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冠後遺症從何而來?科學家或找到原因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07-04 17:13:00
完整標題:新冠後遺症從何而來?科學家或找到原因
發稿單位:德國之聲
發稿時間:04.07.2021
撰 稿 者:Gudrun Heise
原文連結:https://p.dw.com/p/3vsN6
新冠肺炎的患者痊癒後,經常有人還會出現長期後遺症。德國研究人員發現,這可能與發
病期間血液細胞的改變有關。
許多新冠肺炎的患者在病癒後出現嚴重後遺症,症狀包括疲倦、全身無力、頭痛以及呼吸
急促。這些後遺症可能持續數周,甚至數月之久。即使是外表看起來已經康復的人,也絕
不是真正的健康。
新冠肺炎經常對血液循環造成影響,導致血栓的形成,即血管阻塞。此外,血液中的氧氣
運輸可能不順暢。而研究發現,血細胞似乎對新冠長期後遺症有著重大影響。
位於德國埃朗根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在一份發表於《生物物理雜誌》(Biophysical
Journal)的研究中提出新假設。研究認為,新冠患者的血細胞發生了變化,白血球和紅
血球的彈性和大小有所改變。因此,血細胞與其物理特徵是造成新冠後遺症的關鍵性因素。
新冠患者的血細胞改變
研究團隊對新冠患者、痊癒者以及健康人士的血細胞進行研究,其中17人患有嚴重新冠肺
炎,14人已康復,對照組的24人則身體健康。研究過程中共檢查了4億個細胞。
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古克(Jochen Guck)在新聞稿中寫道:「在感染者以及康復者身
上,我們都測量出細胞明顯且持久的變化。」
此次的研究方法是由研究人員所開發,它被稱之為「實時可變形性細胞技術」(RT-DC)
。這個技術是將血細胞輸入至狹窄的管道,將白血球和紅血球拉伸。
利用高速照相機並透過特殊顯微鏡拍下每個血細胞,接著使用相應軟體分析細胞的大小及
變形程度,每秒可檢測高達1000個細胞的狀態。
疫情預警系統?
新冠患者血細胞的大小以及變形程度遠高於健康人士。這顯示細胞在感染新冠肺炎期間受
到損傷。健康人群的血細胞具有彈性,能夠通過最細的靜脈。
正常的紅血球為雙凹圓碟形,由於沒有細胞核,紅血球可以變形並通過直徑只有其一半大
小的毛細血管。通過這種方式,紅血球能到達體內最遠的角落,提供養分和氧氣。
白血球的體積也相對較小,細胞表面有許多突起物使其能靈活移動。白血球對於免疫系統
起著核心作用。
出現新冠長期後遺症的患者血細胞則呈球形,可能堵塞靜脈引發血栓和栓塞。
研究人員希望未來能使用新分析方法做出更迅速可靠的診斷。在最佳的情況下,或許能成
為一種早期預警方法,未來應對那些由迄今未知的病毒所引起的的大流行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