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黑寡婦 Black Widow (2021)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21-07-18 21:15:15
續前篇談《我行我愛》(2004)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26138788.A.D87.html
續前篇談《純真消逝的年代》(2012)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26307042.A.8C0.html
續前篇談《顫慄柏林》(2017)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26443256.A.0CC.html
小心翼翼微解封,來看澳洲獨立導演凱特蕭蘭 Cate Shortland 第四片《黑寡婦》Black Widow (2021)!話說蕭蘭從 33 歲拍首部長片《我行我愛》以來,每一部都有惹人憐愛的年輕女星、每一部的情懷都很少女心、每一部的形式都很小清新、往往都始於夏日午後田園花草、都躍躍欲試來場少女的出走、也都終於蓊鬱森林的返鄉... 而在每一部的旅程中,少女都回想長輩道貌岸然的諄諄教誨、也轉頭看看長輩身體誠實的言行,在外偷看野男孩在內亦攬鏡自照、蠢蠢欲動地以含苞待放的身體衝撞這世界!就算總是撞個滿頭包亦在所不惜,要換來的是重構自我的成長。
拉高點回顧蕭蘭三片《我行我愛》(2004)、《純真消逝的年代》(2012)、與《顫慄柏林》(2017),三片背後都有個巨大陰影盤旋在天空:第一部是不涉具體政治指涉的「兩性氣質」之家庭養成、第二部是二戰結束的「納粹帝國」之家庭規訓、第三部是時至當代仍揮之不去的「東德鐵幕」之家庭陰影。也許可以說,蕭蘭片的大尺度敘事一直有國家社會、中尺度故事一直有蹺家與歸鄉、小尺度的女主角走跳則一直充滿情慾 XD 看來蕭蘭風的少女成長之家庭解構與自我重構,絕不止於正經八百的道德辨認、而一定要打從心底形諸身體、完成性的探索才有人格的革新。
以這個角度看蕭蘭第四片 Black Widow、舞台已從前幾片的澳洲與德國轉移到匈牙利與俄羅斯,仍然有魅力女星、仍然有少女情懷、仍然有花草森林夏日午後、仍然有不良少女離家出走、仍然有天空盤旋的家庭教誨、仍然有家長形象的荒唐除魅、這趟旅程也仍然是個自剖重構的過程... 只是這次竟然沒有異性肖想與情慾探索了 XD 好吧,也許拍大公司商業片還是保守一點較好免得被 #MeToo (?) 。不過這片儘管沒有讓女主角投射情慾的男主角、卻有一個令大女主角映射自身的小女主角,由才二十出頭已炙手可熱演過《仲夏魘》等劇情大片的新銳女星 Florence Pugh飾演!
https://fr.web.img2.acsta.net/pictures/21/06/30/13/37/5245550.jpg
本片開場:美國俄亥俄森林郊區長大的小六女孩 Natasha,如蕭蘭三片的開場般過著夏日午后的田園生活,只是她的郊區家庭教養本就千瘡百孔搖搖欲墜,從她面對媽媽溫言軟語與爸爸問候摸頭的疏離反應可見一斑,倒是童言童語的六歲妹妹 Yelena 仍過著天真童年不以為意... 果然,如同《純真消逝的年代》般,這粉飾太平的家庭日常在這天崩解!這崩解分為兩層:一個 Nat心愛的美國郊區家庭人生,永遠離他們一家四口而去了;同時一家四口多年壓抑的路線差異終攤牌,父親要送寄宿學校菁英教育、但 Nat不惜持槍相向也要反抗!無力的母親只提醒「永保妳的心」。
