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英雄中,我個人特別喜愛《蝙蝠俠》,理由也很常見 —— 他有鈔能力,是富翁,甚至
可以說他的形象就是白人典型高富帥,又聰明風趣,簡直理想。
而一般我們也都會用另外一個角度去理解他,也就是他擁有他的苦痛,他見證自己的父母離
世 —— 而又因為人們愛錢,我們自然會認為這樣的設定造成他不容易輕信他人。
正如同我們想像那些偶像明星一樣,人們都需要在光鮮亮麗正面隱藏自己的不適,而這些不
適可能是社會不容許或者甚至認為沒有擁有的資格。
謎語人在監獄認為蝙蝠俠,身為繼承遺產,住在高級大樓的布魯斯韋恩,一點都沒有資格被
稱作孤兒,他擁有外界這麼多關懷和目光,哪裡孤單?擁有舒適的生活,哪裡孤單?
它們才是真正的孤兒 —— 三十人擠在一個房間,為了逃避現實,可能12歲就接觸毒品。
而這正是社會人與人之間彼此不信任、分裂下的比較 —— 我們一方面比較,將苦痛放在天
秤,似乎誰才更具份量,有充分的理由復仇。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捫心自問,這樣比較真的是對的嗎?
賽琳娜覺得韋恩家族一定是壞蛋,否則謎語人怎麼會針對他們?死了也是活該。
但她那時還不知眼前有感情的人正是她口中剛厭惡的對象。
這部《蝙蝠俠》調性之所以被有些人認為冷冽、平淡,或許正是因為這些台詞和感情,是以
不渲染、誇大、過度,那些過去我們習慣的戲劇張力所表現。
蝙蝠俠唯一失去控制,第一次展現憤怒的時候,是賽琳娜救他以後,遭到危險時他卻乏力,
只能仰賴藥劑激發 —— 正如同他驅車警告阿福時一樣。
此劇每個人基本上都是冷靜的 —— 我們甚至可以說這才是在「做事」的態度,就像高登在
淹水時,趕緊叫大家冷靜,先護送市長當選人。
它們劇中每個人都壓抑著,拼命專注在工作 —— 或者說是使命。
最後的分離,蝙蝠俠很想親吻賽琳娜,但正是這些責任和不捨的壓抑讓兩人暫別。
有趣的是,這冷冽、沈重的故事,仍然留給我們一些莞爾一笑,同時提醒我們這是蝙蝠俠的
起源 —— 一個拼命的凡人。
例如他為了逃避警察追捕,從高樓以斗篷切換成飛鼠裝,一躍而下,打開緩衝的降落傘卻勾
住東西,導致降速下落時衰得超慘。
例如準備啟動引擎衝撞企鵝人,帥爆激昂的引擎卻產生小小的問題,導致起步延後才有後續
的場景。
又或者是開頭帶手套成為高登維護他沒有破壞證物。
這些平凡無奇的重點在過往超級英雄片是少見的,就算是鋼鐵人也不會讓自己在重要的時候
有土砲問題(或許試做時還是會偶爾一些故障),但造成的問題總是沒有這如此寫實。
我原本想像三小時可能帶給我的不耐一點都沒有出現,甚至最後的只會讓我想要更多,這大
概就是成功的故事了。
剛看完美麗華IMAX早場,大家都有等最後的 Goodbye —— 也有人拍手。
但這部確實是異常地讓人看完以後情緒很複雜,例如他呈現系統貪污沒有人敢揭露,畢竟大
家都怕告密造成家人受害。
又或者是賽琳娜認為這個城市無法改變,但蝙蝠俠仍想要嘗試,儘管這意味著他在感情之間
做出取捨。
以前謎語人對蝙蝠俠的指責,如同他在像暗網或論壇號召的共鳴人群起發難,它們認為自己
所受對苦難也想發起聖戰讓其他人感受。
這些議題在現在 就算是現實,高譚確實就是現實的縮影。
能上戲院看片娛樂的我們,也都有自己的苦痛,這些無奈看在其他社會邊緣人時,如果他們
無法改變,他們是否也像劇中那些憤怒一樣看著我們這個社會呢?
只是,喜歡《蝙蝠俠》的原因不外乎就是藉由這些,我們一方面透過人性本惡警惕自己不要
輕信那些好人,也像最後蝙蝠俠想嘗試對改變一樣,帶著傷痕知道,還是有好警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