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找到一篇是替魏德聖平反的
簡單講文中意思就是1000萬以下很難拍出好戲
大家說的特效、演員、甚至運鏡都是要錢錢錢錢
所以要拍好片就要更多的錢錢錢
而且最近的好萊屋電影在台灣的票房顯示
其實台灣在電影上很有消費能量
*賽德克.巴萊的成本與回收
很多朋友覺得我是《海角七號電影小說》的作者,應該跟魏德聖導演很熟,不過其實在「
海角七號」上映前我並不認識魏導,在小說的合作告一段落,「賽德克‧巴萊」開拍後,
也沒有再與魏導連絡過了,這是因為魏導專注拍片的關係,身為一個影迷,我覺得這樣子
很好,導演專注完成電影,才能成就經典。
提這件事,只是想在本文之前先說明,我並沒有什麼「內線消息」,以下的文章推論的資
料都是從新聞報導等公開的來源取得的,我也只是以一介影迷身份來做這些評論,希望各
位看倌不要有額外的連想。
自從「賽德克‧巴萊」開拍後,在求好心切,以及天災影響下,拍片經費逐漸膨脹,最後
的總預算達6億元,不時有新聞報導出現資金缺口,而最後終於在包括周杰倫的四千萬元
借款周轉,以及中影董事長郭台強先生的表態立挺下告一段落,很多人對這個預算數字覺
得驚訝,甚至網路上竟有不少人批評製片及導演「資金掌握度太差」。
在說這樣的話之前,我想要有一個數字上的基本觀念。譬如說,如果你身為一個行政,老
闆要你買一桶啃的雞5塊189,買回來後他大罵:「我老家巷口炸雞翅一隻才15塊,你『資
金掌握度太差』」,那到底是你真的「資金掌握度太差」,還是老闆吃雞不知雞價?
很多人聽到新台幣6億元就覺得那好像是飛行在雲端的天文數字,但吃米要知道米價,拍
電影的「米價」是多少呢?在此想給各位一個基本概念,歐美所謂的「小成本」製作,是
指預算1500萬美元左右(當然還有更低的特例,不過這邊談的是一般行情),1500萬美元
還叫最小的「小製作」,合新台幣就已經達4.8億元,所以「賽德克‧巴萊」上下兩片預
算6億,平均一片3億,連「小製作」的水準都還達不到,這也叫「天文數字」嗎?其實根
本是爬行在地上的數字,並非天文數字。
有人會提出異議,說美國拍片的成本較高,的確,但是「賽德克‧巴萊」聘請了許多外國
視效團隊以提升品質,以及電影拍攝最基本的攝影器材及底片都是與美國同價的,這些不
因台灣薪資水平較低而改變。
到底魏導會不會省錢,我們可以比較同型片就明白,梅爾吉伯遜的「阿波卡獵逃」以馬雅
人為基本題材,全劇大部分在樹林中出外景,拍攝地點在人工較美國便宜許多的墨西哥,
片中重建了部份馬雅建築物為主要場景,有戰鬥場景但沒有爆破畫面,片中多數啟用墨西
哥演員,而非美國大牌明星,可說各方面都很省錢了,這樣下來總共花了多少成本呢?答
案是4000萬美元,合新台幣12.8億元,比「賽德克‧巴萊」2片預算總和還高出一倍!
與「阿波卡獵逃」相較,「賽德克‧巴萊」用平均一片3億來拍這種幾乎都外景、有搭景
重建街頭、還有戰爭與爆破場面的片子,已經是「便宜到破錶」,魏導能把總預算壓到梅
爾吉伯遜的一半,已經「很會省」,還到處冒出「資金掌握度太差」,那只能說,吃米真
的要知道米價啊...
至於有人批評海角七號的船很假,以此批評魏導不會花錢,我身為頭號影迷,也還是承認
那艘船效果不佳,但是一樣,吃米要知道米價,那艘船是只用新台幣2000萬元做出來的,
能要求什麼?船假是因為當時魏導手頭拮据「買不起好貨」,可不是「資金掌握不好」,
兩回事要分清楚。
網路上另一個甚囂塵上的批評是「資金排擠論」,認為魏德聖導演太會吸金,把本來國片
的投資都用盡了,一樣看看數字,6億已經超過幾年來國片預算總和,很明顯魏導是大為
擴大了國片的資金來源,並不是只從原本資金源去吸錢...因為超過太多倍。
從細項看更能明顯的看出魏導的資金來源並非排擠舊有國片的資金源,譬如說新聞局的票
房補助,那可是「海角七號」以後才有的,是魏導親自創造出來的,本來無一物,如何去
排擠?又譬如周杰倫出借了新台幣4000萬元供周轉,那是衝著魏導本人,如果沒有魏導,
周杰倫並不會把這些錢掏出來,所以這個「排擠論」在事實上很難成立。
再說,那種只拿出一千萬,拍出什麼都不對的國片,不就是國片之所以越來越沒市場,很
多人一聽到國片轉頭就走的主因嗎? 從「海角七號」到「艋舺」,我們已經知道要拍出最
低程度可達到商業上的成功,最起碼的成本是新台幣5000~6000萬元,事實是,要「花大
錢才能賺大錢」,因為資本保證一個最低程度的表現水準。
很多人在「海角七號」的時候批評魏導「運鏡呆板」,因為只有水平運鏡,殊不知好萊塢
那種空照等很靈活的運鏡,是要有高檔的懸臂、高架軌道,甚至是螺旋翼(這種設備在世
界盃轉播中各位應該都有見到),魏導當時沒有那個資金,在硬體上被打死,自然只能以
最便宜簡單的水平軌道勉強拍攝,這就是標準受到資金限制而影響表現手法的例子。
以往國片愛用「侯孝賢式」的長鏡頭,被觀眾嫌呆板,其實受到也是同一個原因影響,因
為資金不夠,搭景很小,鏡頭偏一點旁邊就照到一般街道了,只好用長鏡頭為之,這是不
