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SuperHeroes 看板 #1aVVM062 ]
作者: sunny1991225 (桑妮) 看板: SuperHeroes
標題: 《閃電俠》(無雷,上篇)
時間: Mon Jun 5 22:47:25 2023
NDA遲遲沒解,要做帶雷的簡要記錄不是太厚道,於是只能拆兩半,先講原初期待(然後等N
DA解開)再講所見。此處對《閃電俠》......的漫畫之種種怨懟,服用時請謹記為看電影前
的心理建設,以及,若對漫畫或動畫的《閃點》(Flashpoint)有不錯的印象,那底下這句
話也可當成預防針:放長線,《閃點》不是DC漫畫最差的故事,但對產品線整體造成的永久
傷害,可能這20年中難有比肩物。看到Barry Allen這次得靠《閃點》登板大銀幕,我的感
受自然矛盾,一方面是知道這連載有知名度與編輯上的「商業好處」,二方面是不想看到自
己由衷討厭的一套刊物變成角色的代言者。我對電影的好感,極大一部分來自於它真的不大
care原本漫畫的《閃點》在做甚麼,算是借殼但抽換了重要概念。也得誠實說,看到同樣去
看特別試映的龍貓大王、超立方等等推薦觀眾先去讀《閃點》做功課,我心中只有一百萬個
尖叫:繞過我好嗎,推薦一個讓DC日後恣肆屠殺和處置旗下副牌的comic gimmick到底是認
真還是敷衍了事?
要談《閃點》漫畫造成的不良影響,得先講乍看無關的話題:DC作為漫畫出版商(publishe
r)與它漫畫副牌(imprints)間的關係。副牌的一個存在意義是讓出版商拓寬產品線,使
主流漫畫公司以集團型態兼容不同的產品風格。如Marvel的Marvel Max, DC的Vertigo與後
來收購的WildStorm等等,都是大公司出版副牌的案例。《閃點》誕生的一個脈絡,是DC開
始大力將旗下副牌的產品回收到母公司旗下使用,成為統一化的巨大IP。《閃點》之後的新
52產品線,主打的賣點之一便是「all in one」--你們喜歡的副牌產品,這裡通通都有,
而且大家終於要開心一起玩。
要理解這個影響,最重要的案例或許是遭到DC「架空」的副牌Vertigo。Vertigo跟另一家近
年在華語地區漸漸有些名聲、如今在美國已是DC與Marvel後的第三大本土漫畫公司Image
,曾是市場上推行作者自擁創作(creator owned)與非超級英雄題材的兩巨頭。Vertigo和
Image會這麼重要,乃因為作者自擁是美國漫畫創作者多年來與出版社進行版權戰爭所希冀
的權利。Vertigo與Image有多年版圖征戰,最後使Vertigo在作者自擁市場走向衰敗的,卻
是當年讓Vertigo崛起的關鍵:它是DC當年進行商業實驗意外創造出的變種怪嬰。
Vertigo的崛起,源頭是DC在80年代將旗下一批原先銷量不佳的刊物當作開拓實體漫畫店與
成人市場通路的實驗品,於是招納以Alan Moore為首的一批英國漫畫家來美國市場。Moore
連載的Swamp Thing(沼澤異形),其主打的英式龐克與科幻恐怖,正是Vertigo副牌的起點
,如後來大獲成功的Hellblazer(《地獄神探》)與Sandman(《睡魔》),故事皆與《沼
澤異形》串聯,作者人脈也都是Moore的英國同輩與徒孫。以這批英國作者的漫畫為開山資
本,原先經手編輯這些漫畫的編輯Karen Berger順勢向DC母公司提出了她的計畫:設立一個
以作者自擁、成人讀者、非超級英雄為標籤的出版副牌。這就是後來人們知道的Vertigo公
司的起源。
很諷刺是,Moore身為Vertigo的風格教父,他本人從沒為成立後的Vertigo寫過任何書。是
否有人困惑難道《V怪客》(V for Vendetta)不是Vertigo的書?但它還真的不是......至
少,不是Moore為Vertigo寫的,因為Moore最早在英國的漫畫雜誌《戰士》上連載它,來到D
C後再把故事完成。但Moore在DC連載完《V》時Vertigo還未創立。《V》日後會來到Vertigo
,不過是DC將書籍的出版者做轉移,好符合整個副牌形象。Moore不為創立後的Vertigo寫書
的理由一直都很明白:他或許信任Karen Berger,但在一系列商業往來後,他已無法信任DC
。他對DC的敵意,日後甚至還牽扯到另一家公司WildStorm,因為WildStorm的東家Jim Lee
