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齣劇裡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場戲是
茱蒂丹契跟史帝夫寇根坐在機場運輸車
滔滔不絕的聊起情愛小說內容
我心想
導演搞什麼?
怎麼不把這片段剪掉?
難道我們觀眾真的要聽完茱蒂嬤講完一整本書的概要嗎?
是的
導演這麼做了
看似無益的橋段
卻埋下了強烈的反差
對後面的敘事 角色塑造
造成極大的影響
史帝夫寇根飾演的記者 聽完茱蒂丹契一路上的叨絮
飛到華盛頓後 打電話回家報平安
無奈地敘述著:
"我終於遇到每天看每日郵報(狗仔)跟言情小說度日 都市傳說般的女子"
這一番的貶意
讓茱蒂丹契飾演的菲洛米娜
整個角色開始立體化
意想不到的伏筆
面對後面的種種衝突上
更凸顯菲洛米娜的個性之自主
還有她其實不如記者(觀眾)想像般的無知
經過記者調查
飛洛米娜的兒子已經往生了
但他曾經是位高權重的美國高官
所以尋找兒子生前足跡的第一關卡
位於華盛頓
曾與菲洛米娜兒子共事的女官員 親切的招呼他們
並且知無不言
直接地告訴這位鄉村婦女
她的兒子是"GAY"
她只是他的官方PR配對
工作上的夥伴
可菲洛米娜自顧自地說著:他有沒有小孩?
正當大家頭大的急於解釋 "GAY"這個意思給這個村婦聽的時候
菲洛米娜不疾不徐地說
我知道GAY
但我想知道
他真的確定他是GAY了嗎? 說不定只是在摸索
一個輕鬆愜意的口吻
告訴大家不需要解釋
而這反而引來了記者天性充滿疑惑的反問
問著菲洛米娜 你怎麼能夠那麼確定你自己的孩子是GAY?
菲洛米娜:我看到他穿著牛仔吊帶褲的照片 我就知道一切了 XD
這是屬於一個母親的直覺
她從小時候跟兒子相處時
就知道他的性向可能不同
中途
菲洛米娜也不似一位村姑
大方地談起她有多麼的熱愛性
這個被神視為罪惡的議題
然而當她們來到第二站
她兒子安東尼(美國更名:麥可)的姊姊瑪莉家
瑪莉卻有點難以啟齒安東尼的死因
菲洛米娜卻不經意 悠悠說著 是死於愛滋吧?
然後談到後續
菲洛米娜也是繼續像無事的說出 被美國政府斷絕援助經費的關係
是因為同志帶了套 感覺不舒服(某派人的說法)
兩位聽眾(記者 瑪莉)不置可否
原來這個村婦還懂這些
因為菲洛米娜是個護士
這些業界內的常識她是有的
她不是一個 只看言情小說跟每日郵報的蠢婦 她是個職業婦女
靠著這份工作 養活了她的第二個孩子-她的女兒
由於瑪莉的態度 跟種種跡象顯示 安東尼似乎根本忘記了她這個媽媽
菲洛米娜只想趕快結束這個讓她傷心的行程
但又由於機緣巧合
她踏上了美國旅途的最終站
兒子的男友家中
"我沒有拋棄我的孩子"
菲洛米娜不可置信地對著在場的人說出了這句話
就在她看著電視上自己孩子的生長紀錄的同時
原來
那位男友與安東尼 年復一年的回去當年的出生地 尋找著菲洛米娜!!
而教會卻對安東尼說
菲洛米娜拋棄了他
並且很抱歉 他們找不到她
原來安東尼一直記得菲洛米娜 而且死後決心回歸故土
一切都回到原點 英國
是神的安排嗎?
教會的修女們
把孩子以1000英鎊
賣給美國富豪
做著人不人鬼不鬼 見不得人的勾當
所以安東尼就算年復一年的回去故土 也永遠見不到自己的母親
菲洛米娜亦同
這樁醜聞 是見不得人的
還以為自己是慈善事業 天衣無縫
但其實地方上都知道
所以這也是神的安排嗎?
安排著修女做這些昧著良心的醜事?
就當記者憤怒的去找當年的修女們算帳
菲洛米娜卻毫不猶疑地原諒了修女(儘管看得出她仍有怒氣)
事已至此
能夠怎樣?
原本菲洛米娜不打算出版自己的故事給更多人知曉
就在雪中
站在孩子墓前
她改變了心意
回程時
菲洛米娜又開始說著她最愛的言情小說
她無知嗎?
不
或許言情小說是失去孩子後她更加堅強的因素之一
能夠活在幻想的世界當中
是不是比活在殘酷的世界裡更加幸福呢?
這次的聆聽者
依然是那位記者
只是經過這趟旅程
記者回答的口吻不再那麼的憤世嫉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