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指揮中心持續監測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提醒民眾視身體狀況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06-19 17:07:08
完整標題:指揮中心持續監測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提醒民眾視身體狀況穩定後再行安排
     接種
發稿單位:疾病管制署
發稿時間:2021-06-19
撰 稿 者:指揮中心
原文連結: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B8Zac1K5GfDJSO8oDKcNfQ?typeid=9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表示,為保障國人接種COVID-19疫苗權益,指揮中心持續
監測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截至6月18日止,國內接種AZ COVID-19疫苗共計1,374,956人
次,其中269,056人次為75歲以上長者。目前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ERS) 已收到49例
接種AZ COVID-19疫苗後死亡之報告。
指揮中心指出,昨(18)日接種後死亡案件新增24件,皆於接種後3日內發生,20例為75歲
以上長者,死亡個案絕大多數為高齡長者且有慢性疾病。此外,經司法相驗解剖且有正式
報告有4例個案(年齡介於70多歲至90多歲),初步研判死因與心血管疾病(包括粥狀動脈硬
化、主動脈瘤破裂及心肌梗塞等)或慢性病史(如支氣管性肺炎)相關。截至目前為止,死
亡個案雖在時序上與疫苗接種相近,但尚無死亡個案被判定為與疫苗相關,後續還需有司
法相驗解剖或回溯檢查等更精確資料釐清死因。指揮中心將持續監測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
,偵測安全疑慮並做出因應。
指揮中心提醒,對於近期身體具狀況或慢性病情不穩定者,請於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再安排
接種。近期天氣炎熱,考量長者身體狀況,也建議避開高溫時段前往接種。另現有開放診
所及衛生所可接種疫苗,建議就近前往接種,並注意防曬及補充水分。
───────────────────────────────────────
已接種一劑AZ COVID-19疫苗之民眾,可陸續完成第二劑接種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4p1T6MpeJyRyu1syfZDUyw?typeid=9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表示,將自今(2021)年6月23日起,陸續配發AZ COVID-19
疫苗至地方政府衛生局,提供先前已接種第一劑AZ COVID-19疫苗的民眾完成兩劑疫苗接
種,以提升免疫保護力。
指揮中心說明,截至6月18日止,已有2.7萬名民眾完成兩劑AZ COVID-19疫苗接種,核估
目前可調度的剩餘疫苗數量,可提供4月12日至5月9日以前約6.7萬名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的
民眾繼續接種第二劑AZ COVID-19疫苗,並視疫苗供應及接種情形,適時調整疫苗配發進
度。
指揮中心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與醫學期刊「刺
胳針」(The Lancet)等國外臨床試驗資料分析顯示,完成兩劑AZ COVID-19疫苗(間隔 80
天)的追蹤結果證實,可預防6成以上有症狀感染之風險;當接種間隔 12 週以上且完成
2 劑接種,保護力可達 81%。基此,我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
)專家建議兩劑AZ COVID-19疫苗接種間隔至少8週,而間隔10至12週再接種第二劑疫苗的
效益更佳,故指揮中心籲請民眾可於第一劑接種後10-12週完成第二劑接種,使疫苗發揮
最大效益。
指揮中心提醒,為確保疫苗接種安全,建議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
過敏反應的民眾,於接種後請在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一般民眾則建議至少留觀
15分鐘,並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以利即時處置該類急性過敏反應。
指揮中心也提醒民眾,接種AZ COVID-19疫苗後的28天內,如有發生嚴重持續性頭痛、視
力改變、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
、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一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
利醫師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的臨床處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