(也是Image的創始人之一,最近已升任DC總裁)讓Moore在WildStorm另外成立副牌寫書後
,竟又發生WildStorm要成為DC副牌的商業協議......意思是,Moore在WildStorm的副牌即
將成為DC副牌的副牌。若非Jim Lee本人親自勸解,這起「商業意外」差點導致Moore翻臉讓
《非凡紳士聯盟》(The League of Extraodinary Gentlemen)的創作計畫流產。
Moore的傲骨可能是一個極端案例。但如今回看DC以《閃點》解體旗下副牌後十年的發展,
我也認同Moore的判斷是正確的,而Moore當年的敵意可能仍被不少人誤解。《閃點》連載出
現的2011年,正好共時於對家的MCU步上軌道,這絕對不是巧合,而得視為各方開始意識到
「大型影視IP是個好生意」的重要轉捩點,也標誌著漫畫本位的創作思維走向衰頹。
Karen Berger與她的Vertigo當時在這波轉變中走向失勢,而另一家主打作者自擁的Image到
今天都還活絡,一個主因正是Vertigo的重要資產日後始終不能和母公司劃清界線(至少,
沒有像Alan Moore那麼徹底)。要理解這個問題,另一方式就是去問:原先從母公司轉移到
副牌Vertigo後,沼澤異形、睡魔、康斯坦丁這些人物到底在不在DC的主要敘事中?其實,
這是一個就連老Vertigo讀者都只能含糊其詞回答的問題,曖昧程度一如在國際上問「台灣
是否獨立於中國」,或三國時代的蜀國借荊州。黃金時期的Vertigo,幾乎就是英國漫畫在
美國漫畫公司的殖民地,副牌風格自成一家,完全不適合與母公司DC的連載放在一塊,但DC
的資源又會適時被這些想像力豐富的創作者徵引去玩各種漫畫歷史的後設遊戲。
這樣一種危險的智財關係本就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而Moore對美國漫畫大型IP商法的不信
任,或許讓他早早看到了結局。將時間後推到2017年,DC就將Moore扔下不回頭的里程碑作
品Watchmen借屍還魂成Doomsday Clock這個連載來幫《閃點》解套,應該沒有比這結局更悲
哀的了。
牢騷了一堆,說穿就是,《閃點》從外部來說,對我是一個時間放愈久,就愈讓人對美國漫
畫IP的進程感到失落的一個事件。IP的合併與增生讓閱聽人乍看擁有一切,卻忘記原先一些
作品引人關愛的地方是......他們以一種獨一無二的方式展現自己。我看到不少鄉民現在常
抱怨Disney好像某種娛樂殖民,卻大概比較少人知道,在Berger失勢、Vertigo於《閃點》
不久後停擺,最失落是看見舊的《地獄神探》完結、N52出現以Constantine組團為主打的《
黑暗正義聯盟》出現的老讀者。Vertigo時期的Constantine,代言的一直是英國柴契爾執政
時代、有Mike Leigh等名電影人譜寫過的孤狼犬儒精神,只是Vertigo的獨特定位,讓他還
可以用美國獨特的視角去深化這種視野,但DC既可以有條件的允許這種特殊性存在,又可以
隨便就把它抽走。
就算不看這些後續的外部效應,我也不覺得Geoff Johns寫的《閃點》是多好的作品(尤其
考慮到,他在那之前就算是有點名望的《閃電俠》寫手)。最大問題是本該當主角的Barry
Allen在《閃點》說來既無比重要,卻又無比沒存在感。從後來真正引起讀者關注、被反覆
拿回來用的反而是黑化的老蝙蝠Thomas Wayne,我想已足夠證明Barry在時間線被他救母之
舉更動後(......後來被retcon成Alan Moore的曼哈頓博士插手,但我很不想提這點)就失
去戲劇動能了。換句比方,Barry在Johns的漫畫中,扮演的算不上是《回到未來》的馬蒂,
而只是那台可以穿梭時空的車而已--一隻為劇情轉輪奔跑的時空倉鼠,異世界的看頭不
是他,最後在異世界各種獵奇劇情跑不下去,才要他再跑一次把故事結束掉。
漫畫的外部效應讓我失落,漫畫本身又不讓我滿意,可以想見,最早我收到《閃電俠》的試
片邀請時,就是抱著極大的疑惑準備看一個我不喜歡的漫畫上大銀幕。以上是我看《閃電俠
》的大前提。
(......後續請等NDA解禁,以及,我8號會有機會再看一次正式版與先前的特別版本做比對
。理想上,那時候社群禁令也解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