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擔心中國做得太多,那麼缺口向其他國家打開,」他說,「這是其他國家應該
做的。」”
我覺得這句話說得很對,
如果懷疑是中國大外宣的,
趕快給歐洲捐防疫物資。
什麼都不做,
站著指責中國提供物資,
不是喝人血饅頭是什麼?
※ 引述《Mana520 (Mana)》之銘言:
: 完整標題:中國援助各國抗擊疫情,打造全球領導者形象
: 發稿單位:The New York Times
: 發稿時間:2020年3月20日
: 撰 稿 者:STEVEN LEE MYERS, ALISSA J. RUBIN
: 原文連結:https://tinyurl.com/v728ya3 (英)
: https://tinyurl.com/yx7stwm7 (中)
: 北京——本週,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承諾向義大利派送更多醫療專家。同一天,北京還送給
: 菲律賓2000個檢測試劑盒。而塞爾維亞總統最近發出求助,對象不是限制必需醫護用品出
: 口的歐洲近鄰,而是中國。
: 「歐洲的同舟共濟並不存在,」塞爾維亞領導人亞歷山大·武契奇(Aleksandar Vucic)在
: 宣布緊急狀態的電視講話中說,「那不過是表面上的童話。我相信習近平,他是我的兄弟
: 和朋友,我相信中國的幫助。」
: 僅僅幾週前,中國還疲於應付始於中部城市武漢的新冠病毒疫情,從近80個國家和10個國
: 際組織接受包括口罩和其他醫療物資在內的捐贈。
: 現在,隨著國內每日新增病例降至個位數(本文中文版發布時,中國已連續兩日本土新增
: 病例為零——編注),中國正在發動外交攻勢,幫助正在全力控制病毒的其他國家。從日
: 本到伊拉克、西班牙到秘魯,中國以捐贈或派送醫護專家的方式,向各國提供或承諾提供
: 人道主義援助——通過援助突擊,中國試圖改變專制的疫情孵化器形象,換以在危急關頭
: 擔負責任的世界強國形象。
: 通過這一系列行動,中國擔起了曾經由西方國家在自然災害和公共衛生事件中佔據主導的
: 角色。而奉行「美國優先」而退出國際事務的川普,也越來越放棄這個角色。
: 「重大國際危機期間,非同尋常的中國領導作用取代有意義的美國領導作用,這可能是幾
: 十年來頭一遭,」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中國戰略計劃(China Strategy Initiative at
: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的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說。
: 他還指出,僅在幾年前,美國就領導了對抗伊波拉的戰鬥。
: 始於武漢的疫情,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感染了近20萬人,造成近8000人死亡。疫情對習近平
: 的領導是一記重挫,它激起了國內的不滿和國外對於共產黨領導效能的質疑。
: 現在,從歐洲到美國阻擊疫情的失敗,給了中國領導人一個平台,來證明其模式的有效性
: ——以及獲得長久地緣政治回報的機會。
: 一直以來,中國利用大量工具和雄厚財力,依靠貿易、投資,以及如目前情形下,還依靠
: 作為世界最大藥品和防護口罩製造國的優勢地位,在世界各地建立夥伴合作關係。目前,
: 疫情在除南極洲之外的各大洲肆虐,人們對中國最初的應對不當感到憤怒,中國的慷慨解
: 囊將有助於平息這種普遍存在的憤怒。
: 「我不知道,現在我也不關心,」義大利前經濟發展部副部長米歇爾·傑拉奇(Michele
: Geraci),在採訪中被問及中國援助背後的地緣政治野心是否跟人道主義關懷不相上下時
: 說。
: 他表示,當前最緊要的是提供援助拯救生命,這是義大利的歐盟盟友們無法提供或不願提
: 供的。
: 「如果有人擔心中國做得太多,那麼缺口向其他國家打開,」他說,「這是其他國家應該
: 做的。」
: 長久以來,中國渴望在聯合國與和其他國際組織中獲得更加突出的地位,同時在世界越來
: 越多的地區施加政治、經濟和軍事影響——有時是與美國展開直接競爭。
: 「由於一月初對武漢的疫情處理不當,現在中國正在努力修復嚴重受損的國際形象,」加
: 利福利亞州克萊爾蒙特麥克納學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的政治管理教授裴敏欣
: 在一封郵件中說。
: 「捐贈醫療物資表明了中國是一個有責任擔當、慷慨的世界強國,」他繼續說道,「同時
: 這也是吹捧自己在遏制新冠病毒疫情方面的成功,以表明一黨專政優於西方國家笨拙的民
: 主制度,尤其是美國的。」
