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多:
1.資金: 靠政府獎勵金+熱血金主的投資,你的預算就是不會太高。
沒錢的時候不管布景、人事、後製、宣傳,都差一階。
2.演員: 畢竟華語片最大市場還是在對岸,演員接片非常怕被貼標
籤。大咖演員都會小心避開這類腳色,更何況片酬也低。
3.市場: 台灣2300萬人口,又會因片子的色彩切割受眾。切割完後
還能進電影院的更是少數。南韓5200萬人,再差也是兩倍
受眾。想弄到中國上映,更要注意一堆審查。線上串流?
會點開來看得更少,也少有二刷。
4.風氣: 國片長期以來印象評價就差(好不好看一回事),民眾掏一
樣的錢不如去看能爽兩小時的好萊屋廢片。更何況電影多
屬於三五好友、男女朋友相約的藉口,有誰會帶女朋友去
看政治片? 諾蘭的奧本海默都要用:"這片是看原子彈爆炸
" 這類話術。國片?
5.題外話: 你光看這系列的推文,網友互相攻擊、貼標籤,你就能
理解這種片就是很難生存(不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