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字多恕刪。
我不知道井上他本人到底喜不喜歡海,當初動畫和現在電影版的海又是為了什麼而加,不
過基於前一篇ArkingChen大對T大的回覆,我也想到了一些資訊,可能有一點點關係,也可
能毫無關係,只是對應相近的時間點我會聯想到而已,僅供參考,不是就算了哈
灌籃高手的漫畫連載是1990至1996,動畫播放期是1993至1996。
與這個時期相近且與大海有關的,我先想起的是海之日。
所謂的海之日,是日本為了感謝大海賜予恩典並祈求繁榮而放假的日子,日本也是全世界
唯一一個為此而制定假日的國家。這節日雖是在1996年正式實施,但其實在1991年各個與
海洋有關的組織就已開始著手規劃,獲得國民支持並送上國會,經幾年討論後定論通過。
海と日本PROJECT大約每兩年就會出產一份《海と日本人に関する意識調査》的報告。2017
結果顯示,15-69歲的受訪者中約有1/2喜歡大海,其中對海有親近感的族群尤以50代與60
代居多。在小學時期去海邊玩的族群,40代以上受訪者有過半每年會去玩2天以上,玩9天
以上也佔1/4。到2022年,與2019年前的調查相比,雖然人們因為疫情鮮少去海邊玩而普遍
對大海的親密度下降,但是想要去海邊玩的人依舊佔據70%,覺得小時候有大海體驗很重要
的也佔70%,而人們對海洋生態意識與環境保護的認知也都呈現成長趨勢。
在這幾份報告中,也做了全國最愛大海與對海有過體驗(體驗也包括看動畫這種沒有實際
碰水的活動)的縣市這兩項調查,其中沖繩縣始終都是位居首位。
所以基於以上,以個人來說,大海對井上老師那個年代的人相比年輕一代來說,還是有比
較高的情感連結度的。若以商業角度和在地文化表現角度去考慮,放入對普遍日本人取向
來說還是有一席之地的海、以及對沖繩人來說有高度親密性的大海,來表達宮城與其家人
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因為A大重新提起不良少年與暴走族的文化,所以我也想說一下,像在作品中櫻木常
用的頭槌功(朝鮮Punch)據說最初出自東京朝鮮高中,是80年代在硬派中很流行的攻擊方
式(據說硬派是比較講武德的,大概像極道鮮師裡久美子打架會講道義的那樣(?)),而髮
型在我看來也跟當時關東區暴走族喜愛的貓王髮型與後來發展的飛機頭有點相似,只是像
是還沒發展的乖乖牌版本。
只是隨著80年代暴走族族群的多樣化、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問題爆發(昭和文化衰退)、
硬派沒落,暴走族愈走愈偏,逐漸成為暴力集團吸收成員的主要領域。
1984年佐藤郁哉在《暴走族のエスノグラフィー:モードの叛乱と文化の呪縛》(暴走族
的民族誌:模式的叛亂與文化的枷鎖)曾提出多數暴走族成員只是在釋放青春期的情緒,
是孩子們對那個時代的家長和學校管教過度而無法適從的現象反映,但在進入社會前這些
負面情緒反而會因此宣洩完畢,讓其狀態穩定下來。但會穩定我認為大概也跟80年代暴走
族會在20歲退出組織的模式有關,但後來像見立真一等人勢力坐大後就消無了,所以在90
年代隨著暴走族涉入刑事案件的比例愈來愈高,負面形象也隨之上升。(在這之前70年代
前的日本犯罪率是最低的,後來因不良少年和暴走族的出現而使犯罪率大幅上升,但前期
案件中仍以竊盜案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