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今天的台灣,許多方面是1950-1960年代間形塑的,但是過去所謂時代劇的拍攝,往往跳
過這個關鍵時代。一方面或許是這個年代嚴肅壓抑,即便在威權統治者的術語學中,用的
也是"克難"這種詞,比起日治中後期的台灣摩登顯然沉重許多;而我們所知的台灣社會,
這個時候正在劇烈重組,這個年代的題材,也許對所有人都是不安且難討好的。然而,<
流麻溝十五號>在技術與編排上,都突破了許多既有窠臼;它不是你原本會以為的對不正
義的控訴,它跳脫那少少的台灣政治電影,過去不免呈現高舉公義大纛卻流於新型教條的
宿命,而是真切地從立體的人性刻畫,讓人對歷史產生同感。
電影一開始,就是動人的旋律,以及孤島上無處不在的海流浪濤聲。雖然不是特效電影,
這樣的意境也依然值得進電影院觀賞。記得昔時忠黨愛國的八股作文比賽範例,都把臺灣
稱作"小中原",本片裡的南腔北調,重現這段時期存在於島上的語言紛雜,讓本片的真實
感也更為強烈。
都說綠島是個孤單的離島,但從這個角度,綠島又豈非當年臺灣的縮影?正如同所有的統
治體制(民主的、獨裁的、介於兩者之間的)的真相,維繫日常運作的行政總是庸常的。在
一開始眾多女囚登島的震撼之後,本片其實花了相當多時間,呈現島上的運作。威權體制
的手腳,再此找回了他們的面孔:並非基於邪惡,也並非沒有或好或壞的人性,在錯誤的
體制與歷史命運下,綠島新生訓導處的官員與被迫害者一樣處於恐懼之中,一樣在某種意
義裡成為島上的囚徒。
就在思索這樣真實的場景重現,卻要如何將劇情走下去時,本片開始導向改編為故事高潮
的歷史事件,即1953年的綠島再叛亂案。透過思想犯間的消息傳遞、孫立人系大隊長的自
我剖析,從韓戰到國民黨內流派鬥爭的國際情勢與國內政情,相當精緻地帶入了理當消息
封閉的場景。連俞涵飾演的女主角是山東流亡學生澎湖案與蔡瑞月的綜合體,延續著先前
演出朱青的輕微厭世感,卻又像無縫接軌般成為倖存者,而得以回首這個勇氣愛恨交織的
歲月。
而對喜歡飛機的人,<流麻溝十五號>還有個讓人驚喜的彩蛋,就是用特效畫出的PBY水上飛
機。只是這恐怕也不免讓人想到,若把歷史軸線往後拉,電影中理應營運著PBY的華航之父
衣復恩將軍,其實幾年後也將在白色恐怖中被捕下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