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追兇12夜 La nuit du 12

作者: zzauber (zauber)   2023-11-04 02:43:19
雷文防雷資訊頁
追兇12夜
The Night of The 12th
2022法國電影
La nuit du 12
https://hamivideo.hinet.net/product/242709.do?cs=1
12號的那晚,克拉拉在離開派對後獨自回家,卻在路上遭到縱火焚身,活活被燒死。調查
案從她的生活圈展開,錯綜複雜的謎團雖逐漸浮出水面。審問一件接著一件,嫌疑犯卻越
來越多。每個嫌疑犯都一一咬定與克拉拉的風流韻事,警探約翰發現他要面對的,恐怕不
只是犯案真兇,而淺藏著來自四周的威脅…
https://m.imdb.com/title/tt16953666/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本片在台灣的電影院4月28日開始上映時,因故沒去電影院看,想去看這片,是因為2023
年2月份的法國凱薩獎,本片以偵案驚悚類型片大放異彩,拿下最佳影片、導演等六項大
獎,這樣的成果,發生在素以藝術類型當道的法國凱薩獎,是頗令人意外的結果。所以好
奇想看!但後來沒去看,現在看到本週五11月3日在MOD上架的本片,當然追看首選。看完
深感這是令人揪心及讚賞的佳作好片,呈現了社會議題及人心,警探的工作關卡及案件心
結等等,但絕對不是大快人心的探案爽片,個人滿意度85分(滿分100)。
本片有別於一般刑偵片聚焦於案件的破案過程,本片將主題意識匯聚於受害者形象的復現
,和查案警探陷入的情緒漩渦。 從中,我們看到的是無所不在的性別的區隔分化,追求
真相的磨人痛苦,以及愛與惡,是多麼親密地糾纏在一起。
以下有劇透!
1.本片從情節鋪展、人物設定,自始至終沉鬱、壓抑的氛圍,又與常見的凱薩獎過往的得
獎片調性,不謀而合。本片取材自法國著名謀殺懸案「塞納焚殺案」,是從檔案著作的實
體文本著手改編。受害者是一位名為克拉拉的少女。十月十二日這天晚上,她在離開友人
住家,獨自步行返家的路上,被不明人士潑灑汽油,點火焚燒致死。所有嫌疑人圍繞著她
的死於非命,一一浮出水面,但多人有嫌疑,最後卻都查無涉案,案情呈現膠著。如同本
片一開始提及法國警方每年調查800多起謀殺案,將近五分之一並未破案,而成為懸案...
本片就是其中的懸案之一改編。
2.片中的橋段,男主Bastien Bouillon扮演的警探約翰Le capitaine Yohan 的台詞

每個警探遲早都會被某個案子糾纏,沒人知道為什麼它就是特別令你痛苦...
真的令人為他揪心。執法者亟欲掙脫困境,從「破案」尋求救贖的困頓無奈,終究要和自
己和解,接受及放下。
片名The Night of the 12th中12這個關鍵字,10月12日案發當晚,看到最後,猜測是否
暗指鐘面的12個數字的周而復始的輪迴?有如男主原本單車運動在運動場內,繞圈的倉鼠
般轉圈圈輪迴?男主為迴路所困的終局,造就這些人的不歸路?懸案的接辦,為捍衛正義
,亦猶如宿命輪迴,持續關注亡者無止境到什麼時候?能夠內心放下。
本片片名,與克拉拉共享著一種終將「過去」的卑微:克拉拉被燒死的這一天,正如這幢
謀殺案的命運一樣,似乎注定以不起眼的方式被時間掩埋。 同時,又似乎刻意以另類的
姿態試圖引起你我的注意:“死者與我們同在,他們折磨我們,好讓我們不會忘記他們。

