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針對以性別論述批評《當男人戀愛時》的文章。
我理解以《當男人戀愛時》去評論原創性、性別理論或社會刻板印象等等,必然存在許多
攻擊點;或是拿韓國版反擊臺灣太差之類。
這場「第一屆性別影評大戰」,多數論點復古無聊且表面。以女性主義電影理論,即男性
凝視去批判商業電影,基本上你會有很大的藍海可以挖掘;或以性別社會學理論去討論女
性角色銀幕再現等等。這樣論點多數固守知識圈同溫層,忽略了產業與票房。
簡單問一句,韓國原版電影《不標準情人》當初上映在臺灣取得多少票房?倘若在韓影屌
打日影的2021年,或許票房能到達一、兩千萬,但要到《當男人戀愛時》當三億佳績,依
據既往票房紀錄,至今任何一部韓國愛情電影都不可能打破。
與其討論兩版捧韓版好棒棒,不如深究臺版是如何在地化命中臺灣觀眾。臺灣電影翻拍韓
影大賣,《當男人》非第一,《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2018年成為當年大賣2.4億新台
幣(全球票房1.35億美元,並反攻中國、韓國市場。)與其柿子挑軟的打去批判《當男人
》。我認為探究《比悲傷》邁向《當男人》的進化,是我注意的重點。
簡化分析《比悲傷》成功原因,來自於劉以豪男神魅力與撕心裂肺的苦戀,以及團隊事前
大量試映去調整宣傳行銷方向。
臺灣賣座電影向來集中在「動作片」、「愛情片」、「喜劇片」、「恐怖片」四種類型,
亦或是愛國心、同理心使然的第五種類型「勵志片」。白話來說,臺灣觀眾追求的「好看
」就是「好哭、好笑、好刺激」。說來簡單,執行卻很難,這也是國片九成慘敗的主因。
如果說《比悲傷》挑對演員與劇本,《當男人》做到更多。除了明白選用知名度演員,營
造基本盤的話題門檻,做了更多在地化改編。以廣告與音樂錄影帶(MV)起家的殷振豪導
演,比起專攻電影的多數導演來說,他明白知道了解音樂是影像最佳的調味劑,在電影拍
攝出許多渲染力極強的段落,儘管對敘事結構幫助不大,卻有效讓觀眾哭得一把有鼻涕一
把眼淚。
這就是殷振豪成功的原因,也是多數臺灣觀眾愛看的影像文本;這卻成為(最淺薄那種)
女性主義評論者的攻擊點。
評論者書讀很多、電影看很多,拾起女性主權之劍斷開男性霸權,期勉喚醒執迷不誤觀眾
,張開性別之眼,要大家手牽手迎向多元包容的性別烏托邦世界。以至於這種起手式批判
《當男人戀愛時》的角色刻畫刻板,隨著電影賣座後,一篇一篇推出。有抱負、使命感很
棒;但人家擺明就是要賣商業,要賣給最大公約數的觀眾入口啊?用影展評審等級視角來
審視,真的殺雞用牛刀。
反問一句,真的會有人因為性別觀點正確去支持電影嗎?
你看看《愛殺》、《迷走廣州》、《揭大歡喜》票房連《當男人戀愛時》百分之一都不到
;亦或是多數人寧願訂閱Netflix,不去訂閱同志電影看到飽的Gagaoolala。
美國奧斯卡熱門電影《花漾女子》(Promising Young Woman, 2020),用明星加持、高
水準製作水平、並用驚悚類型包裝,獲得環球發行至全球。理應是大製作且「好看」的
女性電影。在臺灣至今卻只有近3.1萬人次觀影,反觀《當男人》已經邁向110萬人次。
在這個總嘲諷女權吃到飽、或是自詡亞洲同志燈塔的臺灣,卻不會構成大批觀眾因為「性
別正確」去支持一部電影。影展幾場或許可以,但放眼全臺院線戲院就是不行,這是多人
走過的血路。
這時候或許有人打臉,臺灣還是有性別好棒棒的賣座電影,像是《無聲》、《孤味》、《
誰先愛上他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好,我們一部一部說。《無聲》的成功並非性別意識,而是它對於類型雜揉的成功。如果
你要說《孤味》成功,那你就太不懂性別圈了,儘管女性為主角,但仍然圍繞女性必須妥
協、圍繞家庭結構等等,罵聲也是不少。《誰先愛上他的》與《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很
聰明地運用「同志史詩愛情」去擄獲最大數量的觀眾,倘若今天主角不是抱忠貞愛情的男同
志,大家會這麼捧場嗎?難道這種多元性別下的意識就不是正典、是另一種名為政治正確
的刻板印象嗎?
非要打臉所有性別論述寫作者。創造多元論述討論很好,但這樣論述同時,我們是不是可
以注意/包容更多面向,產業、觀眾結構、在地化改編等等?
就像是大家都知道魯肉飯熱量高沒營養,為什麼多數人不去吃健康低脂的藜麥飯配水煮肉
呢?
我們總是活在同溫層,(如3.1萬觀影人次的《花漾女子)在我們高喊遠見時,究竟是想
打醒世界(如近110萬觀影人次的《當男人戀愛時》),還是在同溫層取暖呢?
這或許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