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美國女孩 American Girl

作者: mysmalllamb (小羊)   2021-12-21 21:31:48
很久沒看國片了、感謝閃光的閨蜜力邀一起看《美國女孩》!看到片頭新聞廣播還以為是COVID-19、看到回家撥接上網才知是 2003 年的SARS、然後才知這「美國女孩」一家屋漏偏逢連夜雨:爸爸在「不景氣」又「高房價」(!) 的 1990s-2000s台灣工作攀著大陸生意、媽媽帶著兩個女兒已定居美國試著實現美國夢,然而隨人顧性命的美國夢只屬於光鮮亮麗的強者、只要一個病痛就逼你拋棄一切回台用健保!不過這種講著英文從美國回來享用健保的、在台灣是不是也常被當好野人被咒罵「美國人」?這次家道中落的「美國女孩」反唇一句「死台客」XD
http://www.hkcd.com/userfiles/1638694694370299.jpg
我不知道現在台灣片都怎麼拍(上次我看國片是《血觀音》還是《大佛普拉斯》已記不清楚),但看這片對台灣種種現象不假辭色的冷眼旁觀姿態有讓我嚇到!我自己是看得連連點頭但又擔心劇組被出征:這裡的台灣父母生意置產瀕臨失敗、這裡的家庭教養充滿怒氣與暴走、這裡的台灣計程車司機不是服務業而會對顧客碎念咒罵、這裡的台灣學校不教開闊心靈而只務成績競爭、這裡的台灣老師見新生先給下馬威再行恐怖統治、這裡的台灣學生雖有人性希望卻有更多炎涼忽視、怎奈少數的希望火光往往被家長壓抑澆熄...
想想《美國女孩》這種以小孩為中心的多重認同戲路,在世界各國應早有很多類似題材,譬如記得今年院線就有上過 Caroline Link拍的瑞士德語片《被偷走的童年》,就是本來理想的家庭遭逢變故致顛沛流離、但小孩在流離中比較異質文化並掙扎適應探索自我的故事... 只是呢,比起《被》片這種主角經歷多次遷徙認識多國人們的電影、我覺得《美》片拍的台灣更是冷酷的:這裡雖然社會上有不少親善也有不少無情、但孩子面臨的第一線「學校」是極端冷酷壓抑人性的、從升學體制到學校規範到老師身教到家長約束都是!
這裡同校的少年同儕很嗆「講英文了不起呀」、同班的少年同學也很口無遮攔「妳考得比芳儀還低耶」,這些都是少年的童年童語本無須太過計較、但大人是有義務要指點導正的、只是台灣學校的大人做不做這件事呢?完全沒有!本片裡的幾位課堂老師自己就沒把「教育」當成一件化育人格的事業,只有各種「班級經營」與「刺激競爭」和「打才會進步」,一次次都正在身教下一代少年往某種方向行進中!美國回來的芳儀一次次瞪大眼睛倒抽涼氣不可思議:這樣的學校還有人與人之間的基本人性 (humanity) 嗎?
這裡還好還有個思婷發揮著少年間的普世人性,有個新來的而且是舊識當然伸出友善之手,而且在大家都在拚升學的「新店最棒的中學」裡,真正有在探索自己興趣追尋熱情事物的搞不好就芳儀呢?的確看看少年們的暑假,芳儀原本期待的美國暑假是「騎馬」,別人自有別的活動去從事,而且那是和朋友一起探索徜徉的時光;但台灣中學的暑假就是「暑修」,任何人格化育性向探索與人際關係都不在大人教育在意的範圍內。一個中學生真要在少年青春找到什麼朋友探索自我揮灑熱情,恐怕對思婷來說最吸引人的就芳儀呢?但少年火花才剛萌芽家長就忙著壓抑。
很帥氣的倒是芳儀的媽媽,林嘉欣飾演的罹癌苦女莉莉。她在家裡如何撐持身體掙扎心理擔待家庭擔憂女兒自毋待言,雖然爸爸口口聲聲說「媽媽很喜歡美國」但她身段並不美式反而仍是很台灣的擔待女子樣,總是擔待丈夫擔待女兒獨自化療忍辱負重地... 不過她一到了千呼萬喚的「親師座談會」,只要有家長提出「咱倆家孩子別再交往」這種反人性訴求,她爆起氣來可一點也沒有台式的委曲求全和稀泥!從她這個「平日台式爆氣美式」的衝突身段,我也想試著推敲推敲本片沒具體說的她的「美國夢」:
是否,她自己就是從小在台長大受夠了這一切非人教育、而誓言盡一切努力前進美國在那養大孩子?而儘管這趟心懷理想的「美國夢」有其盲點更終究夢碎、但一種異於台灣 "Things could be done differently" 的概念已進入女兒芳儀的心中。這樣的女兒儘管回到台灣極為不適應、比那些乖順規矩遵守遊戲規則的同學痛苦得多,但她心底仍是有理想火光的、只是仍在美好理想與黑暗現實之間痛苦掙扎尚無法圓融。這種「別生在台灣受扭曲教育」的念頭我們家也曾想過!雖然我們能生的人性國度不在美國而在別國,但也必須理性認知到:那些地方雖有人性但仍並非理想國。
