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oldpaper (金紙)》之銘言:
: 魏德聖滿腔熱血卻沒錢拍《台灣三部曲》 台劇真的比不上韓流?
: 2021-09-01 14:39經濟日報 記者何秀玲/台北報導
: https://i.imgur.com/G8y044u.jpg
其實這篇報導裡的所謂「專家」提出的點,大概都是版友重複多次提到的內容了。
歷史題材本來就不容易被觀眾所接受,要嘛就要以娛樂性為主導,歷史只是包裝,要嘛就
要有強大的明星光環作號召。韓劇走到今天能夠出現《屍戰朝鮮》,花了很多時間跟精力
去培養約定俗成的題材、成熟優秀的幕後團隊、至少在亞洲市場都具知名度的明星。
魏導的《台灣三部曲》,這樣浩大的史詩層級,今時今日的韓國我想都未必敢作,那只適
用在各方面都已成熟,而且有能力以世界市場為目標的國家。
而且以台灣而言,講述歷史實在有太多包袱。不符合史實會被罵,自己的祖先變成反派會
被罵,不是自己的祖先被英雄化也可以罵,有這些現象就代表台灣還不是一個可以成熟發
展歷史劇種的地方。
日本大河劇可以這次佐幕派當主角,下次換倒幕派;這次是織田信長、下次換德川家康,
多元史觀甚至容許某種程度的戲劇改編,大眾有約定俗成的觀影默契,也沒有那麼多沉重
的歷史包袱,什麼觀點變種都有,自然就會蓬勃發展,也足以吸引到海外市場。
你說《斯卡羅》拍得很好、迴響也很大,但這個卻是政府幾乎手把手扶持的結果,若真正
進入商業市場搏鬥,就連台灣人自身觀看都未必全盤理解的《斯卡羅》,我很難想像其他
國家的觀眾會覺得容易吸收。當然也許是我太小看現代觀眾的智慧,但如今資訊爆炸的時
代,如果沒辦法馬上理解劇情並得到樂趣,棄追再看下一部的成本也很低。
另外比較敏感的,就是我覺得台灣現今去中去得有些病態,已經很久沒有製作與中國歷史
相關的題材了。撇開政治氛圍不論,中國歷史還是台灣手中最具商業性的題材,90年代的
《包青天》、《還珠格格》甚至風靡東南亞(雖然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歷史劇啦),如今
不要說歷史題材,我看連武俠題材都不知道多久沒有了。
我認為台灣發展歷史劇種比較健康的方式,就是要長做長有,任何時代、任何觀點都不應
該自我審查移除,累積觀影習慣跟信任度比較重要。待時機成熟,要看到《台灣三部曲》
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