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好雷]同學麥娜絲-抱歉,但你的人生並不會變好

作者: alanwon (SiuyoFabierre)   2021-04-09 19:20:20
或許這部電影並不是埋了許多《大佛》的彩蛋
而是這部電影本身就是《大佛》的前後傳,互為表裡
《大佛》表達的是人生的虛無荒涼 《同學》傳遞的是生活的無可奈何
《大佛》講的是哲學、是世界觀 《同學》說的是現實、是生活
因為看透了《同學》中生活的無可奈何,於是有了《大佛》的虛無世界觀
《大佛》的文眼,我會挑釋迦的那句"到處看看"
釋迦如同蓋茲比中的上帝之眼,默默的看著人世間的貪婪殘暴
如同海浪般雜亂無章的重複拍打,最後只剩下徒勞的浪花
本以人生還能靠幾段真誠的關係,獲得一絲存在的證明
也隨著菜圃看到肚財家幽浮中的娃娃與美女簡報幻滅
才發現,人生如同宇宙,我們從來不曾真正理解過誰,也不曾真正被誰理解過
或許只有整天漠然的釋迦,才是真正理解生活真相的人
《同學》的文眼,我認為是銘添的那句,"我的人生就只差這一步"
到頭來發現,真正讓我們生活難堪的,便是"那一步"
有缺憾本身並不特別痛苦
真正讓人痛苦的是
我本可以。
劇中四個主角的境遇,其實便是我們多數人的人生寫照
大多人像電風一樣,相信自己認真工作、正直善良就該有所回報
到頭來才發現,迎合上意、圓滑妥協才是人生真正的財富密碼
面對不如意的生活,只剩下一地憤世嫉俗和重度菸癮 
而更可悲的是銘添。曾經的電影理想,在嘗到權力的滋味瞬間變調 
面對立委的邀約,銘添一開始想堅持電影事業認真地推辭
到後來卻比誰都快上手,比誰都像一個專業政客 
當閉節滿心歡喜地紮了本劇本送給銘添,他已毫無感情的將之隨手擺放 
銘添變了嗎? 不,他沒有變 
電影只是興趣,做人上人才是熱情,電影不過是他以為最有機會的途徑
於是錯把電影當成了真正的熱情
真正對電影熱愛,會連素人都懂得日光夜景都不懂嗎?
至於成不了名,他還可以以為理想犧牲為名,維持他自命清高的優越感
不是我不行,而是上天沒有給我機會跨過那最後的一步    
導演很巧妙的安排枝仔做為銘添的妻子 
我相信她跟瓦樂利說的,我們銘添是要做導演的人,這句話是真的
如果不這麼騙自己,那她為銘添墮胎兩次、過上的貧苦生活,又有什麼意義呢?
她又該如何接受過往的自己呢?   
許多人不喜歡的科系一路念到博士,不喜歡的工作一路做到底
只因為怕被人看做失敗 
多人懷踹著運動家夢、演員夢、創業家夢,談著自己的理想
或許他們的熱情,並沒有真的如他們表現的那樣 
他們想要的,只是那個有理想、不平庸的形象 
又有多少女人像枝仔一樣,其實真相比誰都清楚 
但最後選擇騙了自己,只因自己已經投入了大把青春年華 
而罐頭是另外一種生活的幻滅 
無論是愛情、親情、友情  
我們都投以無限美好的幻想 
直到生活一層一層接露了他們的不堪  
最後是閉節,當你終於接近了人生的幸福,突如其來的意外卻讓一切努力顯得無力
我們都只奔著幸福追去,但還沒來的及達到幸福,我們卻鮮少逃得過意外 
親戚做生意失敗、家人的癌症、自己青光眼、子女的叛逆...
回顧身邊親友,或許意外才是人生的常態。 
螢幕前的我們
以為就像電風,以為你只是性格剛了一點、在職場太直了一點
只要持續努力,機會仍就是你的。
以為自己像是銘添,只是缺了一個4,就可以達成理想,但真的得到了那個4,才
發現自己早就被欲望綁架,又怎麼回得去呢?
終究我們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以為自己是罐頭,以為自己有個安適的空間,維持自己對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想像 
直到生活總會找機會殘酷的潑了你一桶冷水,才發現自己一直來都活在謊言中
以為自己是閉節,以為自己終於迎來幸福,最終才發現 
人生是這麼的脆弱,隨便的意外都能帶走這份已經耗盡人生運氣的幸福  
於是螢幕前的你,痛苦了,不是因為生活的狼狽 
而是因為,你始終以為自己差的只是那一步
你只是差一個機會被主管看到
你只是差一個機會,去實踐理想
你只是差一點點,只要不是那該死的意外
於是你總覺得
我本可以。 
我本該。 
你知道更可悲的是什麼嗎? 
你以為電影是要透過這些小人物的口
告訴你人生本渾沌、人生本是唬爛的道理嗎?  
作為一個紀錄片導演我更傾向
"人生本來就是唬爛三小"
只是記錄這些小人物打牌時穿插時宣洩,無意識的日常抒發
宣洩完了呢? 
繼續的打牌,繼續靠北人生就是唬爛三小
但又繼續過生活
這才是大多數人的宿命。 
道理都懂,但已經信仰了幾十年的世界觀,哪是說放就放 
真正心死的女人,早已懶得抱怨 
你我在自我解嘲唬爛三小的同時,也說明著自己其實還有期待 
知道這是個唬爛三小的世界,卻又不願離開而越陷越深 
這才是這部片最大的悲哀 
也是你我最大的悲哀 
這也就連回了《大佛》的世界觀 
在《同學》中體認到了生活的種種無可奈何
才體認《大佛》中的虛無荒涼才是人生的常態
躺平了,或許才是多數人最正確活著的姿勢 
那有其他解法嗎? 
我的傾向是,黃導的魅力就在於它沒有目的
只記錄,不引導 
他不像寄生上流有一絲促進階級理解的期盼 
不像血觀音、陽光普照,對台灣巨大的世代代溝微言大義
他只是單純想記錄,一幅寫滿無奈的台灣浮世繪 
所以,我並不認為導演想說教些什麼
但我想這部電影描述的兩種人生或許是導演心中的一股清流
首先是阿珍 
阿珍的特質就是一直笑一直笑 
看漫畫笑、把漫畫房當HOTEL時候笑、結婚場子被當競選工具時候笑 
阿珍很美,如果以她的美貌,可能可以找到條件更好的對象 
但她從不在意,因為她的生活,幾本漫畫便足以滿足。 
還有一種人生樣態是神父。 
做過看透底層醜惡的桑拿經理,也做過照顧人內心的神父,為了吸引信眾
也不在意在教堂擺上廟,拜上一拜。 
神父就如同一張白紙,因為沒有非如此不可的堅持,也就沒有得不到的痛苦
如同大佛中釋迦的腳色,冷眼旁觀著一切,不悲不喜的看著。
當電風問起神父女友懷孕,自己對未來沒有把握該怎麼辦
神父只是淡淡說
未來不是你能決定的
你能決定的只有趕快結婚,然後生下來。
這句話粗聽很弱,卻是人生的一種解法 
承認自己不能掌控些什麼
承認人生本不完美
當下該怎麼做的問題反而簡單了。 
但我想,阿珍的滿足感是一種天賦,神父的超然是一種智慧
我們大多都沒有
我們大多人有的
就是偶爾對人生靠北幾句唬爛三小此外什麼都不做的懦弱
然後帶著人生就只差這一步的遺憾心情,顛頗地走完這一生
這就是我眼中,這部《同學》導演想記錄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