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我想有關心電影史的人大概知道1990之後台灣電影市場的萎縮,
到2006-2010大概海角那時候才比較好轉。
不過我蠻好奇的是,
為何台灣那幾位在國際影壇也佔據重要地位的大導演,
如:李安、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
都剛好是在1945-1960那個時期出生的。
是因為他們的成長背景,
也剛好遇到台灣的社會轉型、以及西方文化進入台灣的文化跟價值衝突,
剛好就成為他們取材的養分?
或是跟當年影視產業很發達有關,
當這個市場能夠產出很多電影,
那年輕人有更多機會發揮,
就有更多展現自己的可能性?
雖然人生履歷、作品經驗跟年紀,可能對於導演都是加分的項目,
但應該他們出生成長的年代能夠造就這麼多的人才,
應該是有其特別的地方。
比如說,
李安出人生三部曲的時間,
其實也已經不是台灣電影市場最蓬勃的黃金年代了,
但他依然能夠憑藉個人敘事的特色,
走向世界。
現在的台灣比較當年,
我們多了什麼,
有少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