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刪。
這部電影每過一陣子就會有人拿出來問類似的問題。
我想要分享一些從西方文化切入的看法與觀點,讓更多有興趣的人去理解、
甚至看懂絕大多數美國電影背後的文化脈絡。
一、基督教文化
美國新移民主要是以新教徒(包含清教徒在內)為主,如果以比較粗略的觀點來說,
新教徒跟天主教徒最大的不同是強調個人得救、剝奪了教會人士壟斷上帝話語權與權威,
(雖然起義者路德與加爾文並未真的完全想把基督教拉到這條路上來)
任何虔信上帝者都應該可以自行與上帝產生連結,
這是美國文化中對權威極度不信任、與個人主義的思想脈絡背景。
二、超驗主義
超驗主義可以說是上述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產物,而且可以說是美國特色的哲學,
代表人物是梭羅與愛默生。
如果你有看過梭羅的瓦爾登湖,你就會發現主體是人與大自然的相處,
大自然本質就是上帝的一部分、融入大自然也就是直接與上帝產生連結,
在這邊我不打算太過深入討論細節,
但離開美東後,你可以發現主要的生活模式就是美國的鄉村與田園生活,
就像梭羅書中描述那樣。
(美東一般來說都相對較有舊大陸的包袱)。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特別鐘愛(懷念?)西部片與牛仔文化。
三、殺母的文化
剛剛說了,新教的本質是剝奪權威主導權,強調個人(得救)主義。
所以在他們的文化中有一種害怕被權威擺布的恐懼感。
(脫離殖民母國獨立其實這樣看來不算是個意外)
任何對他們構成威脅的強力對手,都容易變成他們的假想敵。
而相對的、他們也不太容易相信其他人,包含那些對他們好的人。
因為他們潛在認為那些無條件對你好的人其實是想束縛你、弱化你、讓你離不開他們。
這裡面包含自己的父母。
他們很害怕在溫柔鄉中喪失自我(反映在他們極端強調自我與獨立)。
故歐美文化的心裡邏輯是相當不同的。
舉例來說,在台灣若是未婚、跟父母住在同一個城市,但卻沒住在一起,
多半會被問:「為什麼不住一起?」或是聯想到與父母可能關係不好。
但在歐美,這個心裡邏輯是完全相反的,上述的情形絕對不會有人覺得奇怪或多問。
這不是一個單純「因為我要獨立、所以我要搬出去」這種多一層的思考方式,
而是根本沒多想:在他們那、成年搬出去、與在台灣沒事不會搬出去,
都是一種社會脈絡下的無意識行為。
基於這種文化思維本質,你會發現美國人每一代都在反對上一代,
(相對的,台灣年輕人雖然會反對上一代,但成年後多半都變成自己當初討厭的大人)
70年代的左青、嘻皮,這些戰後出生的小孩,本質上是反抗父母輩的保守、建制、理性。
(哦對啊,看你們滿口仁義與利益幹的好事:二戰、越戰、韓戰)
如果不論年代的話,你會發現這部電影裡面就出現了這樣的情節:
父母社會地位不錯、家境不差、但光鮮亮麗的背後是父母失和與家暴,
對於這樣文化背景的小孩來說,會反建制不會是太難想像的結果。
以這樣文化背景來看,你會發現這部電影的元素都交代差不多了。
上述三個主體文化背景我不打算在這邊扯太多(每個主題都可以當碩士論文了…)
背後的複雜性也很高,例如這三個脈絡基本上又像是同一個。
還有不見得總是宗教形塑文化、有時候更像是文化去詮釋宗教。
(例如歐美對佛教的興趣大多在空無的哲學觀、冥想的實踐、反而不崇拜偶像)
還有美國的矛盾心理:既渴望融入田園生活但又不斷征服田野、開拓西部荒地。
(既渴望有人愛但又害怕溫柔鄉?)
這在傑克倫敦的書中有很好的詮釋。
剩下的如果有興趣的話,我會推薦這三本書: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
孫隆基:殺母的文化
武志紅:巨嬰國
理解東西方本質文化差異,也同時能夠幫助理解歐美電影的文化背景與思考脈絡。
(題外話,孫老師看起來也是電影愛好者,常常在書中引用電影片段解釋)。
對我來說,電影沒有所謂的真的看得懂看不懂,只有詮釋。
電影中的任何元素,不論是有意或無意,都會透露導演、編劇的有意識與無意識觀點,
舉例來說,有人在原文下回覆西恩潘可能是想強調最終要跟父母和解。
我其實不太能認同,因為這更像是我們從東亞的角度下去解釋。
如果真要說的話,我會認為這像是跟自己和解,
因為,像那位荒野少年最終為了反對(建制?父母?)而反對的話,
那他本質就回到「盲目堅守一個價值觀」-就像他的父母。
當你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著你-一如尼采所說。
最後,我自己看過原著,想稍微做一些平反。
原著作者最終有做更深入的調查,
事實上更可能是這位少年並沒有誤食有毒植物、而他也吃了正確可以維生的植物,
雖然這兩種植物外觀極其相同,但他似乎早就注意到了,也避開了。
(依他所有研讀過的資料與做過的功課上的記載)
問題在於,沒人知道這種植物事實上在某些條件下仍然可能產生極低的毒性,
而這對當時體力下降的他來說會造成更明顯的影響。
以上,希望這些觀點能給予不同的樂趣。觀影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