得已,並非真的只會這樣拍。
更根本的,例如使用更好的攝影機,更好的底片,才能讓片子看起來像好萊塢電影一樣「
水晶般的清澈」,而非傳統國片那樣霧霧的,這一切都是錢錢錢,很多批評者不明白資金
直接跟表現結果有巨大的正相關,以為錢歸錢,導演靠天才就可以為無米之炊,那是太脫
離現實了。
1000萬成本的片子,在資金的限制下,拍出來的電影視聽效果本身,以及宣傳的經費受限
下,無法得到大眾「海角七號」式的認同,只能得到小眾的支持,因此最高票房有其上限
,以歷史經驗來看,這個上限大約在新台幣3000萬元以下。2009年的台灣電影票房冠軍「
聽說」,成本1600萬元台幣,上映後靠著口碑逐漸發酵,最後全台票房衝上2500萬元,但
「聽說」的監製焦雄屏先生表示,按照市場機制和戲院拆帳後,收入僅一千多萬元,加上
電視和DVD版權約在100萬元以下,在扣除電影宣傳預算600萬元,雖然已經賣到冠軍還是
難逃賠錢宿命。
有人會說,「冏男孩」總預算1500萬元,票房將近4000萬,這是成功的先例啊,但導演李
烈下一部擔任製片的「艋舺」,總預算就是新台幣6000萬元,許多「一千萬預算派」所推
崇的唯一成功先例「冏男孩」的導演李烈,以行動向較高成本投票,這說明了什麼?我想
非常明顯了。
歷來的國片已經證明1000萬水平是死路一條,票房冠軍在靠補助金也頂多只能回本,甚至
冠軍也要虧損,自然願意投資者越來越少,而有些國片甚至票房才200萬,別說回本與否
,是根本就沒幾個人去看了,那樣的片子有意義嗎? 只是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罷了。
然而,「艋舺」雖然獲得商業上的成功,但投資人卻對只獲利3成相當不滿意,嚷著要縮
手,所以6000萬等級也是危險的,既然往下不行,停著也不行,那往上嘗試才是正確的,
因為再高一等級的製作水準,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大眾,「花大錢才能賺大錢」才是產業的
鐵則。
最近的新聞報導,謝家華二十五歲創立Zappos,曾在三年內就把自己的4000萬美元全花光
,最後共燒掉近2億美元資金,第七年才開始賺錢。去年底,亞馬遜以12億美元天價買下
Zappos,謝家華身價暴漲,名列《財星》雜誌的年輕富豪排行榜。Zappos的經營方式是顧
客可免費試穿,運費不計,一年內不滿意還可全額退費,這顯然是個燒錢的錢坑,聽起來
簡直匪夷所思,更鐵定是「資金控管不當」,但是Zappos就是因為這樣的服務品質建立了
品牌忠誠度,最後終於「花大錢賺大錢」。
最後是「不可能回本論」,許多人認為台灣電影「花大錢才能賺大錢」不可能,因為「市
場太小」,我覺得這不只是電影的問題,而是全台灣的集體自卑,媒體一天到晚說台灣很
小,市場很小,其實,台灣才不小,丹麥人口才543萬,冰島人口才31萬,那才叫小,台
灣人口有2300萬呢!我曾經接待丹麥來的企業主,他一聽到光台北縣市加起來就有700萬
,嚇得都說不出話來了。
老話一句,要有數字的觀念,台灣並不小,台灣市場也不小,只是大家覺得小,所以從來
沒有去開拓。有位電影前輩曾經告訴我,他認為國片於台灣市場最大票房就是3000萬,所
以最多只能拿1000萬來拍片,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你只用
1000萬拍出的片子,不可避免的缺點很多,於是自然最多只能有3000萬的票房,這真的是
台灣市場只有這麼小嗎? 絕對不是的。
我曾指出,這3年來,台灣電影最高票房正在急速爬升,從2007年「變形金剛」3.7億,
2008年「海角七號」5.3億,2009年「阿凡達」9.6億,是一個急上升的線,這有幾個原因
可以解釋,首先是各大影城的擴張,以及如花旗卡的優惠,還有消費者隨年齡上升,以前
的學生現在有經濟能力,以及觀影習慣的漸漸改變,以前只下載的漸漸多走進電影院等等
,總之以外推法算,2011年最高票房有機會破10億是不意外的。
我再提供另外一個計算基礎,很多人以為海角七號5.3億票房叫「奇蹟」,假設以一票200
元計算的話,其實也不過是265萬人次而已,考慮到像我這樣一個人看了n次的情況,265
萬人次,大約只有100萬人進電影院看。全台灣有2300萬人口,其中只有100萬人進電影院
看就可以創造海角七號的票房。
「賽德克‧巴萊」的各項條件遠比「海角七號」好,包括預算是「海角七號」的倍數,而
當初沒人知道魏導,現在他知名度很高,「賽德克‧巴萊」的院線條件等也會比「海角七
號」初上映時更佳,在這樣多重優勢的條件下,只要「賽德克‧巴萊」能多感動1倍的觀
眾,票房就能突破10億,而且多1倍也不過不到台灣人口的1/10,這樣是很「不可能」嗎?
還是老話一句,「困難,但並非不可能」
https://plamc.pixnet.net/blog/post/26970658
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