: 週三,中國表示將向歐洲提供200萬隻外科口罩、20萬隻防護級別的口罩和5萬個檢測試劑
: 盒。「我們感謝中國的支持,」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 Leyen)在Twitter上說,「困難的時刻我們需要相互支持。」
: 美國的醫院儘管提前幾週接到了通知,但仍面臨物資短缺,中國著名企業家馬雲提出向美
: 國捐贈50萬個檢測試劑盒和100萬隻口罩。在二月份,美國向武漢運送了17噸物資,並用
: 四架飛機撤離美國公民。
: 「這已經不再是任何一個國家能自己解決的挑戰,而是需要我們所有人一起攜手應對,」
: 馬雲的基金會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份聲明中列出了面向幾十個國家的捐贈,包括非洲所有
: 的54個國家。
: 聲明還引用了馬雲在社群媒體微博上的話,那是一句美國政治俗語:「團結則存,分裂則
: 亡。」
: 中國官員堅持認為,流行病是政治合作的舞台,而非政治比賽的競技場。然而,中國減緩
: 病毒傳播的成功,鼓勵了中國官員和官方媒體作出更有力的回擊——有時做得不夠漂亮。
: 中國的一位外交發言人趙立堅散布病毒來自美軍的陰謀論,而另一位發言人則與秘魯作家
: 、諾貝爾獎獲得者馬利奧·巴爾加斯·略薩(Mario Vargas Llosa)就後者在報紙上發表的
: 一篇關於疫情的專欄文章發生爭執。
: 中國官方媒體則以一種近乎幸災樂禍的態度報導歐洲和美國的混亂。《人民日報》本週為
: 海外感染和死亡的速度超過中國國內而額手稱慶。
: 週三早些時候,中國外交部宣布驅逐《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的
: 大部分美國記者,並稱這是回敬川普政府對中國在美記者的行動。
: 「新冠病毒疫情成了戰場,」前葡萄牙歐洲事務國務卿、現任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布魯諾·馬卡埃斯(Bruno Maçães)說,「在我看來,中國在專心
: 利用這次危機渲染其模式的優越性。」
: 「我認為,這也讓我們得以窺見未來氣候變化會是什麼樣子,」他繼續說道,「與其說是
: 全球合作的機會,不如說更多是作為地緣政治競爭的背景,每個主要參與者都想要超過競
: 爭對手。」
: 批評中國的人認為,這些援助只是做樣子,甚至別有用心。
: 比如在義大利,很多人指出,中國提供的口罩、呼吸機等醫療物資並非捐贈,而是出售,
: 而且還稱其中一些物資本是用於供給中國本國公民的。
: 還有人警告,中國利用自己在呼吸機和口罩生產上的主導地位獎勵友邦。在新冠病毒出現
: 之前,世界上一半的口罩產於中國,而在病毒出現之後,它的口罩產量劇增了12倍,儘管
: 其中大半供給本國。
: 中國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在最近的一次發布會上說,政府沒有發布過出口的禁令,但
: 仍需滿足國內對口罩和其他防護用品的需求。
: 對於接受中國慷慨解囊的國家來說,關於中國動機的質疑大都讓位於需求的滿足。這一點
: 在伊拉克方面尤其明顯,幾十年來,它一直是美國外交政策的焦點。
: 10天前在巴格達,一個7人中國醫療專家組走下一架載有醫療設備和物資的伊拉克航空公
: 司飛機。根據應對疫情的醫生介紹說,他們帶來的醫療設備中包括兩台機器,它們可以讓
: 伊拉克實驗室技術員每天的樣本檢測數量提高四倍。
: 「伊拉克人民感謝中國人民的行動,」伊拉克衛生部副部長賈西姆·阿爾-法拉希
: (Jassim Al-Falahi)在迎接專家組時說。
: 據巴格達醫學城教學醫院(Medical City Teaching Hospital Complex)負責人哈桑·阿爾
: -塔米米醫生(Dr. Hassan Al-Tamimi)介紹,到達之後的幾天,中國專家就開始向醫生和
: 衛生官員介紹抗擊冠狀病毒的步驟,並通過電話會議與伊拉克醫院的領導展開了討論。
: 一份來自伊拉克外交部的聲明明確表示,兩國的合作將不僅限於新冠病毒這一個項目:其
: 他項目還包括石油工業和翻新伊拉克部分老化的電力基礎設施。
: 對於伊拉克人是否完全消化了中國人的經驗教訓,目前尚不清楚。週二,在醫學城舉行的
: 新實驗室安裝簽字典禮上,伊拉克駐中國大使張濤看起來有點焦慮。
: 「真的,這個房間裡有很多人,重要的人士、政府專家和部長,沒有一個人戴口罩和手套
: ,」張對在場的醫學城教學醫院的呼吸疾病專家默罕默德·瓦希卜(Mohammed Waheeb)說
: 道。
: 「你們的總理已經70多歲了,」瓦希卜醫生回憶與張濤大使的對話,「你們對此不夠重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