以我眼光看,本片芳儀的衝突歷程,就是在「理想的過去美國」與「現實的今日台灣」之間掙扎著、也在「理想的昨日父母」與「潦倒的今日家庭」之間掙扎著。而掙扎的途徑,就是文字的書寫。本片學校戲談了很多「課」,包含一點點數學與很多國文,但國文都關於什麼呢?關於每天早上考默寫、關於修辭法分類的辨認、關於各種考試與分數... 這樣的「國文」到底又是學來幹嘛的?有道是「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儘管這種論語啟示在當代已成髒字眼?至少下一句「邇之事父」對芳儀的「事母」就有真正啟發了(還好這麼多老師中有一個還能引導啟發):
國文與任何國家文學課,與其說是拿來考試拿分升學、或是演講得名為班爭光贏得美國機票,還不如說是拿來探索自己剖析自己並挑戰自我思索改變的、而芳儀的自我挑戰就是她與媽媽的衝突關係!這衝突關係關乎自身的存在:為什麼,當年您帶我去美國養成了個美國人、而今又抽離美國回到台灣變成個異類?要說自己喜歡台灣是天方夜譚、但真要說自己嚮往美國好像也未必?總之生長在哪個單一環境都可以如魚得水、為何硬是逼我跨界兩面不是人?更深層的,則關於「成長」:為什麼以前讓我揮灑青春過少女生活、而今一堆現實尤其「死亡」聲聲砸來硬逼我長大?
也許還要那匹淡水漢諾威馬場的白馬、才終於打碎她幻夢正視了現實:曾經以為在台灣看到美國雜誌就有YA感?在民生東路(竟不是仁愛圓環?)吃了雙聖就有加州風?那重新上馬馳騁應該也能找回美國的青春?然而這是別人的馬不是你的Splash、這裡已不是美國而已是台灣、今後也不是童年而要長大了、過去可以避而不見的今日也必須面對了。要面對的,是台灣人就算到了美國仍然最忌諱的「生死」,這事渾身台灣身段的爸爸每次提到都大發雷霆忙轉移話題、媽媽顯然自小也沒多談這個現在補談也很難談下去、芳儀顯然也都知道只是潛意識不想面對都化作賭氣來轉移。
淡水白馬戲應是最終體悟的轉捩點,令全片一直賭氣的芳儀終於面對媽媽放下戒心,放下戒心雖要面對那不願面對的「死亡」、卻也能換來總是不當面說出口的「愛」。孩童時代,「愛」好像理所當然從不須確認、沒有確認就可以忽冷忽熱地揮灑任性?孩童時代更是雅不願去思考「死亡」、彷彿只要沒人說死韶光就能凝結永遠過下去?但嚴肅面對這兩者的那一日,就宣示長大了。至於全片千呼萬喚的「演講」有沒講成也不重要了,因為那準備的作文過程就是自剖與前進;至於觀眾為她心焦的「媽媽能過難關嗎」?重點也在成長體悟、生死反倒也是次要了。
還好母親的生死不說破之餘、隔離的妹妹還是圓滿回歸啦!聽說這片是導演阮鳳儀的自己少年經驗改編,她回來的那年這麼剛好就是SARS嗎?這我也不知,可能真這麼剛好也可能是她有意編的?總之我想這無所不在的 SARS 線應該也是有意呼應我們這兩年的 COVID-19 經驗:我們都脫離了原來如魚得水的舒適日子、都掉入了一個新的處境面對著危疑不定、甚至這處境宛如隔離的牢籠令我們陷入心理膠著?但不管會面對多少失去、這牢籠總會打開人生也總會走下去,儘管和我們原先的理想田園已大不相同、但那就是現實要我們坦然面對大步前行。
這樣繞了一圈回到原點的「美國女孩」之旅,只是白跑一趟甚至徒惹一身腥嗎?這是許多國際之子跨國認同的焦慮;然而儘管你也許兩邊都過得有點痛苦,但你的跨文化比較將使你更加抽離而清明!想想今日的國民教育,除了具體的「體罰」已作古之外、在「人性」方面又比本片描繪好到哪去呢?但若我孩子班上有個梁芳儀、我反而欣見孩子和她來往呢,因為一起揮灑青春親愛精誠探索興趣做點蠢事、那才是少年人格健康養成的一片綠洲呀!不知台灣中學老師與運將看到這片會不會跳腳 XD 總之百工各界人人都有包袱並不完美、都值得異文化的異質眼光帶來新活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1&v=3nTnIsSkb0M
作者: momvic110456 (monvicada)   2021-12-22 01:52:00
作者: coldplay6655 (摳的普累6655)   2021-12-22 10:1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