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科博館 史上最大青銅器特展

作者: candyarticle (豆豆)   2015-07-16 12:54:42
==============================================================================
【展覽名稱】鼎立三十 看先民鑄鼎鎔金的科學智慧
【展覽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第四特展室
【展期】2015/05/22~2016/02/22
【票價】全票250/軍警學生+20人以上團體 220 /家庭卡恐龍卡+65歲以上 200
6歲以下+70歲以上免費/身障及其陪同者+導遊 免費
【網站】http://web2.nmns.edu.tw/Exhibits/104/30th/index.html
==============================================================================
有圖網誌http://blog.yam.com/candyarticle/article/96797896
這個展是因為科博館30周年而辦的活動,大陣仗的找來了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等單位所辦理,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的青銅展覽,當之無愧。
入口處概略的介紹了一下青銅,包括分佈的地點等等。
一開始入場先介紹銅礦
教我們如何用很愛長在銅礦上的銅草花找銅礦。
然後用模型介紹銅礦的開挖過程:
銅礦的開挖會用到幾個工具
1.竹火籤:乾竹片拿來燒當火炬,因為產生的煙最少又最持久(就是他們手上拿著的)
2.支撐來自於木支護
3.礦工要用的水則利用挖到的地下水,在地上挖一個大坑儲存水
4.通風則用不同高低的井形成不同壓力,就會有風的流動
總之挖礦是一個艱辛的過程,為了持續工作古人想出了很多的解決方法,
試圖好過一點。(但即使到了近代挖礦仍舊是一件艱辛的事情)
【就地煉銅】
因為以前交通不方便,所以就是挖出來之後馬上在現場提煉(整個很有效率)
練的時候會利用鼓風機增加流動、提高溫度,再把礦石扔下去。
而花了這麼多時間跟精力的珍貴青銅,
主要用於:祭祀、武器(用來攻擊彼此)
而不同地區的青銅也有不同的用途,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民族性。
希臘5000 B.C 中國 2000 B.C
用臘智作模具 泥範法作模具
農業/打仗 禮器/打仗
可以看到希臘人用青銅來作飯吃,
中國則拿來拜拜。(所以中國人很愛拜拜)
老百姓不能用青銅祭祀,只能用陶。(很明顯的階層制度)
不同的民族性有不同用途,因為有不同的用途,也可以看出文物的不同。
這邊先從商朝開始介紹各種用具。
用具其實超多而且各有特色,有很多念不太出來的字,這邊僅列幾個比較有印象的。
加崩用的:
鬲 ㄌㄧ‵ 煮粥
鼎 煮肉(原來你是煮肉的!)
簋ㄍㄨㄟˇ 放穀物
爵 酒
斛 飲酒器(高腳杯)
尊 最高級的帝寶級酒器
盉 吃飯前用來倒水淨身的洗手台
鐃 鳴金收兵用
然後是壓軸的青銅人面,
長得很有趣但是臉上都穿孔根本沒辦法戴的面具。
反應商朝巫風盛行,也看出以前的商朝人長甚麼樣子。(其實長得很像花木蘭阿是不是)
原則展覽大部分都可以拍照,但有些不行,比如青銅人面這一櫃就是無法拍照的。
後來到了周朝,
還記得以前課本提到,「天命靡常,唯德是依」的周朝思想,
認為商朝太迷信,也太愛喝酒,
所以徹底改過。
這段歷史上的脈絡也呈現在這次展覽之中,
可以看到周朝重食器/商朝重酒器。
而到周朝的青銅器也變大,上面刻的文字也更為豐富。
這邊展出了一堆鼎,
鼎在以前很重要,
比如楚莊王問鼎中原,就來自楚王問天子有幾口鼎,想要自己鑄。
不僅是工藝的層面,而是牽扯到政治層面。
這邊有很多神奇名字的鼎,
比如引作文父丁鼎:代表為爸爸丁作的鼎。
這種鼎很多,然後你就可以發現以前的人好多叫作甲乙丙丁...
