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秀台灣」紀錄片導演李賀站上國際舞台

作者: pulagu (火星塞)   2022-11-04 10:34:01
「秀台灣」紀錄片導演李賀站上國際舞台
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2/11/id13857639-1-1.jpg
2022年10月12日,李賀獲「僑見世界台灣影片徵集競賽」首獎及新台幣15萬元獎金。
(徐綉惠/大紀元)
【大紀元2022年11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綉惠洛杉磯報導)「大家好,我是李賀,你
好(台語發音,Lee Ho)。」本名李啟銓的紀錄片導演,憑藉《繡 SHOW台灣》短片上台
領2022年「僑見世界台灣」影片獎時靦腆地向眾人打招呼。
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2/11/id13857640-2-1.jpg
「僑見世界台灣」影片徵集競賽,李賀的《繡 SHOW台灣》節選短片獲得首獎。(李賀提
供)
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2/11/id13857641-3..jpg
2018年4月,李賀赴美國洛杉磯獲頒好萊塢國際獨立紀錄片獎(HIIDA)。(李賀提供)
朋友們更習慣稱李啟銓為李賀,因為他走南闖北拍攝紀錄片,與受訪者見面打招呼時第一
句話總是台語發音的「你好」。
高中時,李賀就很喜歡攝影,他利用課餘時間參加地方的攝影學會,在擁有數位相機前,
李賀拍攝了400多卷膠卷。他說:「其實膠卷更能訓練拍攝技巧,因為你會很珍惜,不會
有太多NG的機會,攝影成像比較好。」
儘管從事拍攝紀錄片這條路並不被看好,但李賀還是堅持創作,他說:「雖然用別人剩下
的器材,再爛的環境我也要生存下來。」因為拍攝紀錄片的時間很長,剪輯過程很辛苦,
但他始終甘之如飴,因為李賀的創作理念是先喜歡上主題,然後要與受訪者成為朋友,進
入對方的餐廳、客廳與臥室,他說:「如果受訪者讓你進入這三個空間,代表對你真的不
設防。」
為了拍攝《繡 SHOW台灣》,李賀花了三個月與受訪者建立信任感,他幾乎每個週末都和
妻子騎著摩托車,花40分鐘,從高雄到台南拜訪府城光彩繡莊。李賀說:「因為府城光彩
繡莊已經被報導過很多次,接受過很多採訪,他們一開始並不想接受拍攝。」但他的誠意
最終打動了第二代接班人林婕瑀,最後兩人也培養出親厚如姊弟的情誼。
台灣傳統刺繡源於福建,圖藻繁複、彩色斑斕,其技術可比擬蘇杭刺繡。現存的老字號繡
莊,多半出產用於宗教儀式與婚慶的繡品,如各種桌裙、八仙綵、神明衣著、袖襟、錢包
、菸袋等。
光彩繡莊的第一代掌門人林玉泉16歲拜師學藝,執業刺繡逾一甲子,人稱「府城老繡才」
。近年,林玉泉與台南市文資處合作到學校授課,傳承傳統刺繡。他的女兒林婕瑀也回到
繡莊幫忙,以傳統刺繡手法表現當代內容,繡品不再局限於宗教儀式使用。城光彩繡莊與
台灣時尚設計師、2022年國慶大典禮賓服設計者周裕穎合作,讓台灣刺繡登上國際時裝舞
台。
母親常是李賀的第一個觀眾。李賀說:「如果一個普通家庭主婦都能理解的紀錄片,那就
一定也能讓其他觀眾看懂。」儘管母親很擔憂李賀拍攝紀錄片收入不穩定,但在李賀獲獎
後,母親總是笑得最高興的那位。
近年來,李賀承接了零星的廣告與政府宣傳片,深耕台灣地方的社群聚落。李賀自2004年
就開始陪走拍攝台灣媽祖遶境的行程,但這部紀錄片的成品仍持續在進行中,尚未完成;
他從2021年初開始拍攝的《繡 SHOW台灣》,雖榮獲「僑見世界台灣」影片徵集競賽首獎
,但這僅是節選的短片,整部紀錄片仍在拍攝中,李賀預計製作為紀錄長片。
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2/11/id13857644-4..jpg
2019年,李賀於雲林縣斗南鎮的工作照。(李賀提供)
2017年,李賀的畢業製作《以猴為貴》(Harmony with Macaques)獲好萊塢國際獨立紀
錄片獎(HIIDA)以及洛杉磯獨立電影節獎(LAIFF)的「最佳外語紀錄短片」,當時他連
赴美領獎的經費都籌措不出來,最後是在母親與友人的鼓勵與幫助下,才得以赴洛杉磯領
獎。
李賀說:「我是到了好萊塢,才見識到真正的電影工業,才了解全球電影的蓬勃發展。」
相較自己捉襟見肘的拍攝經費與技術,好萊塢影視工業一條龍的產業讓李賀大開眼界,同
時也堅定了繼續拍電影的路,他說:「我想挖掘台灣更多令人動容的故事,讓世界看到台
灣的精神與美好。」
李賀出生、成長於高雄,對他而言,「柴山」(壽山)是他創作的起點,也是靈感的「靠
山」,李賀的第一部紀錄短片「柴山論健」就是記錄高雄人爬山健行的「奉茶」文化。
2008年,李賀畢業前夕,面臨兵役還有就業等問題,就在人生感到徬徨時,看到壽山獼猴
被登山客打到吐血的新聞,因而產生了拍攝紀錄片的念頭,儘管大多數人並不看好李賀的
選題,但他執拗地堅信,要讓人們看見台灣獼猴,看到壽山獼猴新聞事件的真相。
拍攝過程中,李賀遇到許多插曲與困難,但他始終保持客觀記錄的方式,讓世界影評人看
到壽山獼猴與人類之間獨特的互動生態,終獲評審青睞。李賀報名時對獲獎並未報有很大
的期待,只是習慣性地報名參賽,因為李賀大多數的收入來源都是倚靠參加比賽獎金,是
名副其實的「獎金獵人」。
《以猴為貴》讓李賀站上國際舞台,也發現自己的不足,他說:「我在洛杉磯呼吸到自由
的空氣,感覺到自己很渺小,美國的紀錄片工業發展很完整,當時我就許願,有一天要再
回到這個地方。」在洛杉磯默默許下心願的李賀,創作出更多作品,甚至站在頂尖的紀錄
片舞台上發光、發熱。
李賀說:「每拍一個主題,就像是換了一個工作。」他透過拍攝受訪者的生活、工作,深
度了解了一份職業,李賀也在著手計劃拍攝台灣的各種手藝匠人,發揚台灣的匠人精神。
2021年,金馬獎增設了「最佳紀錄短片」獎項,李賀以此為目標,期待自己能再獲肯定,
也讓更多人了解台灣紀錄片,「讓故鄉變得更好,把台灣人不熟悉的故事說出來」是李賀
最大的工作動力。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2/11/2/n13857571.htm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