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開館系列活動

作者: Cmetallifer (我們快樂的向前走)   2018-09-28 13:02:0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名稱:歌謠時光機:莊永明老師與魚仔林卡拉OK之夜
活動時間:2018年10月19日(五) 19:30 – 21:30
活動地點:草御殿(臺灣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368號)
報名網址:https://goo.gl/forms/EITKGJFdE8TVu48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晚....
讓我們在草御殿昏暗的燈光中
莊 永 明 feat 魚 仔 林
活動內容
1931年,〈臺灣新民報〉上,臺灣文化協會成員黃周,以醒民作為筆名發表了〈整理臺灣
歌謠的一個提議〉,可說是「唱自己的歌」最早的倡議者,黃周以幼時唱母語歌謠的回憶
反思當時學童大唱日本歌謠的情形,這樣的憂心得到全島的迴響。
翌年,「中國影戲,臺灣曲盤」掀起風潮,日據時代的臺語流行歌曲,由臺灣古倫美雅唱
片首創先聲,一直到1939年唱片業才逐漸沈寂。30年代的臺灣年輕人,民族意識強烈,成
長於日本新式教育制度,深具改造舊社會的決心,自由戀愛風氣亦逐漸醞釀,但卻眼見一
波波的民族運動被當時政權剷除迫害,同時無奈於經濟無法自立,無法違抗傳統的媒妁之
言與父母之命,心中的徬徨、苦悶與無助,描述兒女情長的流行歌曲便於此時產生極大的
共鳴。
1933年〈跳舞時代〉做詞者陳君玉成立了臺灣第一個文學社團「臺灣藝文協會」,積極推
動臺灣新文學運動,1935年再與廖漢臣籌組「臺灣歌人協會」以提升臺灣流行歌製作水準
,是為臺灣第一次的歌壇結社行動。
本場活動邀請長期研究臺灣歌謠史的莊永明老師分享在這臺灣流行樂璀璨輝煌的年代,這
些流行歌是如何走出流行,走入歷史,記錄了當年的時代意義與社會背景。老師也將分享
同樣能反映時代意涵,由民間自然形成、口耳相傳、代代傳唱而成的自然民謠,是如何傳
唱至今。
本場也特別邀請到長期關注社會現狀的創作歌手魚仔林,為我們分享堅持以臺語與客語進
行創作,以及將社會時事融入Hip pop曲風,以歌謠融入社會、改變社會的不變信念。
講者介紹
莊永明|世居大稻埕百年史料專家、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委員,著有《台灣歌謠 我聽我唱
我寫》、《台灣歌謠追想曲》、《台灣歌謠尋根》、《1930年代絕版臺語流行歌》等文史
著作多種。除了蒐集臺灣文物、書寫臺灣主題專書外,擔任「大稻埕逍遙遊」文史導覽長
達十年之久。
魚仔林(林家鴻)|拷秋勤及勞動服務唸歌者、編曲人、激進陣線成員
從小在臺北加蚋仔地區長大的魚仔林,以Rap、唸歌與吟唱方式,詮釋具有鄉土精神以及
社會意識的臺語詩文。歌詞多以臺語與客家話為主,融合許多臺灣本土音樂元素例如南北
管、客家八音、臺語老歌、歌仔戲和原住民音樂,拼貼混搭具有後殖民性格之獨立音樂。
舉凡土地正義、環境保育、文化資產及歷史事件都是關注點,並強調以行動來實踐音樂創
作,他們不只是社會的觀察者,更是社會運動的參與者。
注意事項:
1. 本活動人數上限40人,線上報名開放35人,現場報名5人,線上報名額滿後將關閉報名
表單,並開放活動現場候補。
2. 活動前會寄信確認您是否到場,請留意信箱。
3. 若當日政府機關發佈停班停課通知,則活動取消。
4.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至 [email protected] 我們將為您解答~
主辦單位: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Taiwan New Cultural Movement Memorial
Museum
承辦單位: 地下勞動合作社
作者: Cmetallifer (我們快樂的向前走)   2018-10-17 10:52:00
開放第二波報名~歡迎把握機會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