大概跟John與 Mary 是差不多等級。
一堆鐘,周朝的樂器比商朝更為進化,
鐘代表了當時束縛設會的兩股力量之一:禮教 (另一個則是法)
一鐘可以發出兩種聲音:正面與側面敲起來的聲音不一樣。
乙尊盤:
這個盤子超繁複的!簡直像3D列印印出來的!
用濕臘法作的,不是用傳統泥塑法(做不到),所以可以看出這時的技法已經受到外面的
影響。
結構是上尊下盤(上尊:裝酒/下盤:裝水)
理解是冰酒或溫酒之用
但是太小,應該是作為禮器或工藝品
結構有四足,分別為四隻雙生龍,龍嘴咬住盤子。
一整個超複雜!
之後還有一些禮器諸如:
豆 用來冰酒,以前的貴族有那種冬天挖出來的冰窖當冰箱,
而老百姓則用冰涼的井水來冰酒。
方鑒 自我殷鑑
劍 國之大事在劍與戎
(每個展版上都有列出他以前的文字,現場也有電腦可以查詢,可以看到豆沒差多少,
可以看見一個字是由甚麼形體變化而來是一件很驚人的事情,因為代表你穿越了多少古今
,才走到現在)
提到劍就不能不進入這次展覽的重點,
【吳王茅與越王劍】
這個區塊有三個鼎,
可以讓你戴手套體驗一個鼎大概多重。
覺得這邊很棒!
因為很少有機會可以親自碰到青銅器體驗他的重量與紋路,
雖是複製品但還是滿開心的。
【勾踐劍】
越國在現在的浙江,
上面寫著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以綠松石與藍琉璃製成。
頂端有11道顯現出高度工藝技巧的同心圓。
這把劍長得超新(雖然現場是複製品),聽說是出土的時候是包在木鞘裡,
破開的時候光亮如新。
當時一同出土的有越王劍10幾把,其中佔了勾劍一把。
內部含銅量高,很韌,讓他不易斷掉。
外部錫多,很利,可以殺敵,考古學家用40張牛皮紙測試了其鋒利度。
【夫差劍】
夫差劍與勾踐劍出土時間不到兩公里,
都是在楚國領域發現(楚亡吳越)
上面刻著吳王夫差自作用鈼
中間有脊,被人認為是放血槽(造成的傷害大,有空氣縫隙又容易拔出)
邊邊有缺口,代表可能真的有上過戰場。
再往下則有一些貨幣跟鋪滿,
(半兩錢長得跟清朝的順治通寶好像阿!)
(因為當時春秋戰國國家很多,而有不同樣子的貨幣)
大致上的看法,
雖然青銅時代已經很久很久以前了,
但是當時的人所用的器皿與字,卻真切的反應在我們平時所書寫的文字上。
而當時人們的生活,也在青銅器的還原下有了約略的樣貌,
其實跟我們現今的生活頗有共通之處。
這大概就是青銅器本身讓人如此著迷的原因吧。
之後還去參加了考古體驗活動,
為了不破壞趣味,這邊就不講內容了。
只能說模擬的很真,讓你覺得挖礦真的好辛苦阿!!!
設備也很齊全,覺得是一個非常用心的展覽。
既適合對古文物想要深入了解的史界人士,也適合想要認識青銅時代概況的一般大眾,
也是適合親子寓教於樂的文化場所。
深入淺出,推薦一下這個展覽。
※ 編輯: candyarticle (210.61.51.226), 07/16/2015 12:59:09
作者: pandagiao (邊城)   2015-07-18 07:38:00
謝謝分享,想去看很久了
作者: cs9810931 (顧)   2015-07-19 00:47:00
如果要攜伴前去一定要找個對青銅器也熱愛的,不然像我的伴,看不到一半就想出去,看展完的心得竟然只是"認識中文字"......
作者: windkidll (漂泊信天翁)   2015-07-23 19:51:00
寫得好仔細 本週要去 好期待
作者: cat7636 (小奶駕到!!!)   2015-08-02 18:45:00
好棒的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