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s://bit.ly/3uqzzIx
《神人之家》(2022) [8/10]
導演阿良(盧盈良)離家20年,有天接到媽媽交代身後事的電話後,突然有了想記錄家人的
念頭,於是回到家鄉開始拍攝《神人之家》。離鄉許久的他,帶著或許能化解心結的期望
回家,但家裡的狀況卻和離開時沒什麼兩樣:嗜賭成性的爸爸、任勞任怨的媽媽、一事無
成的哥哥,不同的心境面對同樣的家庭,心中的不解是否能解開?
(以下有雷)
「你覺得神明有幫過我們這個家嗎?」
《神人之家》這個片名,來自於從小就會通靈的哥哥,成長過程中哥哥藉此幫助前來問事
的人,但自己卻似乎沒能得到神的眷顧。嘗試了各種工作沒一個成功,甚至在首次嘗試種
植小番茄時,還遇到從未見過的大雨淹掉整片田,讓「神到底有沒有在幫這個家」這個在
檯面下已久的疑問再次被掀開重提。
阿良聽到神交代事情、或看到祭拜時的大費周章都不以為然;媽媽把神當成長輩朋友,既
然住進這個家裡了那就一起好好照顧;姪子對祭拜興趣缺缺,也不覺得神真的有在幫忙。
只有深信不疑的爸爸每天在香爐旁游移,但並不是因為虔誠,只是賭性堅強想從中得到些
幸運號碼。對於沒有見證神蹟的旁人來說,是沒有人打從心裡相信的,只是因為是自己的
家人所以選擇相信,他們相信的是家人,而不是神。
神在紀錄片中的角色是真正的「拍攝者不救」(意思是只為了拍攝到好照片而不顧被拍攝
者的性命),明明哥哥協助祂與世人溝通,但祂卻沒有給哥哥任何眷顧,感覺就像是有個
家財萬貫的爸爸,但在急需用錢時卻不願出手幫忙一樣,令人不禁會想埋怨祂。在番茄田
被淹沒後,哥哥為什麼一直不肯問神明,是覺得神幫不上忙?還是覺得只會越問越難過?
既然知道會考驗自己的信仰,那不如不要去碰觸?
當我以為在這邊會有更多關於「神」的討論,但卻踩了個急煞車,將觀點直接彎進另一個
賽道:家庭。這類家庭就像一處流沙、一段輪迴,只要不掙脫就會被困在同一個地方,最
慘的是你越用力,越可以感受到無法逃脫的絕望。
最顯而易見的「神蹟」,是神決定了你的隊友,只是他們不一定是神隊友。
關於家的定義有許多電影都有不同的觀點,像是 《游牧人生》解放了地域的限制,不是
有房才有家,而是有家人在的地方才是家。或是像是枝裕和的電影,將血緣從家庭的組成
要素中抽離,只要彼此的心能連繫在一起就是家人。然而遊子身處在外地、家庭成員不在
身邊,既沒有地緣的近,也沒有家人的親,最容易感到無根狀態的迷惘。
所以繞了一大圈,解鈴仍需繫鈴人,解答還是在家人身上。《神人之家》捕捉到很多珍貴
的互動,是不管你生在哪種類型的家庭,都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情感流動。哥哥在番茄田被
淹沒後,打了通電話給導演問他要不要回來拍;哥哥雖然沒開口,但媽媽仍跟阿良要錢幫
哥哥周轉;相對於哥哥的冷靜,姪子在看到番茄田被淹沒後擔心到哭了起來;媽媽雖然受
不了爸爸,但看到阿良幫爸爸拍的照片時,還是忍不住說了聲帥。雖然埋得很深,但在每
個行為的背後都是愛。
「我覺得現在我比較完整,至少我不再是一個人了。」
「你本來就不是一個人啊。」
神可能沒有插手太多,但祂對每個人都做了同一件事:祂不願讓我們出生時只有一個人。
在人生路上不管是用什麼形式,家人都會陪著我們一輩子。
紀錄片拍自己的家庭可能有點「犯規」,因為這是個最隨手可得的素材,也沒有客觀的空
間可以切入,但也因為這是導演最熟悉的素材,所以才能說的最真切。《神人之家》就像
一本自傳,給大家傳閱自己的故事,很私密,卻也最能觸碰到讀者的內心。這畢竟是個人
故事而不是創作劇本,所以也無法在別人的故事上多下註解,但我覺得導演是想傳達和家
人的和解雖然不易,但好好去面對會是個開始,或許會發展出好的結局,也可以因此讓自
己更完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