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白色通行證》,如果假扮白人能擁有一ꐠ

作者: a122239 (Sharp)   2021-12-21 16:54:23
部落格版:https://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405753143
往往每年的獎季中總會有幾部關於黑人種族議題的作品,例如《自由之心》、《藍色比爾
街的沉默》、《逐夢大道》、《姊妹》、《關鍵少數》等等,而或許今年將由改編自作家
內拉拉森於1929年出版的同名暢銷小說、演員蕾貝卡霍爾升格導演後的首部電影長片《白
色通行證》成為此類作品的代表。於Netfilx上映的《白色通行證》在近幾日陸續揭曉的
各大小入圍、得獎名單中幾乎都可看見其身影,不過論整體來看的話電影聲勢並不算高,
最後能否擠入好萊塢電影界最高殿堂-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影片入圍行列恐有難度,但曾
以《愛侶》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露絲奈嘉被視為是本季女配角中強而有力的競爭者,
不僅入圍多個影評人協會獎、也在日前「被選入」金球獎的最佳女配角入圍名單中,雖然
目前似乎被《西城故事》亞莉安娜黛博塞與《Mass》安多德兩人超車,然露絲奈嘉在《白
色通行證》中的表現,要替自己再度搶到一張奧斯卡入圍門票應該不是問題。
《白色通行證》故事背景設定在1920年代,那是個種族歧視相當嚴重的年代,白人與黑人
的生活區域被劃分的清楚,白人自認優越的血統令他們瞧不起也厭惡著黑人,而黑人則時
刻活在恐懼與緊張之下,因為他們隨時都有可能被冠上莫須有的罪名遭到公開處刑,在那
個社會地位遠遠低於白人的年代,被迫選擇低調不張揚的悲哀成了歷史上一道永遠好不了
的傷口。往往碰觸到黑人種族議題的電影,多半會放入許多與白人間的衝突場面,或者是
如《關鍵少數》裡凱薩琳等人因膚色與性別備受刁難與歧視、《猶大與黑色彌賽亞》中民
權運動領袖漢普頓遭槍殺的橋段,藉著較為激烈的編排來撕扯傷口、讓觀眾從而看見黑人
的怒火與苦難,然而《白色通行證》卻沒有這麼做,電影裡沒有任何暴力、流血的畫面,
最多僅有簡單的台詞帶過。導演蕾貝卡霍爾將重心放在了「對話」上,從艾琳與凱兒大量
的對話裡感受著她們對對方所擁有著的一切的羨慕與忌妒、嚮往與害怕、不捨與憤怒...
,試著去解讀著她們的情緒與情感、揣測她們的想法,然後為她們努力想改變卻無力改變
的命運惆悵。
「如果妳不當心,某天早上起來,妳會發現自己變成一個黑鬼。」
假使可以因為「膚色」的不一樣而過上不一樣的生活,就算要承擔極大風險你是否依然願
意去做這樣的冒險?至少艾琳與凱兒兩人都願意,但差別在於兩人所能夠承擔的風險大小

嫁給了醫師布萊恩的艾琳,與丈夫育有二子、婚姻幸福美滿,偶爾時候她會趁著只有自己
一人時,假扮成一日白人到白人生活區體驗白人生活,不僅是替雖然安穩卻有些單調的日
常添加刺激,也是滿足自己內心深處的虛榮心,不過艾琳還是明白自己的身分、她清楚知
道自己的膚色永遠都會是黑的,所以她懂得適可而止,她不會讓自己過分接觸白人,連與
白人交談都是壓低帽沿、以微笑代替交談,在充分滿足後便會快步的返回家中不多做停留
。但是凱兒不同,她將自己完完全全假扮成一個白人、「真正的白人」,她藏起原來的自
己嫁給了白人男子約翰,跟著他過著若是黑人的凱兒絕對無法擁有的好日子,當然她也會
擔心會被拆穿,連懷孕時都在祈禱生出來的小孩不要是黑皮膚,幸好最後上帝聽到她的聲
音,讓凱兒誕下一名白胖女嬰,心中大石得以放下,於是她可以以白人身份走在紐約街頭
,不需要藏頭藏尾的光明正大,這是凱兒用艾琳無法承擔的高風險所換來的。
「假如有個男人第一次叫我黑鬼,那是他的錯;假如我給他機會再叫我第二次,就是我的
錯了。」
多年未見的艾琳與凱兒,偶然間的在只有白人能夠進入的下午茶店裡重逢,也許是太久沒
見所以陌生了,也可能是擔心冒充的白人身份會因此曝光,所以艾琳沒有像凱兒那樣熱絡
,一心急著離開回家的艾琳,最終還是拗不過凱兒的熱情邀約,陪著她回到她的房間敘舊
。儘管自己也嚮往著白人生活,可依舊還是對自己的膚色驕傲、對現有生活滿足,艾琳無
法理解凱兒所做的這些是為了什麼,而當她接著在後來回到家裡的約翰口中聽到他以嘲諷
口吻開著以為是白人的妻子膚色玩笑、並且凱兒沒有反駁只是陪著笑,又再來對著眼前也
以為是白人的她說著他不是不喜歡黑人而是厭惡的話語,讓艾琳一刻都不想多待,也不想
要再見到凱兒,因為她不明白也不認同凱兒寧可沒有尊嚴也要成為白人,然後過著虛假人
生的心態。
幾天後寄到家中的一封信再度困擾了艾琳,凱兒在信件裡提到想要再見到自己,但是艾琳
