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整篇都是雷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意外發現林園重新開幕,突然地就補完這部一直沒朝聖的缺憾
長大以後,就很少哭了
猶記得小時候常常哭到無法控制換氣,一抽一抽無法自已
隨著年紀漸長,慢慢地學會控制情緒,然後隱藏情緒
好長一段時間只是會哽咽、泛淚,少有淚水真正滑落
每每總在眼眶堆疊表面張力,眨眨眼濺濕眼鏡的內膜
身為一個影迷,被電影感動常有,《富都青年》最後也留了幾滴
但這部片,淚水無法用幾行計算,次數甚至數不太清
我害怕被周遭發現,止不住地淚流滿面、刻意用乾咳掩飾的嗚咽
感動越深刻,代表人生越多的投射
我想起了我的表哥,那個只大我一個月、前幾年自縊的兒時玩伴
他是我五姑姑的獨生子,因為遺傳先天性重聽需要戴助聽器
小時候不懂,長大才漸漸知道原來五姑丈另外有家庭
五姑姑並沒有名份,所以他背負著媽媽是小三以及私生子的原罪
我不知道他什麼時候開始懂這些事、也不知道他承受著哪些情緒
國中以前我們很快樂,那種純粹跟純真很令人懷念
我想不起來為什麼每次玩到最後他總是會哭
也想不起來為什麼大人們總是覺得我比較乖、比較喜歡我
我只記得我跟他在大人眼裡總有些不太對等的評論
我媽甚至刻意不讓我跟他念同一所國中,說是怕他帶壞我
青春期不在同一個生活圈,自然也就漸行漸遠
有關他的消息慢慢地都是從大人們口中轉述
國小的時候我記得他成績還可以名列前茅,國中以後一落千丈
聽說他好像提出一些疑問:為什麼要唸書、為什麼不能去賺錢?
我們家開補習班,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補習的我,不懂他在幹嘛
我讀台南一中,在上高中以前唸書像吃飯喝水一樣,不用費什麼勁
坦白說,我當時聽到他那些想法是輕蔑、甚至帶點不屑的
是不是很像戲裡弟弟有俊瞧不起哥哥有傑?
是,但不能怪我、也不能怪有俊,小孩的價值觀是大人建立的.
我爸給我們的觀念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也不會懂對自己來說易如反掌的事情,也許對其他人難如登天
更不會知道其實成功不只有一種方法,而且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我不確定他後來國中到底有沒有畢業,五姑丈那陣子剛好辭世
上大學以後,慢慢聽到他四處打工,重聽的缺陷也影響交友及就業
接著誤交損友,好像認了個乾姊姊,開始走偏、狀況不斷:
加油站打工學偷油,油錶動手腳,偷到被客人發現投訴,最後被開除
飲料店打工連續幾次燙傷,每次都比上次嚴重,熱茶淋到腳上那種
本來只覺得他也太倒楣,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在玩詐領保險金又被抓包
我幼稚園曾經被整鍋熱魚湯從肩膀淋下,到現在身上還有疤
所以我可以體會他燙傷的痛,卻無法理解他選擇這樣做的緣由
當時身為一個醉生夢死的大學生,當然只覺得這個人到底在幹嘛.
畢業以後,偶而會有他的消息傳來,大多數也不是什麼正面消息
好像一開始當基層作業員,陸續有交女友但也都無疾而終
每年春節我們家族都會聚餐,也許是因為自卑,他不常出現
偶而他參加,五姑姑很開心,但與大家格格不入的氛圍異常明顯
親戚間口中的他,普遍帶負面觀點,不成材讓他媽媽很辛苦云云
後來,聽說他不喜歡當作業員,轉進了保險業
他在台南,我在台北,某次突然傳line約回台南可以碰個面
太久沒接觸,互動間多了點生疏、我們語氣都帶點初入社會的微成熟
我大概也知道見面可能跟拉保險有關,所以帶點戒心,也保有客套
他似乎試圖想要重拾聯繫,我卻戒備著,覺得好像也沒必要
我媽知道他找我的時候,提醒了幾句沒事不要太多接觸
其實從小到大,親戚都不太喜歡自己的小孩跟他太親近
那是我最後一次跟他見面了
幾年前,傳來他在房間燒炭的消息,我爸的語氣帶點嘆息
我忘記我當下什麼反應,應該沒有太多震驚與波瀾,也許還沒會意過來
我後來慢慢開始想:
五姑姑失去了五姑丈,也就只有這一個深愛的孩子,她撐得住嗎?
