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神離開的那天:《薩滿》

作者: TigerL0927 (勒虎)   2021-09-09 11:52:24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前此說過了,泰國鬼片皆指向一個核心意旨:TamDiDaiDi TamTsuaDaiTsua(音譯,泰文
字顯示不出來)。意思近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更直白地說,就是「果報」。
電影《薩滿》(The Medium)雖由韓、泰編導團隊共同合作,大抵也保留了這份精神。對
我而言,這部影片的恐怖來自三個層面:其一、是故事背景設定於泰國東北地區。泰國東
北部俗稱「依善」(ISan),由於季候炎熱、土地荒瘠,所以居民生活相對貧窮,早年許
多來臺灣謀求出路的泰籍移工,絕大多數都來自這個地區。也因為貧窮,某些風俗慣習便
益發維持原始樣態,對泰國人而言,「依善」彷彿自成一文化區,無論語言、飲食乃至於
流行音樂均別樹一格,是同鄉中的他方,而這樣的環境背景,自然與電影意圖揭露的異化
主題相得益彰。
其二,雖未敘明,《薩滿》主要的拍攝場景設定於黎府(Zanwat Lei),它不僅是泰國七
十六府中人口密度最低的,也以獨特的「鬼面節」(PiDaKon)聞名──鬼面節有點類似
於西洋萬聖節,節慶期間大家戴上五花八門的鬼面具上街遊行慶祝;禁忌是必須至少兩人
相偕出巡,決不可落單。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詮釋薩滿,「萬物皆有靈」的「靈」使用
的正是「鬼」(Pi)這個泰文字,畫面且不時穿插呈現流淌清森綠意的山林江河、荒棄的
廠房、姿態怪誕的異教雕像和祭壇,更甭提種種獵奇的儀軌,同樣渲染出一股壓抑的、不
知伊於胡厎的絕望氛圍,每次的轉機乍臨都伴隨更沉重的打擊,將一行人推向宿命的淵藪

其三,透過信與不信的頡頏交鋒,《薩滿》帶出了最為恐怖的事實:神的缺席。姐姐諾伊
早先抗拒巴揚女神的召喚、改宗基督教,並設法用計將世代傳承的薩滿身分轉移到妹妹尼
姆身上;諾伊的女兒敏則屬新新人類一派,壓根覺得薩滿文化是在裝神弄鬼。兩人相繼以
不同方式離棄了巴揚,饒有興味的是,後來諾伊為解救邪祟纏身的女兒,又不惜帶她到處
求神問卜、胡亂投醫/巫,輕易就違拗了《聖經》誡律──什麼都相信的人其實就等同於
什麼都不信,因此當家族業力集體引爆,其自也難逃魔爪。
妹妹尼姆則認分地接下薩滿天職,她在影片前段曾表示,不曉得自己當初為何那麼排斥(
巴揚),成為薩滿後,她已經忘記那種排斥的感覺。可是在影片末後,她再度現身,說自
己從來沒有感受到巴揚,然後嚶嚶哭泣起來──淡入與淡出都發生於無形,差別只在她原
本堅定的信仰因為過程中種種試探般的外力而動搖了;正如同諾伊和敏的際遇,巴揚從此
由她的生命中遁逸而去,薩滿不復得路。總言之,「信仰」不能全然以理喻之,這就對應
於片中一句張貼在玄色車身上的字條:「這部車是紅色的。」無論是紅是黑,只要相信,
它就真的存在。
坦白說,我並不喜歡《薩滿》後半段「惡靈古堡」式的驟變,當中畢竟充滿許多邏輯思維
的錯漏,然而似乎不如此,將不足以將罪與罰的辯證關係推向高潮;又,《薩滿》採用(
偽)紀錄片的形式框架推展情節,本身就構成對紀實與虛構、信與不信的挑戰,值得記上
一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