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crose (人本,良心)》之銘言:
: 2.香港電影黃金期,京劇圈貢獻良多 如尊龍 惠英紅 林正英所在的粉菊花戲團
: 于家班培養了成龍 洪金寶等大名鼎鼎的港片中堅
: 不僅是這些香港長大的人,劉洵,50歲才來港,結果一樣大放光彩
: ,憑借著的就是幾十年的京劇表演功底,新龍門客棧的表演,
: 碾壓所謂千面影帝梁家輝,小時候就覺得他最出彩,
這個講的都太籠統。
一、中國電影工業始於上海,後因大時代動盪,不少幕前幕後專業人才移往香港,這是香
港一度為華語影視工業龍頭的基礎。
二、華語世界第一家電視台「麗的呼聲」自香港誕生,隨之成立的TVB無線電視,也比台灣
最早的電視台「台視」還早。TVB家大業大,加上電影人才流入電視台,因此70.80年代香
港電視劇品質可以說在亞洲僅次於日本。
三、TVB開辦的訓練班又培養出一大批台前幕後人才,幕後有杜琪峰、王晶、林嶺東,幕前
就更不用講,黃金年代的港星十個至少有七、八個出身自TVB訓練班。
四、前文所提的戲班,也是在戲台娛樂式微後,紛紛轉進電影圈,為香港聞名於世武俠片
、動作片類型注入大量人才。
五、我覺得這是更重要的原因—產業蓬勃,拍得量就大,但香港業界人就那麼多,因此導
致同時間沒有兩三部電影在拍,都不是個咖。最有名的就是鄭裕玲,可以同一時間要拍九
部電影,因此有「鄭九組」之稱。在這種給你大量試手,演壞了演差了日後都還有機會的
環境,木頭都能練成影帝影后。
例如張曼玉過去是香港小姐選秀出身,她剛出道的演技是爛到會被笑的,但就是一直有電
影、電視劇的邀約,大量實戰經驗之下,演到開了竅,就變成世界級的影后了。
香港電影雖然有起有落,但至少還有一點傳承。例如台灣在70年代,其實動作人才不會輸
給香港,很多香港功夫片、武俠片都會到台灣取景,聘用台灣的人才。但台灣始終沒有工
業支撐,而且風向一變,專業人才就沒有發揮空間了。比如說柯受良是飛車特技好手,鄒
兆龍也是武行出身,但他們在台灣沒有發展,只能轉戰香港。
另外我認為台灣有一個問題,就是2000年左右吹起的偶像劇風,造成整個劇種過於狹隘。
其實這種師法日本的所謂「偶像劇」,在日本根本就沒有這種類型,人家日本是叫「趨勢
劇」,選材不是只有小情小愛而已。既然台灣流行偶像劇,那就勢必只能讓沒有太多幕前
經驗的帥哥美女擔任主角,真正有經驗的老演員只能轉眼甘草或配角人物。戲種的狹隘限
制演員發展,也就很難有進步的可能。
不過現在台灣是好很多了啦!自從有了串流平台,競爭的對手等於是全世界,也會逼著台
灣努力跟上,題材也越來越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