本片故事背景:長大的 Nat二十年來參與過了菁英培育、服務過了國家機器,職場人生跳過一次槽找到「家庭歸屬」、但這家庭仍如童年陰影般一夕崩解!於是長大的 Nat再次出走踏上「少女蹺家」之旅。以這趟旅程來說,本片歷程像是蕭蘭首作《我行我愛》,家庭的沉痾並非全片主軸,但行走江湖看看別人家庭百態再想想自己,那才是電影主體。那「家庭百態」包括哪些呢?先體驗單純的「出外靠朋友」,就像背包少女在青年旅館的萍水相逢。有時與自己緊密相連的家庭群體令人窒息、反而萍水相逢沒有包袱更無所求、要的只是一聲「好朋友」可惜 Nat嗤之以鼻。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51302349542_a2ac4930e5_o.jpg
Nat 遇到的第一個家庭,是在布達佩斯青旅重逢的失散妹妹Yelena!只是這家並非童年那一家四口,而是代管許多菁英家庭子弟的寄宿學校,"The Red Room is your home now" 言猶在耳!這裏的確像個大家庭:有很少見到卻在書房發號施令的父親、有日常相處嚴格調教望女成鳳的母親們、更有一窩悉心栽培整齊劃一的傑出女兒們!只是這種家庭並非當代以愛撫育的開明家庭,反而是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的家族企業、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不容質疑、若心有二致膽敢出走必遭姐妹家法處決!唯 Nat在外參加過明星團隊炙手可熱、令鬼父暗暗點頭慈悲下令 "Bring her home"。
Nat 遇到的第二個家庭,是跟著妹妹要去西伯利亞搭救的坐牢父親Alexei!他完全吻合許多墮落父親的形象:我也曾年輕意興風發過、我曾是大明星人人稱羨、我曾受國家栽培要一展長才、誰知國家埋沒了我拋棄了我如今只能重提當年勇... 國家栽培人才成長茁壯、給他愛的鼓勵與自我實踐的期待、結果栽培完成只是小螺絲釘還用過就丟?這「第二個家庭」可以是隱喻家庭的國家與子民關係、也可以 literally直指他們這俄亥俄家庭、延伸到現世許多望子成龍家庭也一樣:您當年把我們倆姊妹拉拔長大、只為轉手交給國家當人力資源繼續栽培?這算是什麼樣的父親呢?
Nat 遇到的第三個家庭,是跟著當年父親再去探望的當年母親Melina,她送走女兒又離婚之後成了農場女主人養好多毛小孩!有時在街上看嬰兒車與寵物車傻傻分不清、是否養小孩和毛小孩也似曾相識?這第三個「毛小孩家庭」若要拿來回視 Nat從小這個家,可就殘酷了:母親餵食你照顧你猶如養小豬、平時也對你噓寒問暖摔傷時還幫秀秀、但要派上用場時叫你停止呼吸就停止呼吸?甚至你自小教育根深蒂固宛如大腦已被植入晶片般?回想當年,天真的 Yelena 只知跟著爸媽命令跑、有點意識的 Nat就算囁嚅表達「我想留下」身體仍乖乖服從,服從的竟是這樣一對假爸媽?
https://fr.web.img6.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21/06/23/11/26/1612583.jpg
Nat 這一路越探越黑的絕望家庭觀,終於要在如自己鏡子的妹妹身上得到第一次反擊:「你們都說是假的,但對我來說那都是真的」,那就是唯一!也許,一路走到這裡,Nat 看見各種殘酷的「規訓」都只投射了她對「規訓家庭」的負面想像、而她總把這標籤貼在自己知道自己身處的「假家庭」上、心裡的保護機制其實是要留下最後空間給那想像中的「真家庭」:正如19世紀以降許多文學、孤兒主角都渴望著想像的生父生母,也正如半世紀以來無數親情勵志公路片、孤兒主角的旅程都是要找到生父與生母,但往往找到的那刻才是童真的幻滅、也同時標誌著成長的開始:
Nat 終於知道真相的真家庭,其實也就是個陌生的母親、交給了陌生的機構、也沒留下隻字片語就此消失了?許許多多孤兒的「真家庭」就是如此空虛,沒什麼好恨也沒什麼好愛的,就只是現實地無法。許多真家庭多所缺陷、甚至許多一碰就倒,反而有緣結成的第二家庭還可能做出點什麼。看著淡定訓養兒女如養小豬的母親、看著熱情栽培兒女送寄宿學校的父親,儘管兩種家庭樣態都有其扭曲,但妹妹也默默提醒了那僅有三年的日常:儘管毫無血緣萍水相逢湊成一家都在做戲、但也能「假戲真做」做出心手相聯親愛扶持的共感,那共同體不是先天給定的而是主動創造的!