從小到大,大家都覺得他「不乖」,除了打罵以外有人給他溫柔嗎?
他在靠近我的時候,我卻選擇無視與疏遠,就不能多點對話嗎?
大家把他當過家人嗎?不喜歡唸書又怎樣?私生子又怎樣?
小奸小惡又怎樣?他鑄下什麼殺人放火傷天害理的大錯嗎?
我認識很多八九,但他不是,因為太聰明而誤用小聰明
因為家裡沒有人可以讓他依靠,偏偏讓他靠的人相揪一起走偏門
就像戲裡說的:最讓哥哥有傑難過的,也許是大家不把他當一家人
最後一次的見面,其實場景還很清晰地在我腦海裡
我們約在海安路的飲料店戶外座椅,一起假裝世故地點著菸
交換著近況、述說著接近三十的稠帳、瞎七瞎八噴些垃圾話
他的感覺沒差太多,多了點庸俗的香水味、剪了我覺得俗氣的髮型
我不知道那些大人們怎麼想,會不會後悔以前沒有給他更多的關心?
但我很確定,隨著自己年紀越大,越覺得不對勁、不應該
會不會有一種可能,他試圖用他的方式對周遭的我們大聲呼救
但卻始終得不到回應,所以他做了那樣的選擇?
我不知道,但我很懷念,小時候我們一起搗蛋嬉鬧作怪的日子
我也想起了我爸,讓我小三開始補習,罩我數學一輩子的陳主任
我爸也是大男人主義的代表,跟戲裡鄭中基比較像的大概是:
深信成就是用逼出來的,只是沒有極端到那種程度
我們小時候暑假都會被叫到補習班寫毛筆
後來慢慢才懂為什麼,是因為他看我每天在家看電視看漫畫不長進
更大以後才疑惑,寫毛筆就很長進嗎?從漫畫得到的搞不好更多
我爸對藝術類沒涉略,數學就真的不得不說真的算翹楚
我的天份大概都用在高中以前了,在台南一中的成績我是廢到爆
物理化學三、四十分是常態,但他居然可以讓我數學總是九十、一百
他自己高中聯考失常,台南二中是他一輩子的恥辱
所以自然就把希望放在小孩身上,父母免不了總是要小孩圓自己的夢
國中段考除非那次出題的老師很用心,不然幾乎都是有看過的題庫
我記得我滿少一百分(吧?) 總是會粗心大意,或是哪邊又看錯題目
因為開補習班,永遠都在等拿到學校考卷解題,我根本閃不了
國中每次段考完發考卷那天,回家的路上,腳踏車特別難騎
踏板突然變得沈重,我踩得好慢好慢,彷彿希望永遠到不了家
好像再晚一點點到家,就可以少被罵一點,就可以逃避一切
其實,被罵真的還好,最讓孩子無助的,是懶得罵了的冷冽
還記得戲裡哥哥有傑最後一夜,爸爸鄭中基那副「隨便你」的態度嗎?
我那時候也怕,因為我不知道那到底表達的是什麼意思
大人的「隨便你」、輕蔑的嘆息,那些壓力對孩童都重如泰山
還沒出社會以前,爸媽就是家裡的天,天塌下來是多麽可怕的事
戲裡哥哥有傑被無限循環地逼迫施壓,才10歲的他沒有任何抵抗能力
爸媽排山倒海的情緒勒索,他害弟弟不能去美國、媽媽說離婚是因為他
他的自信一再被無情地摧毀,被自我否定逐漸取代,最後壓垮駱駝
我還想起了我弟,唸南師附中以後靠自己考上工業設計的異類
靠自己,指的是家裡沒提供資源讓他補才藝,我爸認為唸書才有用
異類,指的是家裡沒有人有藝術天份,除了某一個表哥以外
如果你對台南熟悉,我跟我爸分別台南一、二中,我媽家齊女中
分別是高中時期男、女生的前二志願學校
我爸怎麼都想不透,為什麼我弟就是讀不起來,一定是不夠努力
到近幾年聊天他嘴上還是掛著覺得我弟開竅得晚,想不到資質因人而異
是不是很像戲裡爸爸鄭中基始終不懂哥哥有傑為什麼鋼琴彈不好?
