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腦筋急轉彎2》:強勢的樂樂、失控的阿焦,萊莉兩個都不要
○ 樂樂:打破二元對立,不論晴雨感受情緒意義
樂樂一直是萊莉腦內總部的指揮,她負責調配並帶動其他情緒合作,甚至能決定每段記憶
的重要程度和去留。她想讓萊莉快樂平安的長大。
我想我們都同意,生活的基調應該要是正面積極的,但總有些日子難以微笑面對,沒辦法
靠著白日夢或轉移焦點帶過。
面對搬家帶來的生活驟變,萊莉第一次體會到「不知所措」的滋味。當樂樂無法透過幻想
搞笑解決萊莉的煩惱時,是看似沉溺自憐的憂憂,填補了萊莉需要的同理心和自我揭露。
當萊莉放下武裝,吐露自己的逃避和脆弱,愛她的人才能展開雙臂,將她壓抑的痛苦好好
接住。
情緒的用途不單單只是避苦得樂,而是幫助我們在適應世界並生存下去。我們不需刻意否
定負面情緒的存在,而是要透過情緒看見自己當下的需求, 這便是《腦筋急轉彎1》嘗試
告訴大家(還有樂樂)的。
第2集,樂樂有了更深入的自我剖析。在拯救萊莉信念的旅途中,她完全崩潰了,終於坦
承:要不斷保持積極近乎不可能。無論順逆都拖著所有情緒負擔,正向面對生活,其實非
常累人。
這段由衷的自白,不但加深了樂樂的角色深度,讓她不再只是過度衝動、偏激的理想主義
者,電影也直指「失控正面思考」文化的盲點:過好生活不能只靠積極樂觀,還需要長遠
規劃的能力,並且適當抒發而不是壓抑情緒。當我們把不斷感受快樂與過好生活劃上等號
,同時也關閉了放大感知、體會更多的可能。
經過了這段旅程,樂樂不再否定其他情緒的存在,也不過度強調自己的重要性。面對生活
的變化,與其要自己像機器人一樣不停積極闖關,或許可以先靜下來,聽聽看情緒想跟你
說什麼。
○阿焦:打敗大人們的心魔,從分辨擔心(worry)和計劃(planning)開始
阿焦是萊莉腦中出現的進階情緒,她負責預想未來並制定解決方案,協助萊莉面對青春期
的嶄新挑戰。
阿焦的立意非常良善,但失控的想像力讓她開始抓狂,這樣的場景每個大人都很熟悉。長
大就是不斷面對未知、承擔責任,並嘗試做出最好的決定,而當我們肩上的重擔日益增加
、未來愈加迷茫,焦慮就在體內被壓力滋養,最後長成壓垮我們心靈的惡魔。
當一切打結的思緒終於平息,阿焦才發現過度控制的慾望無法幫助萊莉,反而限制了她的
發揮。後來其他情緒幫助她學會區分可控與不可控的事物,讓他可以專心應對可預期的任
務,才將他導回正途。
想像力是你的超能力,它是帶你計劃未來的超人,也可以是腐蝕心靈的心魔,端看你能不
能好好掌握它。想要完好度過大人生活,離不開老話一句:減少擔心無法控制的事,多著
眼在你可以控制的事。
○萊莉:拆掉「好人」框架,練習自我接納
當萊莉的自我信念說出:「我是個好人。」、「我是個贏家。」的時候,我的第一個感受
是恐懼。我也曾經在那個位置,自以為已經搞懂了世界、看透自己,好像一切都能操之在
己,後來長大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
人的成長總來自生活(不得不)的改變,萊莉也一樣。第二集的她必須在適應新環境與維繫
舊友誼之間做選擇,為了保證自己的美好前程,她的自私和不善冒出水面,開始跟「善良
」的自我信念爭奪主導權。
面對未知,人們總是想建立內心的規則,獲得(虛假的)掌控感。「只要我球打得好,就
不會被排擠。」在阿焦的幫助下,萊莉開始長出了條件式的信念,試圖將無法控制的混亂
轉化為規律。當外面越來越嘈雜,這些信念就更堅實,像是一種信仰。
最後,她長出了「我不夠好」的自我信念,列出種種「成為好人」、「過好生活」條件的
同時,也徹底否定自己本身存在的價值。當你打從心底認為自己不值得,內心的黑洞之大
,再多的成就都無法彌補。
當萊莉放下「成為好人」的偏執,接受自己腦中的私心,以及隨之帶來的自我批判,她才
鬆開了被情緒風暴癱瘓的大腦,重新擁有如何面對生活的選擇權。
萊莉不再是天真幼稚的小女孩,她學會成熟的控制情緒,而不任由腦內的小精靈擺佈。她
不再強迫自己成為一個好人,而是接受不完美的自我、知道人性的自私和偏頗,並選擇努
力往善的方向前進。
○結語:溫柔撫慰敏感破碎的青春期,值得二刷的佳作
<腦筋急轉彎>的劇情本身不算突出,如果你撇開五顏六色的情緒,往腦外的世界看去:
萊莉的遭遇一點都不特別。電影的主要結構,不脫青少年電影常見的要素:家庭衝突、失
學逃家、為了一己之利姐妹鬩牆,最後再來個溫馨圓滿大和解。
腦筋急轉彎的看點,是把腦內世界的運作具象化,讓觀眾從心智發展的角度,重新遊歷長
成大人的過程。腦內風暴、思想河流、理想職業的思索......,每個設定都貼近觀眾內心
,又充滿驚喜。
我更喜歡<腦筋急轉彎2>的點,是第2集的角色衝突相較第1集鮮明。如果第1集的核
心衝突只是隱約懷疑憂憂存在的價值,第2集便是對5個基本情緒的直接否定。面對「已
經不再被需要」的批判,基於人類需求而生(電影的論調)的情緒主角,如何幫助萊莉接納
自我,同步找回自我的定位?每個衝突都直指角色和觀眾的內心,整體劇情起伏也更加深
刻有感。
萊莉的遭遇,是每個人小時候的縮影。不上不下的青少年時期,連自己是誰、想要什麼都
不清楚,卻得努力適應生活、找到重心。空有一堆理想抱負,但是表達往往過於衝撞、直
接,內心卻又無比膽怯、敏感,讓人十分入戲。
萊莉走過彆扭的內心掙扎,體會到人非聖賢,我們的思考始終無法全面、無法圓滿。她好
好整理情緒,與朋友道歉並說開自己的矛盾糾結,勇敢地令人佩服。願我們都能像萊莉一
樣,慢慢長成更有情緒韌性、更加寬容溫柔的成熟大人。
-
IG:Fishpond_like https://www.instagram.com/fishpond_like/
臉書:魚池 FishPond https://reurl.cc/LbQx6L
個人網站:http://fishpond8804.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