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smail (晴天就該是這樣)
2020-11-11 23:25:45完整標題:國軍設立疫情指揮中心 即時監控軍中疫情
發稿單位:公視新聞網
發稿時間:2020-11-10 12:55 最後更新:2020-11-10 14:45
撰 稿 者:葉霈萱 謝其文
原文連結: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99674
國防部為了防範新冠疫情再起,以及預防流感等傳染疾病,在屬於群體生活、長時間密閉
群聚的國軍部隊中蔓延,10日宣布成立「國軍疫情指揮中心」,貫徹「防疫等同作戰」精
神。
軍醫局副局長蔡建松表示:「(指揮中心內)分為疫情監控反應組、防疫檢驗組跟防疫宣導
組等三組,可因應疫情的變化,配合中央指揮中心的等級開設來相對應。」
國軍疫情指揮中心主任陳怡蓉說:「單純性的水痘,還有比較高傳染性的,像麻疹還有流
感,這部分比較容易造成就是部隊群聚的一些疾病,這部分也是我們會放到我們疫情中心
監控的一個範圍。」
擔任中心主任的陳怡蓉中校,畢業於國防醫學院護理系,有10多年臨床經驗與豐富行政歷
練。陳怡蓉表示,該中心在經過半年籌備後成立,建置智慧資訊系統以即時監控國軍疫情。
完整標題:國防部「國軍疫情指揮中心」編成規劃說明新聞參考資料
發稿單位:國防部
發稿時間:109年11月10日
撰 稿 者:
原文連結:https://www.mnd.gov.tw/Publish.aspx?p=77530
國軍部隊屬群體生活型態,官兵各項生活作息互動頻繁,且具長時間密閉空間群聚特性,
均增高傳染病傳播風險。為完善國軍疫情指揮管制作業,藉由綿密監控機制與通報作業系
統,及早偵測國軍各單位突發傳染性疾病或群聚感染,俾立即介入正確的防疫措施,本部
參考衛生福利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架構,常設「國軍疫情指揮中心」,貫徹中央防疫
政策指導,以完善國軍疫情指揮管制系統。
國軍疫情指揮中心下轄「疫情監控反應組」、「防疫宣導組」及「防疫檢驗組」等3作業
組,平時對應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籌規劃國軍各項防疫政策;變時(疫情發生時)同
步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啟動機制,逐級依功能開設各分組,全面執行國軍疫情管制
作業。
疫情指揮中心內設置主任室、綜合辦公室及疫情管制會議室各一間。其中疫情管制會議室
主要為因應疫情發生並配合中央提升開設等級時,供中心各組別值勤人員進駐輪值,俾有
效掌握最新政策指導,管制落實各項防疫作為。在確保國軍資訊安全的前提下,會議室設
計以「資訊系統智慧化」為目標,建置高解析情態監控顯示儀、數位即時資訊顯示儀等,
可即時監控國軍各項疫情,並可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及本部所屬單位進行線上視訊會
議,不僅可執行遠端視訊與政策溝通,更能即時分享疫情中心的疫情監控資訊,讓防疫零
時差,共同守護國軍官兵的健康。
「國軍疫情指揮中心」為國防部在傳染病防治史上一重要的里程碑,藉由疫情指揮中心的
設置,透過綿密的監測系統,即時的回報機制,進而提供精準的防疫措施,使國軍官兵維
持健康戰力,並且能夠專注於戰訓本務,對於維護國防戰力及國軍士氣,助益甚鉅。
近期國內疫情雖趨緩,然國際疫情仍持續嚴峻,本部將秉持「如履薄冰、戒慎恐懼」精神
,持恆要求各單位依「建立個人防線、阻斷傳染鏈」原則,貫徹中央防疫政策指導,務實
執行各項防疫作業,確保官兵健康,維護國人生命安全。
完整標題:【國軍疫情指揮中心】陳怡蓉*發稿單位:青年日報
發稿時間:2020/11/11
撰 稿 者:劉程鈞
原文連結:https://www.ydn.com.tw/news/newsInsidePage?chapterID=1285549
國軍疫情指揮中心現已正式運作,期透過綿密監測系統,即時回報機制,進而提供國防部
精準防疫措施;而帶領國軍防疫精英,監控法定傳染病的舵手,也是該中心首位主任陳怡
蓉中校,在海軍、軍醫局及行政單位歷練完整,是指揮國軍防疫作業、維護部隊戰力的最
佳人選。
由於國軍部隊屬群體生活形態,具長時間密閉空間的群聚特性,對擁有10多年豐富的臨床
、行政經驗的陳怡蓉而言,都是指揮中心未來面臨的挑戰。因此,十分重視新型冠狀病毒
肺炎、流感、水痘與麻疹等,具高傳染性的法定傳染病監控作業;若發現部隊有初期群聚
跡象,便會及時介入妥處,整合高司、基層與軍醫院資源,盡全力做好疫情管制工作。
「防疫一定會有壓力,但重點是如何協助官兵維持健康戰力」,陳怡蓉強調,國軍疫情指
揮中心受到各級長官的支持,注入許多防疫資源,希望能協助部隊不受疫情威脅干擾,專
注戰訓工作,維護戰力及士氣。她從年中帶領團隊從零開始整備,如今大家都能發揮專業
,各司其職,貢獻所長,很有信心抗「疫」成功。
其他資訊
國軍疫情指揮中心是今年3/4月份由疾管署作出建議,國防部在7月份試運作,10/26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