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5184995
母親,向來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為偉大的存在,從懷胎十月到誕下你或妳,過程漫長又艱辛
,她卻從來未曾喊過苦,只是默默的承受、默默的給予,即便沒有明說可心裡早已決定要
把全部的自己都給孩子,長大之前有她在前消滅任何危險,長大之後有她在後當孩子最強
後盾,可以說不論何時又在何地,只要孩子需要她她就會出現,不管孩子到了幾歲,孩子
永遠都是孩子,可以的話她希望孩子一生都可以是幸福的,甚至為此要拿自己的性命做交
換也在所不惜。或許就想兒歌《世上只有媽媽好》唱的一樣,「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
孩子像個寶 ,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沒有媽媽最苦惱,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離
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裡找。」,母親幾乎等於了就是孩子的幸福的代名詞,母親無條件
給予全部的愛,為的就是要讓孩子幸福,沒有母親沒有幸福,當真是這樣嗎?會不會有可
能沒有母親反而更能得到幸福?
時常有人笑說「有一種好叫做媽媽為你好」,往往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多半帶點嘲笑、諷刺
,用看似正面的語句來揶揄母親對於孩子的付出,除了愛其實還是愛,但倘若這愛給了太
多,不管是孩子或是母親自己都將漸漸無力承受,一旦承受不了,這愛終會變質,變得讓
人想要逃跑。《人肉搜索》導演阿尼許夏干提新作《逃》便是透過一對母女的關係來探討
「母愛」的本質,到底該是放手還是佔有?同樣都是「以愛為名的控制」,《逃》卻是與
《血觀音》展現了不同樣的可怕母愛,「我是為你好」對於《血觀音》裡的棠夫人來說是
不容被拒絕的霸道恐嚇,對《逃》裡的黛安而言這幾個字成了她對女兒克蘿伊的情感勒索
,棠夫人與黛安都用愛控制住了女兒(們),看似是一樣的,實際上卻有不同的感受,棠
夫人不屑被愛,她只把女兒當作棋子,所以她「不准」女兒走,而黛安恰好相反,她渴望
女兒能懂得她對她的愛,也渴望自己的愛能永遠都有對象接受,於是她「不想」女兒離開
,這「不准」與「不想」雖然不一樣,然都是母愛扭曲後所產生的念頭與行為...
扭曲的愛會使關係跟著扭曲,就像《逃》裡的黛安,她對女兒克蘿伊的愛已經超過女兒所
能承受的量,當愛給的太多成了壓力、無形中成為枷鎖捆綁著彼此,如此用力的愛還能稱
作為愛嗎?或者說還能用單純的眼光去看待它嗎?克蘿伊無法否認母親是愛她的,畢竟對
她這樣子從小就無法行走、需要人照顧的人來說,母親不僅沒有棄她於不顧,對她更是無
微不至的照顧,她幾乎沒有什麼可以抱怨的,然她就跟許多步入青春期的少年少女一樣,
會對外面的世界感到好奇,想要離開家裡到外面闖蕩,即便她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但還是
想要試試看,不過接著問題就來了,她該如何跟母親說?若是健康又健全的克蘿伊就算了
,得仰賴藥物還有他人協助的她,要怎麼說服母親她是可以獨立生活的?她想出外闖蕩卻
又怕傷害了母親,矛盾讓她開不了口,只是大家總說,孩子在想什麼父母其實是猜的到的
,就算孩子從未說過也是。黛安身為母親她自然也知道女兒在想什麼,尤其是她又是這麼
樣的「愛著」克蘿伊,於是她攔截下了大學寄給克蘿伊的入學通知,對女兒謊稱是還沒收
到,為的不是想看女兒傷心失落的表情,而是單純的想把克蘿伊留在自己身邊罷了。
「我需要妳,妳也打從心底知道妳也需要我。」
同樣都是被需要,對於黛安與克蘿伊卻是不同的解釋。隨著劇情發展,觀眾多少也猜得到
兩種可能,一是黛安對克蘿伊近乎變態的愛是源自於她對女兒的歉疚,因為沒能讓她擁有
健康且健全的身體,所以只好給予她加倍甚至更多的愛,用盡全力來去彌補女兒,而第二
種則是如電影真正的發展,克蘿伊並非黛安親生,而是從別人那裡偷來的孩子,一誕生便
夭折的女兒讓黛安傷心欲絕,準備要給出的愛沒了對象,於是她只好「找」一個女兒來愛
。黛安「想要當一個母親」的執著使她的愛變了質,她犯了錯事卻不以為然,反正這一切
都可以用「媽媽是愛妳的」、「媽媽是為妳好」來輕描淡寫的呼嚨過去,她想要女兒是需
要她的、她想要成為一個能被需要的母親,需要與被需要向來都是存在的,無人能夠否認
的是,親子關係確實是建築在這樣的關係之上的,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都同時需要對方
也都被對方需要,克蘿伊當然也是。她知道了真相後急欲想要逃離陌生母親的掌控,然而
心裡還是有個認知是「眼前這位被槍擊中摔下樓的女人是她母親」,她和黛安之間早已是
相互需要、相互被需要的關係,是用盡各種辦法都斷不了的,這項事實像是個可悲的詛咒
,到她們死之前恐怕都是無法解除的吧。
《逃》和《血觀音》結尾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棠真與克蘿伊都不是母親的「真正」女兒,
卻某方面都成為被母親利用的女兒,在愛與被愛、需要與被需要之間拉扯矛盾,當關係從
開始就不再單純,似乎就也別想著最後會有好的結尾,棠真與克蘿伊都想逃離母親,卻也
都離不開母親,從愛扭曲成了恨驅使著自己留下,並回報母親自己從她們身上學來的「愛
」。
《逃》故事簡單,開始沒多久就切入重點,於節奏掌握上處得很好,包裝成懸疑、驚悚的
風格讓導演想探討的母愛議題變得更加有意思,飾演母親黛安的莎拉保羅森令人想到《宿
怨》裡的東妮克莉蒂,形不同卻感覺相似,以不同的恐怖來詮釋母親一角,精湛演技使人
感到毛骨悚然,而飾演女兒克蘿伊的綺拉艾倫表現同樣不俗,雖然和莎拉保羅森相比略顯
生澀,不過帶些稚氣的感覺更貼近克蘿伊這個年紀的角色,順道說她長得很像最初看《不
打不相愛》裡的阿黛兒艾奈爾。導演阿尼許夏干提延續了《人肉搜索》的懸疑風格,抽絲
剝繭般的帶領觀眾一窺疏離又親近的親子關係,《逃》雖沒到《人肉搜索》般的燒腦曲折
。不過反而更能更加專注的從黛安與克蘿伊身上去思考「親子」二字的定義,以及母愛之
於母親、之於孩子的價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