3.故事情節鋪陳,人設劇設是整個故事最大的亮點,一個一個相關人員的調查,讓對死者
共情的主角約翰警探,內心產生巨大的痛苦,慘死的女性,在嫌犯他們的言語描述中,變
得不堪又骯髒,被言語玷污著。於是在這種無力感下,有了最後的高潮,齊心協力來一次
徹底的調查,結果撲空,真兇仍沒有找到。於是在更大的無力襲來之前,拼命堅持的警隊
女新人,給了主角他一個生活下去的出口及希望。主角一開始到中途穿插的,總是在賽道
上騎自行車的畫面,單調的訓練,然後當電影結局時,他在荒野中央的山路上騎自行車。
這耐人尋味的劇設,有什麼意涵?
4.本片導演Dominik Moll的才華再度展現。 《謎夜拼圖only the animals》Seules les
b皻es(2019)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其戲劇性的結構和豐富的故事。 在本片中
,戲劇性線條更加直接、傳統。 一起謀殺女性事件、調查、嫌疑犯、警察以及他們的問
題。 這部電影是由它的角色來體現的,也就是說,由演員們來體現,所有這些角色都以
自然的方式存在,並帶來很多情感。 這種自然的方式,為這部電影帶來了記錄片的氛圍
,拍攝成果很好。
影片的基調,是對現實的客觀描述,強調人性,這使得影片儘管主題黑暗,但仍令人興奮
,就像電影的攝影一樣,非常值得一看。
5.本片談論了針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和一般犯罪。 我們遇到了涉嫌謀殺克拉拉的人,但沒
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任何人有罪:只有虛假線索或不在場證據,可以證明他們的清白。
角色也很可愛,他們的對話,清楚地讓我們沉浸在案件中。 說什麼? 除了調查處於停
滯狀態,以及由於缺乏手段和時間,或程序問題,主角約翰警探無法真正發現更多資訊。
令人震驚的是,本片所講述的故事,是基於書中描述的真實事實。 本片有趣又富有戲劇
性:我們了解了犯罪的現實,以及警探的生活和個性的現實。 最複雜的角色,仍然是主
角約翰,因為他是唯一一個從一開始(稍微開放一點、騎自行車而不是在路上騎自行車的
人)到最後(一個更開放的人,尤其是對不同的女性角色)發生變化的人。他和原先工作
夥伴馬索Marceau警探(Bouli Lanners)的關係,很有意思,二人是互補的,儘管馬索遇
到了困難,他想去當法文教師,因為他發現工作越來越難。馬索是一名成熟、失望、暴力
、粗暴的警察, 是一名已婚警察,即將退休,談論的不是他的孫子,而是他懷孕的妻子
......而他快接近退休年齡了! 本片的故事和表演都很棒,引人入勝,展現了警察進行
案件調查的真實面目。
6.片中看到Clara朋友的哭訴,女法官的堅持,女警的初心,對比著嫌疑人們的各種對受
害者的嘲笑,醜化,傷害…男性眼中的女性,究竟是什麼樣的?再一次又一次的調查中,
甚至連警察都開始動搖,開始認為Clara被害是她放浪行為導致咎由自取的時候,正義到
底是否是可以被執行的呢?
電影巧妙的地方,就是將如此尖銳的矛盾,藏到本案中,觀眾可以只關注這次的破案過程
,也可以去思考究竟是什麼問題,導致了這一個死結。 本片故事討論的議題和選擇的展
示方式,可圈可點。
如果性別本身的差異不可改變,究竟什麼可以使人可以不站在對立的兩端呢?
7.電影攝影很棒。 這部電影是在法國格勒諾布爾地區Grenoble, Is鋨e, France拍攝的,
格勒諾布爾是一座四面環山的法國城市,確實利用了風景的優勢,創作了一部美麗而多彩
的電影。 風景有時令人嘆為觀止。 即使是室內場景也令人驚嘆。
8.整部電影男性角色居大多數,在後段中,逐漸出現了女性法官和女性警察,其中女警的
一句話,點出了這個故事的真的「案子」:男性罪犯,男性警察,一個男人的世界。 所
以無解不只是這一起找不到犯罪者的案件,無法調和的關於男性和女性之間的矛盾,也是
無解?
PS.
黑貓、印表機以及繞不出的自行車環道:
1.黑貓:
黑貓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隱喻,它不停地出現在某些情節的關鍵時刻,例如克拉拉Clara
在被殺之前的路上、被殺之後的現場以及Clara的墳墓前都有過黑貓的特寫鏡頭。 同時,
在電影的開端,Yohan被同事調侃為黑貓,因為一上任就遇到了Clara這麼大的案子。
黑貓是什麼? 黑貓在鏡頭語言中是危險、邪惡、掃把星的象徵。 它一方面為Clara的死
亡抹上了一層神秘、詭異的色彩,一方面又帶有無奈或者是諷刺地揭示了Yohan這類因職
業原因、可謂是理性代表的群體對未知、對玄學的恐懼 。 他們審犯人、追線索,然後尋
找真相。 他們看起來應該是那群最又專又紅,最唯物主義的人。 可是Yohan害怕鬼魂...
很多時候,案件所隱藏的謎團,讓他們無法透過理性、邏輯判斷分析透徹。 於是,出現
黑貓、恐懼黑貓、遠離黑貓、正視黑貓是Yohan整個判案過程中的轉變路徑。 視野放開,
其實每個人在追求自己真理的路上,都會遇到黑貓。
2.印表機這個道具,絕妙的存在。 Yohan同事的歇斯底里,其實是在控訴整個單位的財政
困境,是在控訴社會、國家層級對司法案件的不夠重視或者說難以招架。 除了修了壞、
壞了修的印表機之外,還有隻能讀取文件、無法讀取聲音的攝影機、從別的單位借來的出
警車以及拜託法官才能申請到的資金...除了案件本身的撲朔迷離之外,案件之外的判案
設備也很拉垮...有時候感覺Yohan團隊像一座孤島,除了他們自己,赤手空拳,其它誰也
靠不住...久而久之,有警探像Marceau一樣瘋狂掉...
3.自行車環道,電影剛開始時,Yohan騎著腳踏車繞著環道一圈又一圈,像一隻倉鼠一樣
,看起來很努力,很忙,但不知道在忙什麼...但鏡頭拉遠,會發現自己一直在原地踏步
……像一隻被困住的野獸,內心充滿了無奈與不甘...
幸運的是,Yohan最後走出了這個環道,他釋懷了,於是就有了新的方向和新的狀態。 生
活的無奈無法避免,但期待有一天也能轉出這個環路,換一種姿態繼續前行,哪怕前路坡
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