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好讀版:https://reurl.cc/EXmXMk
觀影前,以為《神人之家》在講述關於信仰與人神間的故事,像是《通靈少女》般以一位
能與神連結的人,帶出世間的各種悲喜。觀影後,發現《神人之家》很單純地呈現一個家
庭的故事,以及導演如何透過鏡頭慢慢與家人、與自己、與過去和解,在長達兩年的拍攝
中,找到另一種與家人的連結。
因為觀賞的是有導演出席映後座談的場次,因此會穿插導演在映後的分享。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故事描述阿良(即本片導演盧盈良)接到母親電話詢問他是否要回家,並表示自己年紀已
大,有些事情需要交代。久沒回家的阿良,為消弭回家後與家人大眼瞪小眼的尷尬,便架
上攝影機開始記錄家裡的畫面,導演在映後表示,當時其實並沒有想過將這些畫片剪成長
片,發展成紀錄片、入圍金馬獎且被這麼多人觀賞,其實都在自己與家人的預料之外。
「你覺得神明幫助過我們家嗎?
或者說,
真的有神明嗎?」
電影一開始,便看見神明與家人的連結。媽媽端著一盆水,踏著沈重的步伐爬著樓梯到神
明廳,仔細擦拭著神桌。點香、拜拜、插香,這些是媽媽的日常,而阿良的哥哥具通靈體
質,能與神明溝通,因此常會有人來家中問事,小小的神明廳,建立起觀眾對這個家的第
一印象。
然而,隨著影像的推進,觀眾慢慢看見這個家其實過得很辛苦。爸爸因為嗜賭成性,常常
與家人借錢,通常不是在算明牌,就是在生活中尋找明牌的蛛絲馬跡;而哥哥即便能與神
明溝通,但因幫人問事不收錢,靠著賣鳳梨、種小番茄過生活。
其中,哥哥第一次嘗試種小番茄卻遭逢大雨,番茄幼苗全數淹死,宣告失敗。哥哥的兒子
酉鑫難過的哭了,哭著問他爸爸「你為什麼不問神明?」、「問神明怎麼辦啊!」是啊,
為什麼呢?觀影時我也在想,這麼多人找哥哥問事情,怎麼哥哥就自己不問神明該怎麼做
,這個家才會比較好呢?或許是這件事神明不會告訴他,或者是擁有這個能力的人本就不
應詢問這個問題,也或者是與神明功通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總之,哥哥告訴兒子,華佗
神醫說會問問看其他神明朋友,才稍稍讓兒子放心。這一幕,我深深感受到哥哥的溫柔。
另一幕,哥哥的溫柔展現在他與導演的對話。那是第二次種植小番茄後的番茄園,茂密的
綠葉點綴著點點茄紅,這次收成的番茄有了好價錢,哥哥展現了電影裡難得一見的笑容。
在鏡頭後的導演在拍攝時,坦言自己回來拍影片其實很自私,只是為了尋找失落的部分。
「但我覺得自己更完整了,至少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聽到此處,哥哥只是停下手邊
的動作,轉身對著鏡頭(導演)說,「你原本就不是自己一個人。」
「你們不在我身邊的時候,這個家只有他們(神明)在陪我。」
導演映後表示,自己並不是特別相信神明的人。看著媽媽每天燒香拜拜,拜天公、拜地基
主、拜神明廳的神明,是否媽媽真的相信神明的存在?然而,在與媽媽聊完後,才知道對
媽媽而言,那段爸爸、子女都不在家的時期,就只有神明在家裡陪伴自己,與其說是信仰
,這些神明更像「朋友」。導演笑稱,家人很容易起嘴角,聊沒幾句就會吵起來,只有神
明會靜靜聽人說話,大概也因為這樣成了媽媽吐苦水的對象吧!
至於那每天簽賭的爸爸,導演一開始便直接和爸爸說「我很想知道為什麼你這麼愛賭博。
」為什麼呢?電影最後沒有答案。媽媽抱怨爸爸成天賭博,爸爸卻盯著香爐看號碼;看著
爸爸身體一天一天變差,沒有食慾吃東西之時,卻仍記得要打電話簽賭,在鏡頭外的大家
啼笑皆非。直到父親離開,留下一張攝影師拍攝的帥照,導演這才意識到,原來父親的離
開對自己影響甚大,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決定把哥哥與爸爸起口角的畫面拿掉,這些選擇都
透露了對父親的情感。
「當初是電影帶我離開,卻也是電影帶我回家。」-導演盧盈良(映後座談)
《神人之家》說得並不是什麼特別的家庭,而是大部份台灣的家庭模樣。拿香拜拜是大部
分台灣人的生活日常,映後座談也有許多觀眾提及家人對神明的信仰依賴,而背後都帶著
不同的故事,爭執、冷漠、衝突,每個人都帶著來自家庭的結,試圖在電影裡找到共鳴、
找到出口。然而,與家人的和解從來就不是簡單的事,需要時間、需要對話,甚至需要一
次又一次的碰撞。「其實我也沒有要改變家人的樣子」,因為那就是他們,反而是自己怎
麼接納這樣的彼此。
導演總是謙虛的說,自己很幸運能透過電影與家人展開不同的相處模式,那些來自家人的
電話,說著回家吃飯,都是過去曾未想過的緊密。故事的最後,導演帶著媽媽來看海,她
像個孩子般沿著海岸線走著,總是皺著眉頭的媽媽,在這時露出了笑容。
神明有幫助這個家嗎?不知道。但讓家人能再次緊密的,永遠只有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