不想,因此她沒有寫信回覆凱兒,本以為這件事就結束了,想不到凱兒在某日竟直接登門
拜訪,讓艾琳相當措手不及,而從凱兒回到哈林區、進到艾琳房子的這天起,兩人原來各
自走著的路自此交會,朝著這之後即將到來的悲劇走去。
我們都以為成為白人之後凱兒會快樂,但事實上凱兒根本不快樂。可能就如同她當時懷孕
時的擔心,在我們、在艾琳不知道的時候,即便心臟如何大顆,凱兒仍是對這充滿謊言的
「白人凱兒人生」提心吊膽著,看似放鬆自在的表情之下是被繃緊的神經,「白人凱兒」
給了她物質上的滿足,卻填補不了內心的空虛。她根本沒有可以說話的朋友,或者應該說
她沒有可以讓她做回自己的朋友,直到他遇見了和她很像的艾琳。我們可以猜想的到的是
,當她在下午茶店裡碰見明明同樣都是黑人卻也同樣裝扮成白人模樣的艾琳時有多開心,
因為這樣的相似讓凱兒不願放過艾琳,即使對方不怎麼歡迎她、即使以她的白人身份來到
黑人生活區很危險,她也不在乎。凱兒甚至直言,她很想搬到哈林區,和艾琳一起生活,
以「黑人凱兒」的身分重新開始,白人的好、黑人的好,這也許是「當過」白人的凱兒才
曉得的。
至於艾琳,她剛開始對凱兒的排斥與逃避,可以解釋為她對對方的不認同,可是到了後來
才漸漸發現,艾琳對於凱兒的態度會不會出於一種防備?從行為到想法上,她發現其實自
己和對方很像,而她也害怕對方發現這點,但偏偏凱兒確實發現到了,艾琳著急的想要替
自己做些辯解,例如指稱聘僱黑人女傭僅是自己需要幫忙...,艾琳有意識的扮成白人滿
足虛榮,卻也在無意間受到白人優越主義影響,認為自己比起其他黑人是更高階、更高級
的黑人,只是她不願去承認罷了,現在凱兒的出現正是逼得她去承認這件事,艾琳設定好
的人設顯然因為凱兒逐漸崩解。由於過去人設使艾琳羨慕也忌妒著凱兒,同時亦對她感到
憤怒,氣她早已有了一切,現在又想要要回更多,更令她生氣的是,凱兒輕而易舉的做到
了,甚至她還做的比自己還要好,丈夫、兒子、好友、女傭,就連意外得知凱兒原來是冒
充白人的白人作家,都慢慢喜歡上了風趣又充滿活力的凱兒,於是一種莫名的危機感在艾
琳心底悄然浮現。
《白色通行證》後來進展得好快,你會感覺有些什麼被省略掉了,但就是這些被省略掉了
的「什麼」,讓觀眾無不對最後「凱兒之死」為什麼會發生產生好奇,只是導演蕾貝卡霍
爾選擇不拍清楚,任憑觀眾自行於腦海中進行想像、推測各種可能原因,巧妙的留下這樣
一個懸而未解也難解的謎給觀眾。到底後來艾琳是如何看待凱兒?到底是不是艾琳去向約
翰揭穿凱兒的真實身分?還是約翰在路上偶然撞上「黑人艾琳」才讓他忍不住懷疑妻子?
到底是憤怒的約翰將凱兒推出窗外?還是心思難猜的艾琳出於某種原因害死凱兒?又或者
真的是凱兒自己不慎摔下?到底最後艾琳流下的淚水是怎樣的情緒?是對凱兒的死真心感
到不捨、震驚還是鬆了口氣的演戲?
「黑人冒充白人很容易,但白人要冒充黑人就沒那麼簡單了。」
「我從沒想過這點。」
「當然,休,你為什麼會想冒充黑人呢?」
《白色通行證》裡有許多相當耐人尋味的對話,不論是艾琳與凱兒、與布萊恩、與約翰、
與休,又或者是凱兒與其他人,每一字每一句都值得觀眾反覆咀嚼,不必有任何暴力場面
,不必刻意用力去製造衝突,即可以將生活在那個年代的黑人、他們的無奈、無助與無力
,以及所渴望著的都傳達給觀眾知道。導演蕾貝卡霍爾使用相似的重複場景來呈現角色間
的變化,再藉著這變化來去影響與其他角色的關係,例如艾琳數次因孩子教育問題和布萊
恩爭執,她認為過去很愛她的丈夫對她開始不耐煩,卻對後來的凱兒有說有笑,甚至和孩
子開口閉口都是凱兒,讓她忍不住懷疑丈夫是否和凱兒偷情,連帶她對凱兒似是越來越反
感...,導演蕾貝卡霍爾細膩的描寫著角色情感與情緒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並且堆疊著
直待後來一次平靜卻劇烈的爆發。
喜歡《白色通行證》以黑白電影的方式呈現,黑白色調不光是能夠用來混淆觀眾的視覺、
不讓人對於艾琳與凱兒膚色問題產生質疑,同時更是最能直接將電影主題、也就是種族議
題強調出來的做法,與爵士樂曲的搭配亦讓電影復古的很有味道。而避免黑白電影容易讓
觀眾提不起勁,整體節奏相當的輕快,加上劇情的留白帶給觀眾的懸疑感,都讓《白色通
行證》不會因為色彩與題材而難以入口。兩位女主角泰莎湯普森與露絲奈嘉表現精采,數
場對手戲均有不錯的火花產生,比較可惜的是論戲份來說明顯是女主角的泰莎湯普森,其
光芒卻好幾次被露絲奈嘉掩蓋住,與電影中她所飾演的艾琳面臨到的處境一樣,露絲奈嘉
的收放自如比較出了泰莎湯普森的缺點,但這依舊是我看過最好一次演出的泰莎湯普森。
作者: momvic110456 (monvicada)   2021-12-22 02:01:00
來推一下Hall 她當初選拍這題材就蠻訝異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