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蝙蝠俠--本世紀最完美的電影

作者: m0936306306 (一日好人,終身好人)   2022-03-07 14:34:11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上個周末下午,我在影廳內遇見了希望,那讓我哭癱在座椅上,直到散場仍久久不能自已。因為我親眼看見一個王者的誕生,一個藝術電影與商業最佳的融合。
  近年漫威英雄電影風靡全球,也已經開始第四階段的鋪陳,要轉換過往爆米花片的刻板印象,為這個世界與文明,為窮苦的、受歧視者發聲,扛起肩上重擔。所以亞裔開始成為大片主角;黑人取代了白人拯救世界的角色;女人不用聽男人的教導,可以用宇宙能量擊潰男人。
  然而DC不一樣,華納這次另闢蹊徑,終於讓導演擁有全權的掌握,也才誕生了這部臻至完美的詩。
  是的,你沒看錯,這並不是超級英雄電影,這是一部歌劇,一部戰爭詩歌。它的成就不需要觀眾的評分讚美,也可以盡管批評它,因為這無法撼動它在影評圈的地位。我知道一定會有批評,但或許你應該檢討一下,是不是平常藝術電影、歐洲獨立製片看太少,或者大學時沒修過電影學,才導致自己無法理解導演的鏡頭語言,無法領略這部片的偉大?
  道德經開篇:「道可道,非常道」。是老子精神的要義,也是我領略這部片的方式。我們不能以尋常的眼光來鑑賞它,就像你不能用凡人的角度去揣測上帝。
  「道」為宇宙萬物的根本,無法用言語描述,若我們用有缺陷的語言與智識談論它,那它就失去了意義與本來面目。就像蝙蝠俠不是蝙蝠俠,我們不能冠之以「英雄」、「偵探」、「刑警」、「正義」。因為他就是他,他是黑夜的魅影,是高譚市的神話,是牧神午後長笛的顫音。
  正如國內影評巨擘、英雄漫畫導讀先行者--超粒方所說:「從頭到尾的藝術品,徹底的黑色電影風格與拍攝。看來是等不到羅伯派汀森去拍A片了...真難受...」,這部片就像片尾那根信號棒一樣,在環繞高譚市的洶湧黑潮裡,布魯斯韋恩這個金字塔頂端的王子,成為帶領渴望改變、渴望正義的人一股希望。他就是希望的化身,他是亂世的彌賽亞,是導演對聖子的隱喻。
  高譚市的檢警體系已經被巨大的腐敗、保守所吞噬,正如聖經裡的法利賽人,他們導讀舊約聖經,但實質是假冒為善、是抵擋神的,他們只注重搞宗教儀式守規條,只講解聖經中的規條道理,絲毫不理解神的心意,不注重實行神的話,不守神的誡命,甚至毀棄約定,他們的所做所行完全與神的心意、要求背道而馳。
  蝙蝠俠即使知道這些人惡貫滿盈,但仍盡力救助他們,雖然總是遲了一步,但透過他陰鬱、沉悶、枯槁的生活,展現他無法拯救所有人的內疚,他以一種自虐的方式,承受著所有人的罪愆。他是上十字架的聖子。
  回到鏡頭語言,導演的陰冷、晦暗色調,搭配上手持鏡頭,重現出人面對暗影的恐懼,那種深沉與細膩,正如新版怪醫杜立德,嘗試把人們帶出同溫層,重溫尷尬、詭異、沉默的苦痛螺旋。
  適時的摩托車閃燈、手電筒直射,則是對影廳裡觀眾的一次次提問:「為什麼你會畏懼強烈白光?」「因為強光而瞳孔縮小的你,是否也如躲在黑暗角落的鼠輩?」「你夠格嗎?」。高對比度的色調,以及刻意凸顯的紅色主視覺,則讓人想到辛德勒名單,那個膠捲風格影像裡,迷途又死去的小女孩,原來,高譚市的人都是迷路的羔羊,原來,看不懂電影,對於長時間的黑暗與低沉感到無聊的我們,才是罪大惡極之徒。因為我們的偏見,讓一部堪比新星戰三部曲的偉大史詩被掩蓋。
  觀眾是布魯斯韋恩的映射,因為整場電影,除了打呼聲都很安靜,就像住在豪宅頂樓的高譚市王子,整部片最積極的是猜謎,其他時間都像是說夢話。我們都強忍著世界帶給我們的惡意,布魯斯幼年喪父,肩上扛著龐大組織,晚上還要成為人人懼怕的角色扮演愛好者。而觀眾則在面對現實的戰爭通膨後,走進電影院,體吃著越來越貴的爆米花,帶著越來越高的血壓、血糖,忍受旁人越來越大的鼾聲。
  原來,我們終有一天會成為私刑者,成為謎語人身旁的偏激社群。
