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加坡檢討疫情 移工政策成焦點

作者: ainosei (全部都是愛的錯)   2020-05-28 20:00:27
完整標題:新加坡檢討疫情重災區 移工政策成為社會焦點
發稿單位:中央社
發稿時間:2020/05/28 19:08
撰 稿 者:黃自強新加坡28日專電 編輯:王永志
原文連結: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005280328.aspx
新加坡移工宿舍確診數攀升,浮現居住衛生環境欠佳的檢討聲浪,新加坡對這群默默扮演
經濟發展角色的底層勞動力,如何化解潛在的社會爭議共創雙贏,實為當務之急。
新加坡原有32萬3000名移工居住在專用宿舍,
包括20萬人住在43個移工宿舍、9萬5000人住在工廠改建宿舍,
也有移工住在工地改建宿舍。沒有住在宿舍的移工則有66萬4000人。
這群從印度、孟加拉、中國、馬來西亞等地遠赴異鄉打拚的百萬雄兵,長久以來扮演著底
層勞動力角色,他們和從事高端工作的專業人員、高階經理人、執行人員與技師的新加坡
人,共同挑起經濟發展重擔。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新加坡累計迄今逾3萬3000名確診病患,其中又以移工占絕
大多數,是最大感染群。
嚴重的移工確診疫情激起新加坡社會關注,移工宿舍的居住環境與衛生條件不佳等檢討聲
浪僅為其一,諸如是否過於依賴外來勞動力的省思,更相繼浮出檯面。
新加坡巡迴大使許通美(Tommy Koh)4月上旬率先發難,他透過臉書(Facebook)
痛陳移工宿舍行政管理存有諸多問題,狹小宿舍如沙丁魚般擠了12人,不乾淨與
不衛生的居住條件,猶如定時炸彈隨時引爆。新加坡就像以第三世界方式對待移工。
不乏網友認為移工是社會底層的最弱勢族群,如同幽魂般共處於平行空間,鮮少人關注移
工的休閒生活與工作條件。
長期追蹤拍攝離鄉背井打拚移工生活的文字工作者沈宗祐指出,新加坡需要大批移工協助
基礎建設,主要受成本控制的結構性問題影響。因為,企業是基於成本與效率考量,才會
引進移工,雇主負擔過重的人力成本,將導致無法在市場競爭。
他認為,新加坡從1970年代以後經濟轉型,舉凡製造業或建築等傳統密集勞力
不復見,專業金融經理人、高科技與服務業人才取而代之。這也讓新加坡人
迄今多半不願從事勞力密集工作,而是以移工填補勞動力缺口。
如今邁入防疫阻斷措施(Circuit Breaker)關鍵下半場的新加坡,僅有5%的2萬名建築業
移工仍持續在關鍵基礎建築工作,但阻斷措施結束後的第一階段,將逐步同意讓更多建築
復工,屆時會再有5%建築業移工復工,總計4萬名移工投入。
不願透露姓名的建築工程業者受訪指出,新加坡的基礎工程需要大批基層勞動力,移工扮
演重要角色。
以建築業為例,印度與孟加拉移工每天約賺取新幣20元到25元基本薪資,平
均每天上班8小時,如果連同加班費在內,每月平均薪資新幣900元到新幣1100元。
他說,建築業也有中國移工,每天約賺取新幣52元到64元基本薪資,
如果連同加班費在內,每月平均薪資新幣1800元到新幣2200元。
但中國移工受到當地薪資上漲影響,遠赴新加坡打拚人數逐年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疫情肆虐之際,新加坡社會出現是否過於依賴外來勞動力的反思,雖
有助於重新思索政府整體移工政策布局,但多個工商團體仍發布聲明強調移工對經濟發展
的重要性,如減少移工數量勢必衝擊經濟發展。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杰坦承,新加坡仍需要大批移工,從事很多本地人不想做
的工作。新加坡人力部也將在疫情穩定後全面檢討移工待遇與住宿條件。
武漢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重創新加坡各行各業,政府雖積極照顧並安置確診移工,但也凸
顯老齡化社會面臨本土勞動力短缺的無奈現象與爭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