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拍原住民題材沒有什麼不對,
你不喜歡就不喜歡了,無所謂「只拍給台灣人看」。
海角七號算得上是魏得聖作品的佳作,
雖然大家對海角的抨擊都是名大於實,
但是在那個時候台灣除了藝術電影幾乎沒有什麼電影說的好自己故事的時候,
海角七號,的確是個完整的小品,有頭有尾,
有兩位主角必然且荒謬的感情戲,佐以各種讓觀眾印象深刻的配角,
所以海角成功了。
而魏得聖相當認真的拍了賽德克巴萊,
我敬佩他的意志力,
但無法完全喜歡這上下兩集的電影,因為不有趣,不吸引人,
就是認真的拍一部說實話的歷史「紀錄片」,而不是電影,
最DRAMA的部分,是下集最後那些處處可見的「魏得聖導演意識流」,
魏導有許多想說的話,但是不是觀眾想要買單的。
原住民題材沒有不能拍的道理,
如果是用葉石濤的潘銀花來拍電影,找一個善於拍攝成人甚至色情影片的導演,
拍這其中潘銀花被迷姦、被強暴(但潘銀花這個角色最後是同情這個強姦他的男性),
把整部電影設定為18禁,我想票房一定不錯,起碼勾起了「想看」的慾望。
平埔族(如果你不認同平埔族是原住民就歹勢啦,請多包涵)的社會觀跟現在截然不同,
女性作主,性自由,沒有所謂固定的父母,大家彼此照顧,滿足需求,
這樣的題材絕對是挑戰道德、色情的底線,
光熱度就先一波,也不會成為「電影紀錄片」的樣版電影,
何樂不為?
我最不欣賞魏的就是他把他的夢想放大,
放大到有一點「他最厲害」的自傲,
「大家是來支持他心中的理想正義,不是為了電影娛樂而來」.......
這就完全與吸引大家進場看電影背道而馳,
如果故事不有趣,虛擬的歷史記錄片,加上隱約感受導演的自我,
為什麼觀眾會想看?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