Nat 最後一關進入的,則是「第二家庭」的反面案例集大成,是那宰制歷代眾多孤女與遊子的 Red Room 與其家父長 Dreykov,這位家父長還直言不諱揭露他們業務本質:世上產量最過剩的自然資源就是女孩們!原來萬惡的 Red Room 是個全球尺度的「中途之家」:就是看準全球這麼多家庭破碎的孤女、就全收留來當我女兒任我宰制!Nat 這一路終於一步步認清:先天的原生家庭並非神聖也可能失敗,有緣相會的第二家庭即使做戲也可能做到親愛互助,但第二家庭如以不同權力結構做出不同治家風格、也可以做到規訓宰制!
https://pbs.twimg.com/media/E4ii-kRX0AE5eGq.jpg
本片這扭曲家庭象徵集成的Red Room,其歷代規訓型態就由五位遊子血淚道來。在此,如同蕭蘭第三片《顫慄柏林》般,歷史政治的規訓被電影挪用過來、投射在劇情上成為家庭的規訓。《顫慄柏林》有一男一女宛如辦家家酒般組成的迷你東德小家庭,是屬於他們東德遺族投射國家理想的小烏托邦;《黑寡婦》有三女一男組成的家庭之外,每個個別成員作為時代子女亦各投射了蘇聯或俄羅斯的、現實歷史的或近未來科幻的國家規訓:
第一代女兒 Melina ,靠的是共產早期的「沒有選擇」。1950s 歐洲戰後鐵幕落下有人在東有人在西,反正也沒選擇就認命存活服從權威複製規訓吧,一代代的共產傀儡就這樣繁衍出來,如 Melina 沒有熱情沒有怨恨就只是靜靜地照做。這一代對人生很認命要求的不多,身體已經是國家的自認改變不了什麼,但求留下一片心靈角落的自主平靜。
第二代兒子 Alexei ,靠的是共產第二期的「民族榮耀」。1960s 冷戰時期美蘇競爭全面認知作戰,美國曾造神過一個啦啦隊英雄 Captain America、蘇聯當然也要造個蘇聯之光 Red Guardian 鼓勵人人努力向上奉獻報國,如 Alexei 滿腹熱情自我實踐也熱心拉拔女兒,雖然實踐完了拉拔完了最後仍被用完就丟只是一場空。
第三代女兒 Natasha,靠的是共產第三期的「心理洗腦」Psychological Conditioning,此時國家體制已失敗、無法再吸引成員主動認同時,只能不停地灌輸黨國大家庭,片頭小 Nat剛入學時的一堆強迫餵食畫面可見一斑。這點不只在近代各個共產國家忠黨愛國的洗腦、就連在資本主義陣營的媒體廣告卡漫梗圖上,恐怕都令人不願面對地異曲同工。
第四代女兒 Yelena ,當洗腦終將被理性與證據破除時,就靠生化與資訊科技直接 Mind Control 「心靈操控」!這招連已逃家幾年的 Nat都不認識了。這也許尚不是現世已發生的恐怖統治,但已是許多近未來反烏托邦故事的科幻驚悚。本片從這裡開始的「規訓」已進入科幻的隱喻層次:極權家長理想中的終極洗腦,兒女是不留下一丁點自主意志的,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只需打開個開關,所幸本片故事仍留了個科幻解藥。
第五代女兒 Antonia,片中別名Taskmaster,這個字的字義是「工頭」或「監工」、而且是「嚴格要求」「使命必達」!她的表現就是對家父長要求「照單全收」的終極聽命與模仿!看 Nat第一次與她見面相視時,那宛如電腦掃描任務模仿複製的視野,和 Nat小時看媒體影像的初階洗腦異曲同工、只是已升級進化。光論她自主意志被剝奪的「規訓」型態來說可能和上代女兒 Yelena 同級,但相較於 Yelena 那代女兒們她則展露了家父長規訓的終極意圖:處心積慮養女兒,不外就是要養個萬能工具人。
https://pbs.twimg.com/media/E52-XmxUYActRzE.jpg
蕭蘭拍到第四片,仍一直在談扭曲的家庭,只是談法各不同:2004《我行我愛》不正談原鄉家庭卻專談蹺家旅程、只是少女主角在旅程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原鄉育成的遺緒;2012《純真消逝的年代》談的納粹原鄉更加明顯了、少女主角的離家旅程不但以原鄉規訓自持更看見許多警醒的鏡子;2017《顫慄柏林》終於進一步實驗了一個迷你家庭、直視上代共產與資本兩個國家的規訓、如何讓兩邊相遇的下代具體而微複製在新家;而這回2021《黑寡婦》,終於要在三片以來解構扭曲家庭的「大破」基礎上、再向前跨一步試圖「大立」建構個理想家庭。