我跟我弟差六歲,我大一剛好是他國一、開始有升學壓力的時候
那時候我已經不常在家了,但我偶而會聽到他不快樂
因為年齡差不小,其實也不太像朋友的關係,稍微有點隔閡
他必須一個人在家裡承擔我爸施加的壓力,我卻不在他身邊
我記得我大學很少回家,聽我媽說他知道我要回去都很開心
但我那時候不懂也不在意,後來想想他那段時期我是消失的
他跟我爸很不合,個性有關,而且我爸擺明就喜歡會讀書的
就像戲裡爸爸鄭中基覺得弟弟有俊很會彈鋼琴讓他有面子一樣
但世界上也就只有一個周杰倫,多少人也只能把彈琴當才藝
到現在,我弟大概一年回家一次,兩個都還可以有口角
我不確定我弟對我爸是不是帶有恨意,但他們都不滿意彼此
很多時候我弟的口吻帶著憤憤不平,也是他少回家的原因
說實在的,出社會這麼久了,會認為讀書才能成功真的是笑話
真正的SOP是出國洗學歷跟口音,學歷其實他媽的不是重點
有關係有權有勢有錢都比學歷重要太多了,但那一輩看不清
又或者不管什麼阿貓阿狗只要當了爸媽,讀書突然就變國家大事了
結果論的話,我中字輩又好到哪去了?私立大學又差到哪去了?
我不太跟我弟聊心事,但我一直覺得,他獨自承擔我爸那些壓力
我這個做哥哥的很不盡責,如果當時多關心他一點,常回家一點
會不會就能稍微改變我爸的想法?會不會家庭關係可以好很多?
我想起最多也哭最多的,其實是兩個孩子
我以前是幻想18歲就要結婚生子、過著幸福美滿家庭生活的人
我剛出社會當了廣告AE,深怕結婚生子以後工作時間不穩所以換跑道
結果18歲交往,30歲結婚,31歲生了哥哥,33歲生了妹妹,37歲離婚
我從小到大的人生藍圖與信仰,在今年正式撕毀
我一直是對孩子的教育很有想法且堅持的爸爸
但離婚以後,媽媽成了主要照顧者,我不再有立場堅持那些堅持
我擔心他們以後可能面臨重組家庭,外來的人可能會給奇怪的觀念
我擔心他們得不到渴望的父愛,特別請鄰居別問他們爸爸在哪裡
我擔心他們在學校被人欺負了,是不是沒辦法馬上叫爸爸去處理
我擔心他們在學校聽到同學要跟爸爸告狀,卻突然發現爸爸不常在
我擔心誰給妹妹吃了什麼好吃的,哥哥因為過敏只能看妹妹吃而難過
我擔心他們總是互相競爭比較,沒有及時引導很多事情不需要爭輸贏
我擔心兄妹關係一個不注意會在青春期變調,我有朋友的真實案例
我擔心他們隨著長大封閉自己的內心,卻沒有人及時發現給予協助
我擔心他們必須面對台灣變態的升學機制,只有壓力沒有人鼓勵
我擔心他們覺得自己的家庭不完整,被迫擁有超越同齡的早熟
我擔心他們被考試壓得喘不過氣時,沒人提醒條條大路通羅馬
弟弟有俊面對的河馬、以及離婚相關的內容,也偷走不少眼淚
抱歉,這個觀後感反而有點像心情雜記,有太多跟自己人生重疊的影子
電影永遠不會看過就消失,總會有一點什麼激起心中的漣漪
如果你有看到這篇文章,請多關懷身邊的人,特別是你在乎的人
關係不會永遠存在,後悔莫及不只是一句成語,愛要及時更不是一句口號
最後,這麼多年,我始終深信不疑:
如果每個人都為別人多著想一點,世界就更美好一點
對親人是、對愛的人也是、對陌生人還是、對每個人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