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zalora (lara)
2020-03-20 20:38:07完整標題:不知不覺就被傳染 研究:無症狀感染者恐擴大疫情傳播
發稿單位:康健
發稿時間:2020/03/19
撰 稿 者:CNN、Guardian、陳祖晴
原文連結:
https://m.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81180
早在COVID-19(簡稱武漢肺炎)爆發之初,就已經出現「無症狀傳染者」。這些表面無病
徵,或是症狀輕微的人,因為患者自我難以察覺,而成了防疫漏洞。目前歐美正經歷第一
波的疫情,多項研究也提出警告,無症狀感染族群的病毒傳播力,其實並不亞於出現症狀
的確診病患。
武漢肺炎確診病患的臨床反應,包括發燒、咳嗽、呼吸不順、腹瀉或嘔吐等。但沒有這些
症狀,不代表就安全無虞。
無症狀、輕微症狀感染者 隱性傳播形成防疫破口
德國、荷蘭、新加坡、加拿大等地的研究都發現,無症狀或輕微症狀者,具有傳播病毒的
能力。法蘭克福大學醫院病毒研究所所長齊薩克(Sandra Ciesek),在24名飛抵德國的
以色列旅客中,發現7人的病毒檢測呈現陽性反應,其中4人沒有任何症狀。
研究更進一步發現,這4名無症狀確診患者身上的病毒量,比其他3名有明顯症狀的患者還
要高,這意味著無症狀患者具有更強的傳染力。
今年初開始,有多項針對中國天津和新加坡兩地的疫情病例研究,都發現無症狀確診病患
,具有相當程度的病毒傳播力。由比利時和荷蘭學者主持的研究顯示,兩地確診病患遭到
潛伏期感染者傳染的比例,新加坡是48~66%,天津則介於62~77%。
另一項研究則發現,兩地的潛伏期感染者,在症狀出現前2天半或3天的時間,就具有傳播
病毒的能力。
「結論是,無症狀傳播其實相當普遍,」該研究的第一作者柯林金(Caroline Colijn)
說,不該輕忽無症狀傳播對疫情傳播的威脅。
美國防疫轉向 開始留心無症狀感染者
這個月初,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對外表示,無症狀傳播並非主要的傳播來源
。而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在官網上也呼應相同的觀點,將病毒的散播歸咎於已經出現症狀
的確診病患。
不過麻州出現的百人群聚感染案例中,超過80人是遭到無症狀感染者所傳染,顯示無症狀
感染者和輕微症狀者的病毒傳播力,之前都被輕忽。
美國范德比大學醫學院教授、同時也是美國CDC長期顧問夏夫納(William Schaffner)也
警告,無症狀和輕微症狀者,現在恐怕是傳播病毒的主力。「要嚴防社區傳播會因此而發
生。」
要如何找出無症狀感染者?防疫專家說,目前大規模的病毒檢測,是直接有效的對策。除
了放寬檢測條件的認定,並多次採檢確認,有助於找出這些隱形傳播者。
白宮疫情因應小組協調人柏克斯(Deborah Birx)也說,防疫是每個人的責任。「最好的
方式,要讓全美國民眾清楚這個疾病的重症風險為何,但同時也要知道,每個人都可能成
為傳播疫病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