家庭的圖像,和每一個人童年經驗的建構息息相關:對出生就被棄養而被國家機構收留下來扭曲教育的 Nat來說,未竟的原鄉母親如夢想美好、初次的第二家庭經驗就是個噩夢、被分派到 Ohio 的又一次第二家庭經驗她早已冷眼旁觀「都是假」;但對出生雖被棄養但記憶都由第二家庭經驗建構的 Yelena 來說,這第二家庭的母親照料與父親持家都是真實的,就算沒有真實血緣而都是謊言造假,但她辨認「真」與「假」的判準從來不是靠名義與名份、而是靠第一手經驗,誰對孩子真心好孩子都能感覺到。
於是在這由希望妹妹 Yelena 推動絕望姐姐 Natasha的故事裡,姐姐兀自心心念念著永遠找不到的生母原鄉、妹妹倒以自己經驗建立了 Ohio 家庭檔案覆寫掉了虛無的原鄉!也許家庭從不是本質而是建構?從不是命定而是實踐?從不靠名份而是靠經驗?毋須看淵源只須看相遇的品質?也許心志上妹妹是大器的,但處境上姐姐才是幸福的,但見妹妹總是酸言酸語「妳和妳的明星團 cool kids」、「妳那些空降甩髮的明星姿勢」,其實心底恐怕羨慕姐姐有群有緣相遇的好朋友、整個故事動力也是希望姊姊帶著美國好友「大破紅房」來解放我們,只是姊姊身在福中不自知。
妹妹撐持一生的希望越想越絕望、姊姊落寞一生的絕望卻重啟希望活水,於是才有本片最後最療癒高潮:爽快炸掉這扭曲家庭「空中樓閣」的妹妹、這受虐的孤兒一生就求個爽快的死亡?但即使天崩地裂姊姊都要接住她、就像姊姊愛看的羅傑摩爾《太空城》般、無傘墜落都能生出新傘來!也不只妹妹、還有所有孤兒姐妹們,羅傑摩爾《太空城》沒能逃出空中樓閣的五百童男童女們、在姊姊主演的《黑寡婦》故事裡一個都不能少!尤其是孤兒姐妹中受虐最進化的終極工具人Taskmaster,過去妳我對立我會犧牲妳、今日終於意識到同病相憐我必接住妳!
https://imgur.com/b2qL9XE
邀請獨立導演蕭蘭來執導本片的,是身兼主演與執行製作的大明星 Scarlett Johansson ,在她訪談中曾經提到此片「#MeToo電影」的性格?也許她所指的並不單純是男對女的職場性暴力問題,而是不分男女都會遇到的 Abuse of Power ,而此片就為這高高在上掌控分化壓迫成員的權力關係做出了科幻意象:一個雲端之上高深莫測凝視眾生的 Red Room 、一間單人進出接受臨幸無人聽見的辦公室、一個長年掌控令人打從心底不敢反抗的權威家父長... 這長年規訓下「打從心底」服膺權威不敢吭聲的自卑自限,女主角 Nat就以一次大破大立的「腦震盪」讓意識解放。
本片 Nat的旅程,由承繼系列電影上集的「黯然離家」開始、以展開系列電影下集的「返家重建」作結;本片 Nat的轉變,由旅程初始對工具人的冷漠疏離、轉為珍惜感念「真是好朋友」。有道是「出外靠朋友」,離家少女遇上真誠相待的朋友就是新家人、失怙孤兒遇上真誠相待的大人也能組新家。蕭蘭電影中的「家庭」總是千瘡百孔充滿錯誤,但蕭蘭電影總在蹺家旅程自剖重構後「回家」重審並重建關係。Nat 說她「擁有兩個家」、這集重建了一個回歸圓滿,隨著片尾帥氣飛機起飛與熱血配樂響起、下集將要重建另一個?
蕭蘭在這波瀾壯闊的商業片結尾外、仍私留了屬於自己的「田園花草」獨立片結尾:這個暗示孩子們不管原鄉有多少千瘡百孔都能「自體發光」的螢火蟲景觀,既像是《我行我愛》與《顫慄柏林》的森林雪花、也像是《純真消逝的年代》的焚化煙灰,這些田園花草日常生活中乍現的點點繁星、若當小清新片來看也許只是少女心的小浪漫?但其實這「繁星」在蕭蘭四片的出現時刻,都昭示著少女主角的靈光一現,雖然放在商業大片《黑寡婦》時需要直言解說不免有點搞笑 XD 推薦大家做好保護措施看看《黑寡婦》!若喜歡也值得追追獨立導演凱特蕭蘭的前三部電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p9pNPdNwjI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21-07-19 02:01:00
有差嗎?兩邊在意想看的點又不一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