,因為大部分時間都奉獻給自己扮演
的其他角色,等到回頭看看自己的時候,才會發現那位「自己」有多麼孤單。他們都知道
問題,只是無法讓自己從問題中跳脫出來,甚至到頭來還是一頭栽了進去。
「我一輩子做牛做馬,沒聽到妳一聲謝謝。」
《孤味》說著一些家常話,釐清一些家務事,訴說著幾個女人交織而成的故事。若說在傳
統父權社會中男性是家庭的經濟支柱,那女性就是精神象徵,掌握了一個家庭的溝通、成
長與幸福,打理家中的大小事務。也因為什麼事情都抓在手上,想要放開就沒那麼簡單,
「放手」成了奶奶林秀英最大的人生課題,不管是對死去的丈夫、終於見到面的情婦、還
是他的女兒們。而他的女兒們就算在男女地位日漸平等的年代,也還是在學著如何放手,
去成為一個好媽媽、好太太、好女兒,三個年代的女性聚在一起,不一樣的是年紀,但一
樣的是面對自身角色的糾結。
或許電影裡會讓你想起身邊也有某位孤單的身影,或許裡頭有一些台詞會讓你想起自己也
曾經這樣對待過父母,或許你看到的是手足之間的和樂溫馨,雖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
電影中總是會出現一些可以讓你有共鳴的地方。我朋友看完電影用「舒服」一詞來表達觀
影的情緒,後來想想是個很貼切的形容詞,因為《孤味》雖然有戲劇化的成分在,但細節
安排都是來自於我們的平淡日常,觀眾就不用特別費力去拉近自己和電影的距離。
小時候不會特別去注意老演員們演戲,但長大後看覺得各個都可以拿金馬獎,就不說我很
愛的龍劭華龍哥了,陳淑芳在《孤味》的演出是我金馬最佳女主角目前的第一人選(不小
心讓出了大霈...)。奶奶林秀英對女兒求好心切的好、對丈夫那無法再說出口的愛、對情
婦既嫉妒又不捨的複雜情感,當電影最後他再次唱起《孤味》,我想是因為陳淑芳的演技
,才能讓我們在最後這麼心疼林秀英。當然這部電影裡的每個演員都很值得細說,演技都
可圈可點,在角色戲份很平均的狀況下,演出水準也可以如此平均的優異,屬實不易啊。
只是我有一個疑慮在:要是不懂台語,或從小生活在都市的人,在看這部片時的距離會不
會較遠一點?
IG>>>https://www.instagram.com/allenmovie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