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標題:武漢肺炎大流行 陳建仁感嘆:不知WHO現在能做什麼
發稿單位:中央社
發稿時間:2020/03/24 19:55
撰 稿 者:溫貴香、葉素萍、顧荃
原文連結: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003240399.aspx
副總統陳建仁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再度指責世界衛生組織這次防疫決策「too late(太
遲)」,防疫要劍及履及、超前部署,「現在也不曉得WHO能為世界各國做什麼,因為火
燒起來了,這是蠻悲哀的事情。」
專長為流行病學的副總統陳建仁,在這次台灣防治武漢肺炎的工作上,不僅扮演幕後總顧
問的角色,更與歐盟、美國等各國的衛生決策人員、流行病專家進行防疫交流,為總統蔡
英文提供專業意見。
台灣這次防疫獲得國際一致讚賞,反觀世界衛生組織(WHO)則成為眾矢之的。被暱稱為
「大仁哥」的陳建仁一改暖男形象,不僅曾批評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也公開點名中國隱匿疫情。
陳建仁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中華民國當年也是鼓吹成立世衛的國家之一,歷任秘書
長基本上都做得相當不錯,特別是SARS期間的女性秘書長布倫特蘭夫人(Gro Harlen
Brundtland,曾任挪威總理),儘管當時遇到有些國家阻撓,仍毅然決然派遣WHO專業組
織團到台灣,與台灣合作。
「SARS期間,WHO扮演很重要的協調角色,很快發布訊息讓全世界都知道,我們不能抹煞
WHO以往的貢獻」,他舉例,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是SARS以後才開始,到目前為止,發布過6次。
他說,以2009年流行性感冒H1N1來看,第一個病例發生以後1個月就發布PHEIC,當時只有
3個國家出現病例;但武漢肺炎是2019年底發生後直到1月30日才發布PHEIC,當時全世界
已經有8000多人感染。
「3個被感染的同學都不隔離,傳到第10次,將導致近6萬人感染。」陳建仁曾在臉書貼文
,用簡單的數學解釋傳染病動力學,如果沒隔離,將導致恐怖的結果。他強調,防疫是需
要劍及履及、超前部署、提高警覺,絕對不能拖。
看到WHO這次防疫牛步化,陳建仁忍不住多次開砲,也引起各界對疫情更加重視。他說,
「對WHO也是愛之深責之切,對於這樣重要的傳染病,怎麼不早一點發布,讓全世界的人
提高警覺」、「有點恨鐵不成鋼」。
「我做防疫性子比較急,我是急驚風,碰到慢郎中的反應,個人會覺得實在有點慢」。
他感嘆,「不曉得WHO現在能為世界各國做什麼,因為火燒起來了,too late(已經太遲
)」,他認為,那是蠻悲哀的事情,如果可以讓大家早一點提高警覺就沒事了,「為什麼
到那麼晚了才說是大流行?」
儘管世衛被外界指責無法防止疫情在全球擴散,但陳建仁仍強調台灣必須爭取參與WHO。
他指出,WHO的工作不是只有傳染病,還包括環境衛生、慢性病如癌症、心臟血管疾病、
空氣汙染引起的肺病、醫療照顧體系、健康保險等等,WHO以前做了很多事,包括禁菸活
動、女性健康的促進、普及基層醫師的照顧等等,都做得很棒,台灣雖然不在WHO,還是
從WHO學到很多。
陳建仁說,台灣早期公共衛生人才都是WHO訓練出來的,WHO在人才訓練上,有很大的貢獻
,台灣當時也為東南亞訓練很多公共衛生的人,「為什麼不讓專業回歸專業,讓台灣的專
業對全世界特別是週邊國家做出貢獻?」
他強調,不會因WHO這次武漢肺炎防疫做得不好,就完全抹煞WHO的貢獻,反而因為這一次
武漢肺炎的經驗,讓全世界對WHO有更多的期待、盼望,讓WHO再造是很重要的。
陳建仁表示,當全世界跨國組織愈來愈大,應強化WHO的專業性、多國的參與,更重要的
是減少政治干預,才能做得更好。
除了WHO外,陳建仁回憶,過去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衛生部長會議,與理念相
同國家推動相關倡議,這也是一個國際衛生合作的管道。他表示,台灣必須與各國做好防
疫工作,台灣與美國建立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也是一個很好的平台,透過GCTF
可以做全球衛生、登革熱、茲卡病毒、病媒蚊等管控,台灣有能力且願意協助週邊友好的
國家做好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