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標題:後疫情世界:解封後為什麼我們都必須戴口罩
發稿單位:BBC中文
發稿時間:2020年 5月 06日
撰 稿 者:Richard Gray
原文連結: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science-52551888
很難想象就在幾個月前,如果你戴著口罩出現在公共場合,還會被歐美許多國家的人另眼
相看。
起初歐美國家也建議公民不需要戴口罩,而應該加強個人衛生習慣,例如勤洗手,打噴嚏
咳嗽時用紙巾遮蔽然後丟棄,他們主要是擔心一般民眾搶購口罩會造成前線醫護人員口罩
不足。
但是隨著疫情散播全球,歐美國家公眾也不顧政府建議和亞洲人一樣戴起了口罩,最近一
些歐美國家的政府也改變初衷,建議人們在公共場合戴口罩。
傳播途徑
要瞭解戴口罩有沒有防止感染的效果,就要先瞭解新冠病毒疾病散播的途徑。
人體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之後,病毒在體內複製,存在於肺部、口腔和鼻腔的體液之中,感
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時,會噴出含有病毒的飛沫微粒。
咳嗽一次最多能產生3000顆飛沫微粒,甚至在講話的時候也會從口鼻吐出飛沫。最近一項
研究顯示,我們在講「保持健康」這4個字的時候就會吐出上千顆肉眼看不見的飛沫微粒
。
這些飛沫微粒離開身體之後,比較大的就會落到物體表面,比較小的可以在空氣中飄浮數
小時之久。在附近的其他人如果觸摸有飛沫微粒的物體表面在觸摸自己的口鼻就可能會被
感染,或是直接呼吸有飛沫微粒飄浮的空氣也可能會感染病毒。
香港大學流行病學家高本恩(Ben Cowling)表示,戴口罩有助於降低社區傳染,尤其是
在公共運輸上和人潮擁擠的地方。
高本恩和其研究團隊最近發表了戴口罩防止病毒感染的研究報告,他們發現使用一般的外
科口罩就能顯著降低感染者呼吸和咳嗽時噴出的病毒數量。
防疫漏洞
高本恩說,解除封鎖之後,必須要有大量採檢和嚴密追蹤接觸者等配套措施才能確保疫情
不會再次擴大,衛生部門要追蹤感染者的家屬和社交聯絡人比較容易,但要追蹤在公車或
火車上誰坐在你身邊就不是那麼容易。
「這個時候,如果你有戴口罩,或是公車上火車上的人都戴口罩,就能大幅度降低感染率
。」
另外一個防疫漏洞就是在確診感染之前,一些帶原者沒有出現任何症狀,但卻已經帶有病
原體而且具有傳染性,據估計有6%到18%的人屬於無症狀病人。
另外就是出現症狀之前的感染潛伏期,短則5天,長則14天,就算是那些最後才具傳染性
的病患,在他們生病之前也可能已經傳染給其他人。
在上述的防疫漏洞方面,戴口罩都能有效阻絕這些防疫漏洞的發生。
口罩替代物
現在的一大問題是,口罩的供應不足,如果一般民眾都戴口罩,那麼最需要保護的前線醫
護人員,這些原本就急缺口罩等防護裝備的醫護人員就更難以獲得口罩供應了。
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和許多國家政府建議一般民眾不需要戴口罩的背後最大原因之一。
那麼,口罩能重復使用嗎?如果一般的外科口罩和N95口罩都沒有的話,用一般布料自制
口罩或用圍巾充當口罩管用嗎?
未發表的醫學研究初期報告顯示,口罩能夠經過消毒過程重復使用,但這絕非最佳選擇。
現在坊間出現許多自制口罩的DIY教學,一般使用棉質布料,加上某種材質的過濾層,有
的用吸塵器的濾網過濾,也有的用咖啡濾紙或雙層枕頭套充當過濾層。
美國西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的工程師穆勒(Amy Mueller)檢驗了自制口
罩的效果發現,使用多層布料的自制口罩效果最好,但和N95口罩和外科口罩相比效果仍
然差了一大截。
穆勒表示,雖然自制口罩比不上外科口罩和N95口罩,但還是聊勝於無。
儘管是沒辦法下的辦法,戴上自制口罩還是有差,在人們走出封鎖重新接觸的這個時候,
口罩能降低傳染風險。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研究顯示,倫敦人行道空間不足以
讓人們維持安全距離,世界其他大城市的人行道也是這樣。
在有限的空間里,例如公共交通工具上,維持安全距離更加困難,不管是什麼口罩,戴上
去還是有差。
如果有夠多的人外出時戴口罩,對整體社會的防疫效果也會有巨大影響。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科學家一項尚未發表的研究顯示,
即使口罩的效果一般,只要有80%的人戴,那麼兩個月之內紐約的死亡率能減少17%至45%
。如果口罩效果只有20%,只要有夠多的人戴,紐約的死亡率能減少2%至9%。
在口罩短缺的國家,一些研究顯示,讓老年人優先戴口罩也能起到很好的防疫效果。
雖然有人可能會嫌戴口罩會讓臉感覺不舒服,呼吸不順暢,看不清楚別人的臉部表情,但
是只要能保護自己和周遭的人安全和健康,那一點點微小的代價又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