  「屁孩」、「你才被打死」、「小眾」、「無腦」、「去看漫威啦!」、「這是刑偵片!這是藝術片!這是偵探片!這是冷硬派寫實片!」當生活中充滿越來越多憤恨,我們就離私刑者、復仇者越近。
  好險黑人演的貓女及時救了白人蝙蝠俠。不管在結尾大戰,或是心靈成長,或是一吻,都是她治癒了這個世界最偉大,卻不斷被謎語人玩弄的偵探。
  黑人貓女跟布魯斯一樣,自幼失去至親,雖然爸爸是黑道老大,但不影響她在劇中的成長,卻能體會她的痛苦,爸爸甚至要勒死自己。這樣悲慘的身世,讓蝙蝠俠體會到,他不能只為這個城市帶來暴力與痛苦。
  他應該主動站出來,為這個城市擋子彈,親自跳到電線上割繩索再墜落。聖子必須重生,重生後的他將成為帶領羔羊的彌賽亞。其實彌賽亞的神蹟也早就出現在他身上了,不僅3小時內頭部從沒中彈,甚至被近距離開槍,都僅只疼痛而毫髮無傷,面對脖子炸彈在眼前爆開,醒來後不僅臉部乾淨,竟能搏倒數名刑警。
  有人說場景過黑,沒有白天所以給負雷。恕我無法同意,現代人已經受電子產品藍光嚴重侵害。視網膜總有一天會出問題,電影院裡刻意黑暗的畫面,除了呈現城市的孤寂,以及蝙蝠俠先心境灰暗,後又在片尾獲得眾人肯定的黎明。這是為了照顧觀眾的眼睛,讓視神經、周圍肌肉能夠放鬆。
  蝙蝠俠的武打受人詬病,但我會說,是這些人不了解莊子,莊子說過:「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 ,蝙蝠俠真的沒用嗎?真的不會打嗎?  他其實是為了讓對手恐懼,他是以恐懼與意志力折服對手,而非用拳頭,只要能以德服人,即使被多揍幾下、抓住披風又有什麼關係?世人皆以為有用才好,蝙蝠俠告訴你無用的好處。
  我只是一介草民,無法對電影的藝術成就貼金,所以我引用國內影視巨擘超粒方的評論:「不過我覺得不喜歡《沙丘》的人也不會喜歡這部電影。他們幾乎毫無共通之處,但是是感覺起來不屬於這個時代的作品」
  以及前加點吉拿棒成員飽妮的盛讚:「這版蝙蝠俠有黑暗騎士般的寫實調性,加上一些七宗罪般的緝凶推理與懸疑。經過了這麼多年,總算給這位最偉大的偵探,一個佩得上他的故事。」
  儘管批評這部電影,因為這無損它的成就,它是超級英雄電影的完美頂點,是「美學成就直逼波頓版、敘事水準不落諾蘭版之後的又一圓滿革新」(by FILMCLUB)。
  書到用時方恨少,進電影院看了蝙蝠俠,才更應該檢討自己「期待錯誤、書讀得不夠多、不懂藝術電影的敘事、這是獨特的鏡頭語言、節奏慢是為了鋪陳蝙蝠俠的心境、反派弱是要塑造一種集體惡意、不知所云……。」
  這是一部黑色電影,更趨近本質,更復古,更耐人尋味,更回歸原作,更深沉,更有美感,更像是寫給影評人的一封情書,不愧為本世紀最完美的電影。
作者: Stupidog5566 (笨狗56)   2022-03-07 15:19:00
根本引戰標題==
作者: trustjohndoe (CHEN Ethan)   2022-03-07 15:21:00
看在你引經據典的能力 給你B+
作者: RachelMcAdam (瑞秋賣燈絲)   2022-03-07 15:27:00
認同此文,派丁森蝙蝠俠的影史地位確定擠下馬龍白蘭度的教父了
作者: k1314520illy (咖哩K)   2022-03-07 15:33:00
推標題
作者: chungting806 (gginin)   2022-03-07 16:26:00
罪”愆”
作者: eternallover (阿邦)   2022-03-07 18:03:00
笑死,反串成功
作者: despair78214 (切絲哥)   2022-03-07 18:46:00
看到超立方才知道是反串 ==
作者: momvic110456 (monvicada)   2022-03-08 01:12:00
推 看到那句復古本質「黑色電影」整個笑翻www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