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fred5566a (slideaway)
2021-12-03 15:19:10甫奪得金馬多項大獎加上現場觀眾票選霸榜多週的《美國女孩》無疑是這個星期乃至於
2021下半年最好的療癒。
坦白講,《美國女孩》不是一部很好「下嚥」的電影,他把一個人對家人、對自己跟對環
境的碰撞拍得太真實。常常每一幕都感覺到痛。
情緒如同《海邊的曼徹斯特》一般,在看似平淡的日常裡一次次往上堆疊、一步步向外輻
散,最後爆炸開來。可是他又會在你最需要的時候給你溫柔,這個腳本最可貴且強大的地
方就是這個「軟硬兼施」。金馬得獎的最佳攝影Giorgos Valsamis我完全信服,擊敗
《濁水漂流》、《瀑布》兩大強敵實至名歸。
看完無法想像這是阮鳳儀的長片處女作。他製造魔幻時刻的能力像極了《早餐俱樂部》的
John Hughes,調度四位優異演員的「精準」,讓人聯想到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
有人說《美國女孩》是台版《淑女鳥》,確實主題同樣是「短時距」內主角被逼著面臨長
大的課題,主軸定調在母女關係的衝突刻畫、自我認知的尋找、對到不了的地方的嚮往這
些都很像,還有女主跟爸爸關係比較好這件事也都類似,甚至都是兩位導演也都是年輕首
秀,兩人也是親自執筆(《美國女孩》有共同撰寫人李冰),
外觀上差別只是Greta Gerwig有演員的經驗。
然而,內容上,兩部作品調性大相徑庭。《淑女鳥》是在明亮中找尋生命的斑駁;
《美國女孩》則是在潮濕的台北盆地製造加州的乾燥陽光。
林嘉欣上次的角色(《百日告別》)是面對親密愛人死亡,這次是在自己可能的死亡,都
是在生命的黑暗中漫舞,演出相當有層次感。影后級實力,無庸置疑;莊凱勛我個人認為
沒入圍金馬男配這件事比沒拿BP更加不合理,這個平衡與調和家族成員間的爸爸角色格外
難演。台灣的爸爸就是有這麼多的不順利以及社會需要他去承擔的責任,這個夾縫中的
描寫個人相當喜歡年幼的妹妹演得恰如其分。而且林品彤本身就是音樂劇演員,角色天真
白目得有夠自然,自然到你有點想又不會太想巴他頭。
SSR級十年來最強新人方郁婷太會用眼神演戲,好幾個鏡頭都會讓人眼睛為之一亮。面對
林嘉欣也完全沒有被吃掉,勢均力敵、有來有往,他的嫻熟完全不像是第一次演戲,令人
激賞。梁芳儀跟Ronan飾演的Christine一樣中二,甚至過之而無不及。可是你又會被他的
處境和他面對的青春課題徹底說服。
除了很多人提到的馬場和掏耳戲、吃冰戲。必須得說父母女三人對決的那場戲真的拍得太
好,好到自己深深為台灣終於能產出這樣的電影感到感動與驕傲,從這段到收尾可以佐證
阮 鳳儀未來可能成為當代電影大師!
(附錄當代電影大師〈長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0pDnQ0tKb0)
我認為這部電影最棒的地方就是「剛剛好」,要在情緒上節制才不會失去說
服觀眾的能力,這點真的是每個電影工作團隊最難完成的任務。《美國女孩》真的表現傑
出,渲染情緒的能力點滿,又有許多精巧的留白,給觀眾恰恰恰好的資訊又不會奪走觀眾
代入自己的觀影樂趣。
Btw 請不要看太多遍預告片,會有更好的體驗。
最後陳綺貞的片尾曲很讚,感謝成就這部美好卻尖銳書寫(延伸聆聽:躺在你的衣櫃)的
每個人!
延伸閱讀:
(1)金馬 58|《美國女孩》:媽媽愛妳,妳要誠實
https://filmaholic.tw/films/619bab03fd897800016f443e/
吳曉樂:「我們都曾經歷過一個時刻,明明知道父母已經卯足全力,卻仍不足以支撐我們
的夢想與期望,該怎麼辦?我們痛恨父母把他們未竟的夢境強加於我們身上,但我們是否
願意承認,不只一次,我們在心底祈求父母能為我們摘下天上不朽繁星。《美國女孩》處
理的主題十分普世,文本切入的角度卻是如此地獨特,專屬於一方水土一方人 」
(2)想要前進的時候媽媽卻在後退
https://reurl.cc/529nR7
阮鳳儀:「人永遠都在放大差異,但我們本來都是很灰色的,接受這種狀態,就不太是
一個問題。現在對於我現在被叫什麼標籤,我都會覺得,那跟我沒有什麼關係,我不能阻
止別人這樣子去評價,可是我也不會讓他去影響我。不可能成為某一種別人,那只能是
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