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OTT好像都看得到了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易智言的動畫片。垃圾,其實是相當當代的議題,另外也是自己斜槓的「專業 」,算是
相當熟悉。
技術上的呈現,中規中矩、不好也不壞,也可能是台灣沒有什麼動畫長片的風格(偶而出
現藝術家個人特殊風格動畫的短片不在此討論範圍中)。也因此台灣長年代工好萊塢動畫
片的技術層面,也不會差到哪裡。但說技術,要如何區分「動畫」的形式與內容相互嵌合
的狀態?也或許因為區分動畫的形式與內容是相當危險的創作意圖,因為就算是注重情節
並且如電影般真人寫實的好萊塢動畫,也時常運用動畫的戲劇性的肢體動作,跟事件等說
故事方式(除了迪士尼傳統,也讓人想到默片傳統)。
所以這部雖然得了金馬影展最佳動畫,卻是負雷連連。原因或許就是易智言的劇本,基本
上還是電影的劇本,以至於可以看得出許多內心獨白還是非常的「危險心靈」。然後加上
配音的演員,不是念台詞不夠專業,而是非常的不適合動畫配音,所以主角黃河配音第一
句就讓人出戲的台詞,想像若放在《危險心靈》就非常適合。
《廢棄之城》帶有架空幻想世界的劇情與氣氛,卻無法像皮克斯那樣生動活潑(抱歉,其
實我主流動畫看得比較少),戲劇張力也明顯不足,以往(如《藍色大門》仰賴現實的生
活感靈光早因為出戲到不行的「後設」感變成了無關痛癢的童真幼稚感。
台灣動畫長片的可能性?還是要以《幸福路上》(註1)為例,好像區分出了動畫導演/編
劇的流暢,與《廢棄之城》電影導演/編劇跨刀動畫的尷尬狀態,並重新看待前者高彩度
顏色的甜美畫風,並運用童話故事「幻化」、「流轉」且隱喻現實。那麼《廢棄之城》除
了熟悉的易智言式不想長大,抗拒大人的永恆成長式的童貞之外。毫不意外那其中建構不
切實際的環保議題也如此的單純幼稚(註2)。舉例來說:面對到底塑膠袋回收這件事情
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可疑的事情,如果你說紙類回收機率是大增,可見是把「資源回收」想
得太單純。除此之外,只剩下真心與誠懇(易導肯跨出電影舒適圈就要給予鼓勵)。
(註1)
《幸福路上》動畫形式的政治隱喻,詳見筆者舊文
https://blog.xuite.net/notfind/wretch/585202638
(註2)
現在說到,環保議題就是意識形態的鬥爭就要搬出Zizek這段談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aTmN30XoFc
(編按:個人不認同對環保主義帶著虛無犬儒態度,但結論對異化的垃圾之愛我認同,我
也覺得這是《廢棄之城》要有的姿態(但好像差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