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eordie (Geordie)
2020-03-20 19:09:56完整標題:專訪:「看到黎明前 總要先經歷黑暗」
發稿單位:德國之聲
發稿時間:20.03.2020
撰 稿 者:Charlotte Potts
原文連結:https://bit.ly/3a9TW0W
德國之聲: 法拉斯先生, 您已在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院針對新冠病毒的研究超過兩個月,
請問您有什麼發現?
斯提芬‧法拉斯(Stefan Flasche): 我們對COVID-19的傳播、特性以及死亡率進行了觀
察。
而 "鑽石公主號" 被設為隔離中心, 並在二月份時在日本橫濱停泊超過兩周。
這樣的條件對我們的研究有幫助。
我們可以更好理解病毒, 因為船上的所有人在一個密閉的環境之下進行測試。
死亡率在1%左右, 但對於不同的年齡群體也不盡相同, 年齡因素與死亡率的關係密不可分。
年齡愈大, 風險愈大。50歲以上的群體風險會增加, 而對於60歲以上的
則構成極大的風險。
德國之聲: 最近大家一直在討論基本傳染數中 "R" 值, 其實這是什麼?
斯提芬‧法拉斯:在這數字的協助下我們可以更好地去評估, 在沒有任何防護裝備下的環
境下一名傳染病患者在可以感染多少人。
當基本傳染數高於1時, 意味著1名感染者, 會把疾病傳染另1人。
但新冠病毒的基本傳染數還沒有確切的數字。
最初的研究顯示, 1名新冠病毒的攜帶者可以感染2-2.5名的健康人士。
德國之聲: 為何估計實際的確診病例是十分困難的事?
斯提芬‧法拉斯:我們認為, 實際上已存在了很多沒有症狀的感染者, 他們卻可以把新冠
病毒傳給其他人。加上去尋找這些沒有症狀的感染者是十分困難的。
從我們的研究中推算出, 約有10%-30%的感染者沒有任何感染症狀。
防堵病患的策略只適用於已有症狀的人。
這同時也意味著, 沒有症狀的感染者根本不會被納入監察範圍之中。
這也是其一個原因, 為何防堵手段幾乎在所有國家都失敗。
德國之聲: 這也是義大利的疫情情況迅速變差的原因嗎?
斯提芬‧法拉斯:在義大利存在不少被忽略的感染個案。
當境內出第一宗死亡個案時, 人們才意識到, 在過去的兩周他們忽略了過百宗病例, 因為由病發至死亡需要一段時間。而
在此期間, 這上百名的感染者又以R0=2的速度把病毒傳播至更多人。
當境內出現第1宗死亡個案時, 其實已有上千的病例。
德國之聲: 我們在中國、韓國身上學到什麼嗎? 那裡出現疫情的時間要比歐洲早得多。
提芬‧法拉斯:中韓兩國的新增確診病例有所下降。這是有趣的, 讓我們思考如何控制新冠病毒。
這些國家都成功把病毒傳播的速度減慢, 其中手段包括粗暴的限制措施和把國民隔離。
如果疫情不受約束地擴散, 會使醫療系統快速進入其負荷邊緣。
借此方法, 疫情擴散的速度可被減慢, 也減少大量人口在同一時間染病, 以減少醫療系統的壓力。同時,
這也可以為不同的治療方案和疫苗研發爭取時間。
德國之聲: 這是否意味著在中國以及其他國家所謂的 "保持社交距離" 在對抗疫情方面是
成功的?
斯提芬‧法拉斯:一方面, 這是令人鼓舞的消息, 因為證明這種方法是有效的。但問題
是: 一旦取消了這些措施, 就會有更多的感染病例, 因為大部份的國民對此病毒沒有抗體
。
這問題使政府感到懊惱, 因為限制公共生活的防治措施對日常生活和經濟都構成極大的
影響, 加上它只可以維持一小段時間。
德國之聲: 這些手段對歐洲意味著什麼?
斯提芬‧法拉斯:若過早關閉學校、取消大型活動會帶來問題, 因為這些措施將持續更長
時間。所以官員對此亦會思前想後, 什麼時候宣佈才是正確的。
德國之聲: 某些國家頒布旅行限制甚至關閉邊境, 您認為這多大意義的?
斯提芬‧法拉斯:
旅行限制只適用於防止已經感染的人士入境。
當該國只有少量的感染者時, 這才是有意義的。
如果病毒已經在境內已經開始傳播, 那麼防堵輸入病例的意義也不
大了。
德國之聲: 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
斯提芬‧法拉斯:加強對高風險人群照顧和管理,這是比較可取的措施, 但是這不會削弱病
毒傳播的規模。反正我們也不能阻止疾病的爆發, 隔離高風險人群也算是可取的策略。
德國之聲: 聽起來, 這病毒還會繼續存在?
斯提芬‧法拉斯:還會繼續存在多長時間, 這很難回答。
目前為止, 沒有證據顯示新冠病毒將於夏天消失。
德國之聲: 對此您感到擔心嗎?
斯提芬‧法拉斯:所有人對此都應感到憂慮, 這是困難的時期。在變得更好之前, 情況將
會更差。我們可以做的並不多。當下我們必須保持理智和通過可靠的渠道接收訊息。
斯提芬‧法拉斯(Stefan Flasche)是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院的副教授, 並從事傳染病的
數學模型工作。他對肺炎鏈球菌疫苗的預防接種措施、豬流感和埃博拉的爆發亦有研究,
也向世衛就登革熱和瘧疾的計算方法提供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